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时期,我国流通体系已初步形成主体多元、方式多样、开放竞争的发展格局,对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支撑作用和先导性引领作用日益增强。”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研究员邹蕴涵近日表示,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下,持续推进建设现代化流通体系可以更高效对接生产和消费,进一步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和发展方式转变。
流通行业加速转型
今年9月18日,杭州湖滨步行街举行“全国示范步行街”揭牌仪式,步行街二期同步开街。100多家科技公司展示了以数字经济赋能日常生活的创新成果,全国首条支付宝步行街、未来咖啡馆、“醉杭州”5G公交、“5G湖上直播间”落地该街区。
从2018年起,全国在11座城市开展首批步行街改造提升试点。数据显示,2019年11条步行街累计改造商业体80多万平方米,引进知名品牌900多个,11条步行街客流量超过9亿人次,增长22.6%,营业额1251亿元,增长17%。其中,重庆解放碑步行街2019年全年销售额200亿元,带动其所在渝中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00亿元。商务部副部长王炳南表示,推进步行街改造提升工作,就是要从这个“小切口”入手,争取做出一篇“大文章”。
零售业是流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加快创新发展,才能提高生产流通效率。“十三五”期间,我国加快便利店品牌化、连锁化发展,着力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服务圈。通过推动便利店品牌化、连锁化、智能化发展,激发居民消费潜力、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统计,2019 年中国便利店行业规模保持高速增长,实现销售额2556亿元,与2015年的1181亿元相比增长超过100%。门店数量也由2015年的9.1万家增长到2019年的13.2万家。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一键下单、仓库备货、运力调度配车,发货后在途跟踪、到货签收、支付结算……在哈尔滨传化公路港仓库内,一场短短3小时的直播就将60多万元的品牌化妆品销售一空。直播间外,所有订单直接对接传化仓储管理信息系统生成物流运单,工作人员现场快速分拣、打包、装车发货,库存消化周期达到最佳。
“十三五”期间,物流业和制造业深度融合加速,高品质、专业化定制物流加快发展,物流、快递企业为制造企业量身定做物流解决方案。
“物流的组织方式正在向供应链组织方式转型升级。”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蔡进表示,物流企业通过向上游生产端、下游消费端逐渐延伸,形成由物流组织方式向供应链组织方式转型升级。最大的变化就是由模块化管理转变为流程化管理。“过去模块化管理,运输是运输,仓储是仓储,分拣是分拣,管理效率低,彼此之间的衔接不够流畅。现在的物流协同性则明显增强。”蔡进说。
社会物流成本是国民经济发展质量的综合体现,建设城乡高效配送体系是加强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建设的有力举措,不仅能提升物流配送效率,也是发展流通、保障消费、服务民生的重要抓手。
“十三五”期间,社会物流快速发展有目共睹。其中,建制村直接通邮工程提前一年完成“十三五”任务目标,全国55.6万个建制村实现了直接通邮,为电商配送服务延伸到村夯实了基础。
大力推进农村电商配送网络建设,总结推广“村邮站+快递超市+简易金融”农村电商站点建设模式,全国累计建设“邮乐购”站点53万个,邮乐网线上开设扶贫地方馆729个,实现对国家级贫困县的全覆盖。
加快推进“快递下乡”工程,超过3万个乡镇建有农村快递网点,全国乡镇快递网点覆盖率已达96.6%,有效促进了农村快递物流体系建设。
随着快递货运量不断增长,快递业布局不断优化,模式不断创新。“快递业运作效率明显改善,快递行业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加速,相关设施和设备的信息化运作也有很大进展。”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研究室主任魏际刚表示。
此外,我国积极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重点完善县、乡、村物流配送体系,积极构建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000061,股吧)进城双向流通格局。2019年,邮政全行业收投农村快件(包裹)达145亿件,支撑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超7500亿元。农村网络零售额已由2014年的1800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1.7万亿元,对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起到了积极作用。
新技术催生新业态
每到换季,各类商家都会推出各种促销活动。最近,北京地铁的一则广告吸引了乘客目光,一家传统百货企业推出线上APP,除了促销优惠,还承诺快递包邮到家。随着越来越多实体商店开展数字化改造,很多传统百货、流通企业线上线下融合步伐加快。
“十三五”时期,我国以信息化带动传统商业改造,推广先进流通经营与管理技术,发展现代流通,大中型商场90%以上都建立了销售时点管理系统,50%以上大中型商场应用了条形码技术,一大批流通企业建立了管理信息系统,积极应用电子数据交换系统和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推进企业信息化和电子商务建设。
邹蕴涵表示,2019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8.5万亿元,增长19.5%,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0.7%,比重快速提升。随着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等新兴前沿技术加快普及,流通新业态、新模式和新服务快速成长,有效带动了产业链供应链升级、资源整合和流程再造。
互联网技术的出现和更新为流通体系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商品流通逐渐向虚拟化趋势发展,无店铺业态迅速壮大,实体商品流通和虚拟商品流通互补,避免了实体门店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流通规模,提高了流通效率。
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负责人王斌表示,商贸流通是新业态、新模式成长最快、创新最活跃、应用最广泛的领域之一。近年来,商务部门大力促进流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推动传统流通创新转型升级,为促进消费升级、保障市场供应、改善民生、助力脱贫攻坚提供了有力支撑。
数据显示,2012年至2019年,电子商务交易额由8.1万亿元扩大到34.8万亿元,年均增长23.1%。网络零售额由1.3万亿元扩大到10.6万亿元,年均增长34.9%。流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发展壮大。
“一方面,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给传统流通体系带来了冲击。同时,围绕电子商务也在形成新的流通体系,比如电商物流、城市配送、快递网点等模式。其中,电商物流已不仅局限在大中型城市,中小城市和农村也实现了电商物流覆盖。”魏际刚表示,“十三五”期间,覆盖全国的电商物流体系正在加快形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冯其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合作供稿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