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燕绥:真正的医养结合不是医院办养老,也不是养老院办医疗

2020-10-26 17:31:35 新京报 

又是一年一度的九九重阳“老人节”。

这是我国第八个“老人节”,与此同时,中国自2000年左右进入老龄社会,已经20年了,老龄化形势日益受到关注。据民政部有关人士表示,十四五期间,全国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将从轻度老龄化迈入中度老龄化,解决养老问题刻不容缓。

当前中国的老龄化形势如何?与传统的养老相比,当前或者未来的养老出现了哪些新需求?我们应该做哪些准备去更好地应对老龄化?带着这些问题,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专访了养老问题专家、清华大学教授杨燕绥

养老问题专家、清华大学教授杨燕绥。 受访者供图

贝壳财经:距离深度老龄化可能还有一段时间,在这期间我们还可以做好哪些准备?

杨燕绥:养老问题本身是一件未雨绸缪的事情,我们应该倒计时地来做事情,在进入下一个阶段时,就思考如何做好准备。

如果我们的人口政策好的话,比如,生育率保持在1.8-2.1的话,进入下一阶段的时间将会延长。

在十二五规划期间(2013年),大量的女性进入退休队伍,所以我们的社会养老保险从此再没有收支平衡过;到2022年前后,1963年出生高峰的上千万男性将要退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以及整个社会保险制度都会遇到挑战,缴费人口急剧下降,领取养老金的人口数量急剧上升。

所以近两年养老保险中央统筹、医保待遇清单和养老服务等,都在紧锣密鼓地做制度准备。

贝壳财经:具体来看,这些制度准备的关键是什么?

杨燕绥:在这期间,我们要做好两个方面,即“一上一下”。

“上”是指基本养老金要上到国家统筹层面,不能老龄化严重的东北地区发不出养老金,东莞、深圳养老金有富余。因此国家要统筹基本养老金,保证个人不管是在东北还是在东莞,都能够领取到养老金,既要公平又要持续。

“下”指医疗保险。“下”什么?要下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大力发展社区医疗,实现医护的可及性。不管是中老年人的慢病管理、健康管理,还是老年人需要的各种照料,都方便可及,即我们常说的医养结合。

真正的医养结合不是医院办养老,也不是养老院办医疗,因为二者成本不同,医院办养老,医院资源就浪费了,养老院办医疗,养老院可能就破产了。

贝壳财经:你说的“上”已经被提出很多年了,但迟迟未实现?

杨燕绥:现在正紧锣密鼓地做。“全国统筹”这个问题比较难,越拖越难。

今年或明年,相关的政策是一定要出来的,因为到了2022年,婴儿潮的退休高峰就来了。此次疫情的发生,有些企业经营面临问题,反倒让这个时间点有点提早了。

现在是上,上不去;下,下不来。我认为在2022年之前,这俩问题都必须解决。否则养老保险、医疗保险,都会遇到资金增量下降情形,如果还不能有效地配置使用,就要出问题了。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胡萌 编辑 赵泽 校对 吴兴发

(责任编辑:张洋 HN080)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