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的小康故事丨“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习近平和百姓安居的故事

2020-10-27 21:04:54 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10月27日电 题:“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习近平和百姓安居的故事

新华社记者王优玲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心系百姓安居,跨过高山河流,深入山村巷陌,听民声,察民意,在一个个百姓“梦圆安居”的精彩故事里,躬身推进“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的庄严承诺。

“通过移民搬迁让你们过上好日子”

“山大沟深的沙沟山,不受的寒苦了,干部和群众呀齐上阵,平川里拔起了新村……”一段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班彦新村村民自编的“花儿”唱出了山村生活的巨变。

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班彦新村村民在盘绣园内制作盘绣(2019年9月4日摄)。 新华社记者 张宏祥 摄

时间回溯到2016年8月23日,班彦新村还是一片建筑工地的时候,蒙蒙细雨中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习近平总书记。

总书记入户察看建筑布局,询问施工进展,对工程建设和搬迁后的脱贫工作提出希望和要求。他还和土族贫困户吕有金一家人围坐一起,看反映乡亲们一直居住的旧村状况的视频

视频道尽“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的困窘:出入不便,严重缺水,直到2015年,班彦村依然有129户人家住在海拔2800米被当地人称作“脑山”的山顶上。

“党和政府就是要特别关心你们这样的困难群众,通过移民搬迁让你们过上好日子。”习近平总书记对吕有金一家人说。

移民搬迁是脱贫攻坚的一种有效方式。总书记在考察中指出,移民搬迁要充分征求农民群众意见,让他们参与新村规划。新村建设要同发展生产和促进就业结合起来,同完善基本公共服务结合起来,同保护民族、区域、文化特色及风貌结合起来。

总书记离开新村时,土族群众闻讯而来,村口欢声雷动。

安居之下,才有好日子芝麻开花节节高。

在四川大凉山深处昭觉县解放乡火普村吉地尔子家的新居里,在甘肃武威市古浪县黄花滩生态移民区富民新村李应川家,在陕西平利县老县镇锦屏社区汪显平家……所到之处,总书记总要屋里屋外仔细察看,关心了解百姓住房改善情况。

四川大凉山深处昭觉县解放乡火普村(2018年12月28日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江宏景 摄

2017年6月21日,山西忻州市岢岚县宋家沟新村。

在这个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上,村民新居已经建好,村民正陆续搬入。习近平总书记冒雨前来考察新村建设情况。

“这房子盖得挺漂亮。”总书记来到刚刚乔迁新居的村民张贵明家,挨屋察看。“这是卧室,里面还有卫生间,用上冲水马桶了。住得习不习惯?”总书记问。

“原来住的是山庄窝铺,吃水都困难。现在一分钱都没掏就住上了新房子,吃得好、住得好、全都好。”张贵明告诉总书记。

离开村子时,前来送行的村民排起了长长的队伍,习近平总书记对村民们说:“希望乡亲们同党中央一起撸起袖子加油干,让好日子芝麻开花节节高。”

山西省忻州市岢岚县宋家沟新村(2017年6月22日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曹阳 摄

“棚户区改造事关千千万万群众安居乐业”

2014年1月26日,地处边陲的内蒙古兴安盟阿尔山市零下30多摄氏度,冰封雪皑,银装素裹。

习近平总书记冒着严寒、踏着积雪来到伊尔施镇74岁的困难林业职工郭永财家中。

察地窖,摸火墙,看年货,坐炕头,习近平总书记详细了解郭永财一家人的生活。看到郭永财等群众住房比较困难,总书记叮嘱当地干部要加快棚户区改造,排出时间表,让群众早日住上新房。

此后,阿尔山市开始了大规模的棚户区改造。从忧居走向安居,郭永财一家住进了亮丽的回迁楼。

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阿尔山市一角(2017年7月18日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

“棚户区改造事关千千万万群众安居乐业。我们的城市不能一边是高楼大厦,一边是脏乱差的棚户区。”在习近平总书记直接关心和推动下,全国各地的棚改工作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来到武汉青山区工人村街青和居社区,考察棚户区项目建设和居民生活情况。

青山区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因兴建国家“一五”重点工程武钢而建区,曾经是华中地区最大的老工业区棚户区。

居民胡秋生一家原来住在十多个平方米的武汉青山区的棚户房里。随着青山区启动棚户区改造,胡秋生住进了青宜居小区74平方米的住房(2013年9月10日摄)。 新华社记者 程敏 摄

习近平总书记乘车途经青山江滩,长江水面宽阔,沿岸绿树成荫,生态环境宜人。

总书记了解到一个喜人变化:青山区4万多群众的居住条件已得到显著改善。他叮嘱说:“目前全国棚户区改造任务还很艰巨。只要是有利于老百姓(603883,股吧)的事,我们就要努力去办,而且要千方百计办好。”

同年9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专程来到抚顺矿业集团西露天矿,并乘车来到东华园社区,实地了解抚顺市采煤沉陷区避险搬迁安置情况,和居民们围坐在一起唠家常,关切询问住房改善情况等。

居民陈玉芳(右二)一家在辽宁抚顺市东华园社区的家中(2018年9月28日摄)。陈玉芳的老房子位于采煤沉陷区,白墙开裂,窗户透风。从危房搬进了90多平方米的新楼,环境卫生明显改善,水电气供应有了保障。新华社记者 杨青 摄

“党中央投入大量资金解决棚户区和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问题,很有必要,也很值得。资源枯竭型城市在转型发展中首先要解决好民生问题、保障好困难群众生活。”离开社区时,总书记同居民们亲切握手,满怀真情地对他们说。

棚户区改造改善了困难群众的住房条件,提升了人居环境。2016年至2019年,全国棚户区改造开工累计2157万套。短短几年时间,上亿居民“出棚进楼”,圆了安居梦。

“让城市留住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

水穿街巷、绿树成荫,一泓玉河水,直通菖蒲河。

2014年2月25日,沿着北京东城区的玉河,习近平总书记步行考察河道恢复、四合院复建情况。

北京市南锣鼓巷片区雨儿胡同(2019年7月25日摄)。 新华社记者 张漫子 摄

玉河旁的雨儿胡同,东起南锣鼓巷,西至东不压桥胡同。总书记沿着胡同弯曲狭窄的通道,先后走进29号、30号大杂院,到王云凤、关世岳、吴爱霞、庄宝等4户居民家里察看,嘘寒问暖。

“这一片胡同我很熟悉,今天来就是想看看老街坊,听听大家对老城区改造的想法。”

得知他们的居住、生活条件在党和政府关心下有所改善,特别是做饭用上了煤气、取暖用上了电暖气,并且有关部门已经将这片大杂院区纳入了改造规划,总书记很高兴。

“老城区改造要回应不同愿望和要求,工作量很大,有关部门要把工作做深做细,大家要多理解多支持,共同帮助政府把为群众办的实事办好。”习近平总书记表示。

今天的中国正在经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人们的居住和生活环境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如何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寻求一个支点?

时针拨到2019年的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老城前门东区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时,说出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让城市留住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

碧空如洗,冬日暖阳,前门东区透着老北京特有的京味民俗:木槛朱门,两旁庭院内立着几棵老树,满眼的大红灯笼、春联福字,年味正浓。

市民在北京前门东区三里河绿化景观踏青(2019年4月1日摄)。 新华社记者 任超 摄

习近平总书记从草厂四条北口下车,踏着青石板,漫步其中。

给老街坊拜年、贴“福”字,和大家一起包饺子、炸饹馇、聊家常,总书记说出了自己一直以来的思索。

“我一直在想,咱们老北京的胡同怎么办?保留原样呢,生活不方便。改造呢,又很复杂。现在看来,北京还是摸出了一些路子,将来胡同都能改造成这个样子,那确实是好,但要看这里的老街坊们满意不满意。”

总书记强调,要把老城区改造提升同保护历史遗迹、保存历史文脉统一起来,既要改善人居环境,又要保护历史文化底蕴,让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

保护一条巷、珍视一座城,有一方屋檐安居乐业,有一片“乡愁”立根立本。循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老百姓的“安居梦”正在变成日新月异的现实。

视频记者:陈晓宇 张淑卿 孙蕾 夏子麟 刘思奇(实习)

(责任编辑:张洋 HN080)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