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纲、郭树清等发声:既不能让市场缺钱,也不能让市场的钱溢出来

2020-10-21 19:39:42 和讯名家 

  10月21日,2020金融街(000402,股吧)论坛年会在京召开。央行行长易纲、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潘功胜出席并就货币政策、金融业发展和宏观审慎管理等话题发表最新看法。

  易纲表示,总体来看,稳健的货币政策取得积极成效,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有力支持了经济稳步恢复。据估算,截至9月末,已实现让利超过1.1万亿元。预计随着各项政策措施效果进一步体现,全年可实现让利1.5万亿元目标。下一步,货币政策要更好地适应高质量发展需要,要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要提高金融机构长期增强实体经济的积极性。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精准导向,要把握好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平衡,既不能让市场缺钱,也不能让市场的钱溢出来。

  易纲:明年宏观杠杆率会进一步稳定

  易纲在会上回顾了今年以来的货币政策举措。他表示,今年的货币政策分层次、有梯度的出台,有其内在逻辑。中国的货币政策应对合理适度,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相互配合,全力做好“六保” “六稳”工作。

  展望未来,易纲强调,要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坚持完善行之有效的结构性货币政策,以努力完成全年的发展任务。当前全球经济从低点恢复,但疫情发展有高度不确定性,随着疫情对我国经济冲击的高峰过去,有的政策已经顺利完成阶段性任务,但支持小微、民营企业,支持稳就业,支持绿色发展的政策还要坚持和完善。货币政策要更好适应高质量发展需要,更加注重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效益,为涉农、小微和民营企业提供持续支持。

  “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精准导向。要把握好稳增长和防风险平衡,保持货币供应量与名义国内市场总值匹配,反映潜在产出的增长率。可以尽量长时间实施正常的货币政策,希望保持正常、斜率向上的收益率曲线。为经济主体提供正向激励机制,这样有利于人民币资产的安全和竞争力的提高。”易纲称。

  今年以来,面对疫情的冲击,央行出台了规模可观的对冲措施,共实施三次降准,加权平均降准规模相当于降低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释放流动性1.75万亿人民币。2018年以来,央行共计10次降准,存款准备金率加权平均下降5.5个百分点,累计释放流动性8.1万亿人民币。

  面对疫情对冲举措带来的宏观杠杆率阶段性上升,易纲表示,在今年抗疫的特殊时期,宏观杠杆率会有阶段性上行,但随着明年GDP增速回升以后,明年宏观杠杆率会进一步稳定,货币政策要把握好货币供应的总闸门,适当平滑宏观杠杆率波动,使之长期维持在合理轨道上。

  此外,在“金融科技与创新”的分论坛上,易纲也就大数据发展过程中的信息保护发表看法。他表示,大数据的应用产生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保护问题。要建立清晰的法律框架,要有公平竞争的环境,公众信息和政府信息要增加透明度,个人隐私、企业经营行为要严格依法保护,要取消在数据采集过程中的霸王条款。规范集团内部为了商业目的使用企业信息和个人信息的行为,严防个人隐私和商业秘密的滥用。要完善监管体系,对于一些已经形成了金融控股集团架构的公司,要完善对其监管。明确银行和非银行业务的边界,对相同的金融业务应该有相同的管理措施。

  郭树清:我国可转化为中长期养老财务资源的金融资产规模庞大

  郭树清在金融街论坛年会上就金融普惠性、养老第三支柱建设、金融业对外开放和金融科技等话题发表最新看法。他表示,深化金融机构的内部治理改革仍然十分紧迫。必须正视已经暴露的风险隐患和违法违规问题,坚决惩治贪腐分子,尽最大可能挽回国家和人民的损失。无论大中小金融机构,包括城商行、农信社、信托公司和租赁公司,都要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关键是强化公司治理结构,更好地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严格选配忠诚、专业、廉洁、务实的高管人员。

  郭树清表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性质,决定了我们的金融必须面向亿万人民群众。在资本主义社会,金融是造成两极分化的重要原因。疫情下的一些国家穷者愈穷、富者更富,很大程度是其金融市场严重背离实体经济的变化所致。

  “例如有的国家股市亢奋,今年以来,5家大企业市值增长占市场上涨总额的80%以上。在我们这里,恰恰要更加坚持新发展理念,更好地发挥金融在调整产业结构、改善收入分配和增进社会福利方面的作用。”郭树清称。

  郭树清表示,尽管我国在金融普惠性方面取得显著成绩,但金融供给不平衡不充分与金融需求多层次多样化的矛盾仍然比较突出,实现金融的普惠性目标还需要做许多工作。

  因此,必须坚定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要发展大型超大型金融企业,也要培育中小型金融机构。既要有综合经营的一站式机构,也要有特色化的专业机构。不同类型的金融主体坚守定位,取长补短,相互竞合。进一步加强和改善监管,引导金融资源流向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领域。金融机构要发挥专业优势,做好财富管理,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实现人民群众财富的长期保值增值。要防止风险外溢,维护金融市场稳定,增进社会福利。

  在促进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发展方面,郭树清表示,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障,可以有效缓解我国养老保险支出压力,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养老需求。同时,也可集中长期稳定资金,探索跨周期投资模式,成为资本市场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的重要力量,从根本上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满足基础建设和科技创新的资金需要。

  “当前我国居民金融总资产已达到160万亿元,其中90多万亿元为银行存款,而且绝大多数低于一年期限。可转换为终身养老财务资源的金融资产,规模十分庞大,优势非常明显。”郭树清称,下一步,将一方面抓现有业务规范,统一养老金融产品标准,清理名不符实产品;另一方面,开展业务创新试点,大力发展真正具备养老功能的专业养老产品,包括养老储蓄存款、养老理财和基金、专属养老保险、商业养老金等。并选择条件较好的金融机构和专营机构先行参与,探索养老金融改革发展的新路子。

  此外,在金融科技方面,郭树清表示,我国金融科技应用在许多方面已处于世界前列,将继续支持金融科技的发展,优化客户服务体验,提升服务效率。密切关注和评估科技革命对金融业的影响趋势,并做好前瞻性部署安排。在监管方面也要加大科技运用,提升监管效能。同时,金融科技发展也带来了一些新问题,必须高度重视网络安全、数据隐私、寡头垄断等风险挑战,确保市场公平和金融稳定。

  潘功胜:健全房地产金融等重点领域宏观审慎监测体系

  潘功胜在会上主要回顾了我国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的建立和完善历程,他表示,中国宏观审慎政策的框架还在不断的完善之中,下一步将在实践探索中不断健全符合我国国情的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

  一是持续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适时发布《宏观审慎政策指引》,完善我国宏观审慎政策的总体设计和治理机制。继续加强重点领域宏观审慎管理工作,不断丰富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箱并制定工具启用、校准和退出机制。

  二是完善系统性风险监测评估体系。重点健全房地产金融、外汇市场、债券市场、影子银行以及跨境资金流动等重点领域宏观审慎监测、评估和预警体系,分步实施宏观审慎压力测试并将其制度化。

  三是加强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和金融控股公司监管。强化系统重要性银行监管。建立我国系统重要性保险机构、证券机构宏观审慎管理框架。制定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恢复和处置计划。完善金融控股公司监管配套细则,依法依规、稳妥有序开展金融控股公司准入管理和持续监管。

  四是做好宏观审慎政策与其他政策的协调配合。加强宏观审慎政策和货币政策、微观审慎监管政策的协调配合,充分发挥政策合力。加强宏观审慎政策与财政政策、产业政策、信贷政策等的协调配合,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证券时报网。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王治强 HF013)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