国产三文鱼现状调查:市场定位不明,内销困境待解

2020-10-15 08:39:53 新京报 

青海,素以壮丽的景色在游客中闻名。鲜有人知的是,国产三文鱼(又名“国产虹鳟鱼”)产业正在此地蓬勃兴起。

新京报记者日前实地走访青海国产三文鱼养殖基地了解到,受疫情影响,国产三文鱼销售直至8月才有所回暖,部分企业内销不及往年三成,电商、加工产品等新方式帮助效果微小。在扶贫对接协助打开销路的同时,国产三文鱼未来在市场上如何定位成为行业下一个思考话题。

销售遇困

在藏语中,“龙”为沟谷,“羊”为峻崖,位于青海市的龙羊峡水库海拔2600余米,平均水深64米、年平均水温12℃,得天独厚的优越环境使这里成为了国产三文鱼的养殖天堂。

国内从事海洋生物和水产研究的博士郑维中告诉新京报记者,在国内,三文鱼是大西洋(600558,股吧)鲑鱼、虹鳟鱼等多类鲑鳟鱼的统称。基于鲑鳟鱼生长所需的不同苛刻水源条件,目前我国市场上流通的三文鱼多来源于进口鲑鱼,国产三文鱼则以虹鳟鱼为主。

青海民泽龙羊峡生态水殖有限公司(简称“民泽公司”)董事长应米燕对新京报记者介绍,青海龙羊峡57万亩的水库中,其公司的养殖面积是253亩,环保审批规模为2万吨,实际商品与养殖规模在1.5万吨左右,占我国国产三文鱼总量的50%左右。

作业人员正在对国产三文鱼进行割腮放血。

在水库养殖基地,新京报记者看到,一条条国产三文鱼经过管道吸取到达水上工作间,对其割腮放血后,又被传送带倒入半人高的黄色箱体内,不断被冰和冷水覆盖,不到2分钟,1箱300公斤左右的国产三文鱼便完成封箱。待在工厂进行精细化处理后,这些国产三文鱼将在48小时内送到客户手中。疫情背景下,严控食品安全是许多生鲜企业的重中之重。在民泽公司,自有实验室对每批次国产三文鱼都进行核酸检测。记者注意到,智能化设备实时监控三文鱼的成长情况,一块10余英寸的小屏幕可切换20个网箱的动态。民泽公司副总经理杨旭说,“今年三文鱼成长得不错,产量预计会再提高20%。”

实时监测国产三文鱼生长环境和动态的屏幕。

不过,与产量上升相对的,是内销大幅下滑的现状。民泽是国内唯一获准出口的国产三文鱼企业,有俄罗斯、欧盟、日本等出口资质,今年6月-8月出口占比超70%。而与相对稳定的出口业务相比,国内销售恢复到往年同期不足三成。

杨旭介绍,疫情期间终端消费市场的抵制引发了三文鱼销售断崖式下滑,最严重时大量订单被取消,销售额直接归零。疫情对终端餐饮和批发市场的影响到今年8月才逐渐减轻,销售出现回暖势头,但增长缓慢,市场仍持谨慎观望态度。同时,全国养殖场出现不同程度的滞销,大家都急着出货,一定程度上引发了市场的低价竞争。

小微企业更是遭遇难关。在山东淄博有10余亩国产三文鱼养殖场的赵先生告诉新京报记者,其养殖场年产量在30万斤-40万斤左右,主要销售渠道为批发市场和酒店。然而从年初疫情暴发,到今年8月前就没开过批发商的单。“都是吃老本硬撑着。上个月虽然走了一车货,但价格要比往年同期低30%。”对于后续的销量预测,赵先生表示,“如果后4个月情况好转,今年业绩能持平就是最好的结果了。”而对于一些规模更小的小型家庭养殖户来说销售更困难,只能说是卖点算点。

欲通过扶贫对接解决

如何恢复国产三文鱼往日的销售成为眼下最为棘手的问题之一。在杨旭看来,当前国产三文鱼产业的发展瓶颈有三个方面,首先是养殖端企业良莠不齐,生产标准化和产品标准化有待提升;其次是消费市场端对国产三文鱼的认识不足;最后是可养殖区域均为偏远地区,专业人员的培养和稳定很难。

事实上,国产三文鱼产业的复苏对于当地发展有着重要意义。青海省政府副秘书长马锐指出,近年来三文鱼产业已经成为青海特色产业,并带动了群众增收脱贫。据青海市共和县人民政府官网,青海省三文鱼产业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鲑鳟鱼网箱养殖基地和青海省十大农业重点产业之一。

民泽董事长应米燕向新京报记者介绍,十多年前来到青海时,当地以牧业为主,靠天吃饭。通过国产三文鱼产业的发展,现在民泽公司285名员工中,95%以上为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及周边地区村民,他们当中许多人完成了从农民到现代居民再到小老板的转变。随着新产业园的建设,预计还可提供400个就业岗位。自2009年以来,民泽龙羊峡持续向龙羊峡库区增殖放流,自然增殖品种鱼苗累计21.6亿粒(尾),每年可为龙羊峡沿线渔民增收约2500万元。

为进一步助力贫困地区水产品销售,实现渔业产业扶贫,今年9月,在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指导下,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组织国内连锁零售企业、大型商超、餐饮企业、生鲜产品供应链企业、国际采购企业、电商等,在民泽公司举办青海三文鱼产销对接活动。民泽公司说,经过本次活动,9月底前,已与超过5家企业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市场定位成关键

产销对接会后,广州黄沙水产交易市场旗下的广州市海庆食品有限公司(简称“海庆食品”)与民泽公司取得了进一步联络。9月27日,海庆食品副总经理谭慧映向新京报记者表示,在广州等地,三文鱼中的进口鲑鱼在批发市场流通已久,但鳟鱼并没有完全打入进来。国产三文鱼想要进入华南市场,借助“三文鱼”的统称并不一定占据优势,或许直接拿“虹鳟”这一细分品类名称出来,更利于建立新品牌形象。

新京报记者在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上搜索关键词“三文鱼”发现,销量前10名产品均为进口鲑鱼。其中,在天猫页面,以每页80个条目为单位,直至第3页才出现国产三文鱼的身影。但搜索关键词“虹鳟鱼”,可以直接找到国产三文鱼产品。

谭慧映说,虹鳟鱼在熟食方面可能比鲑鱼口感更好,应该会被华南市场的消费者接受,在国内销售市场具有巨大潜力,但后续合作情况还需根据最终市场定位、价格和产量判断。

在民泽副总经理杨旭看来,如果只凸显“虹鳟”这个更具专业的品类名,是利弊相伴的一种选择。利在更专业,可以和相似产品区分开;弊在如果放弃三文鱼的统称,相当于在终端消费市场重新做一个品牌,很可能会遭遇不良市场竞争等困难。

对于调整名称,郑维中告诉新京报记者,行业也曾建议终端市场在销售三文鱼时标明鲑鱼、鳟鱼等细分品种。但就消费者而言,大家对“三文鱼”这一统称的认知已经根深蒂固了,如果再拎出一个新的品牌,消费者对于新名称的接受程度都需要一定时间慢慢转化。

有消费者不知三文鱼有分类

事实上,早在2018年,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联合多家企业制定的《生食三文鱼》团体标准中,就曾指出三文鱼是鲑科鱼类统称,包括大西洋鲑、虹鳟、银鲑、王鲑、红鲑、秋鲑、粉鲑等。明确要求产品标签标注原料鱼产地以及种名,让消费者清楚原料鱼来自哪里,知晓产品的商品名及种名。

10月13日,新京报记者以消费者身份走访北京东城区、大兴区的5家生鲜商超,其中1家东城区的超市表示自年中新发地疫情以来,所在超市至今还没有上架三文鱼产品。其余4家商超所售三文鱼多来自进口,但超市制作的价签并未注明具体品类,有产地标注的也仅写明了国内加工地点。在产品包装方面,4家商超中,有1家超市自行分割的三文鱼未在包装贴纸上打印具体品类和产地。结合新京报记者现场走访与消费者供图,由食品企业包装好的三文鱼产品基本都会在配料表中注明“三文鱼(大西洋鲑鱼)”、“三文鱼(虹鳟)”。

消费者对三文鱼品类划分是否有了解?新京报记者随机采访了10余位消费者,他们当中,大多数人称并不知道三文鱼还有分类,比起类型更注重购买渠道的正规性。消费者吴女士表示,虽然自己知道三文鱼分进口鲑鱼、国产鳟鱼等,但购买时更在意的是新鲜度,分不分类意义不大。消费者肖女士则认为,如果鲑鱼、鳟鱼价格不同,明确三文鱼分类更有利于大家结合所需选择判断。

部分包装三文鱼会在配料表中标注细分品类。

大规模养殖还需探索

国产三文鱼在餐饮端的发展也令人关注。对于日料行业是否会考虑用国产三文鱼替代进口三文鱼,一位国内连锁日料店的采购负责人高先生告诉新京报记者,与进口产品相比,国产冰鲜运输距离更短,在新鲜度和价位上都更具优势,二者口感各有特色,鲑鱼更滑嫩,鳟鱼更紧实,口感上还是有差异,加上消费者已习惯的风味,并不能完全替代。国产三文鱼能否作为新菜品推广,都需要进行尝试和探讨。“我们已联络对方寄一些产品过来研究。但国产三文鱼适合哪种烹饪方式,能否推到日料餐桌等,还是要等内测后再决定。”

加工产品是否有可能为国产三文鱼打开销路?新京报记者注意到,在销售遇阻之际,部分国产三文鱼企业已开始尝试通过鱼松、烟熏等深加工产品进入C端市场。据民泽公司反馈,虽然受疫情影响,家庭消费提升,零售和电商成为销售新方向,但受限于产品需要全程冷链运输,且原鱼占比高,零售和电商对销售的补充作用并不明显。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截至10月12日,在天猫平台上,龙羊峡旗舰店最受欢迎的产品仍然是真空锁鲜冰冻套装,其次是三文鱼松和烟熏三文鱼,总销量依次为592单、406单和149单。

郑维中表示,未来国产三文鱼的发展“关键需要瞄准市场定位。”对于鲑鳟鱼类,国内主要消费是寿司等生食居多,所以加工品的发展需要时间接受。而在深加工领域,国产三文鱼多会以冷熏等形式供应酒店或西餐市场。相比西餐、日料,如果国产三文鱼加工后的熟食能够更好地融合到中餐当中,未来的销路也有可能会获得井喷式增长。

他说,目前基于国产三文鱼生长所需的苛刻水源条件,我国国产三文鱼年产总量仅为3万余吨,和其他鱼类相比并不算庞大。但国内已经开始在挖掘产能潜力,在渤海、黄海等远一些的深海冷水团中实验鲑鳟鱼养殖,距离大规模养殖还需要一段时间探索。如果研究顺利,3年-5年左右,国内鲑鳟鱼产量或将迎来飞跃式增长,其中国产虹鳟鱼产能或将翻倍。

新京报记者 王思炀 摄影 王思炀

编辑 祝凤岚 校对 李铭

(责任编辑:崔晨 HX015)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