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冠病毒新变体已蔓延欧洲!国内会暴发第二波疫情吗?钟南山、张文宏最新判断

2020-10-31 13:54:58 和讯名家 

面对欧洲疫情的扩散,国内是否会暴发第二波疫情?新疆喀什出现的大量无症状感染者是否会影响国内的疫情防控呢?

连日来,欧美新冠疫情急剧反弹,每日新增病例持续维持在高位,面对汹涌的疫情,欧洲多国也开始出台新一轮的防控举措。

然而一则关于变异病毒的消息再次引发了人们对于欧洲疫情的担忧。据西班牙媒体30日报道,今年6月在西班牙暴发的两起超级感染事件,已经导致一种新冠病毒变体扩散至整个欧洲。

面对欧洲疫情的扩散,国内是否会暴发第二波疫情?新疆喀什出现的大量无症状感染者是否会影响国内的疫情防控呢?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今天分别给出了最新判断。

研究发现:一种新冠病毒新变体已蔓延整个欧洲

据参考消息网援引西媒报道称,本周,瑞士巴塞尔大学和西班牙巴伦西亚大学组成的一个研究团队发现了新冠病毒的一种新变体,名为20A.EU1。

据西班牙《阿贝赛报》网站10月29日报道,证据显示,20A.EU1源于西班牙阿拉贡和加泰罗尼亚6月暴发的两次临时工超级感染事件。7月至8月期间,这个变体已传播至欧洲多个国家:由于边境开放和疫情防控降级,20A.EU1变体已成为欧洲最主要的新冠病毒变体。

研究合著者、巴伦西亚大学研究员伊纳基·科马斯说:“我们发现了新冠病毒的一个新变体,它在欧洲多个国家的影响程度有所不同。”

报道指出,研究人员通过今年夏季在患者咽喉部采集的样本查出了20A.EU1的源头。这种变体的扩散似乎开始于阿拉贡和加泰罗尼亚地区暴发的两次临时工感染。由于同一时间出现大量感染者,因此这次感染被视为超级感染。后来,感染扩散至巴伦西亚,并蔓延至西班牙其他地区。研究作者称,这种变体之所以能在开放边境和取消出行限制之前导致大量人被感染,上述两次超级感染起了关键作用。

钟南山:中国暴发第二次疫情的可能性很低

7月辽宁大连疫情、9月山东青岛疫情、10月新疆喀什疫情,与此同时欧美第二轮疫情来势汹汹,我国会暴发第二次疫情吗?

钟南山在河北省石家庄市举行的一场医药健康峰会上以视频连线的方式作出上述判断。钟南山表示,从全球视角而言,第二波新冠肺炎疫情实际上已经开始,一些国家已再度强制封城。随着天气的变冷,除了南非澳大利亚等南半球国家外,大部分北半球国家的疫情情况都会加重。

但是中国暴发第二次疫情的可能性很低。“因为我们有一套完整的群防群控机制”,他表示,但社会还是需要对此保持警惕,因为最近已有八次零星的暴发,而且每两次的时间间隔都更小。“但我的看法是,按照现在中国的防疫制度和强度,我不认为第二波疫情会在中国暴发。”

随着秋冬季的来临,新冠疫情与流感是否会叠加发生的风险也成为许多人的担忧。对此,钟南山表示,今年的疫情中已发现一些新冠与流感共同感染的案例,不过,保持社交距离、戴口罩等预防新冠病毒最有效的办法,对于防控流感也同样有效。

事实上,在新冠疫情发生后,中国对流感的警惕和预防手段也都已大大提升。现在的重点是如何鉴别出流感与新冠,以增强治疗的针对性,目前中国在这方面的措施已有明显加强。

张文宏:新疆疫情能很好控制

对于眼下国内备受关注的新疆喀什疫情,10月29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进行了解读。

新疆这次疫情最特殊的地方在于出现了100多个无症状感染者。张文宏表示,大家对无症状感染者的定义非常模糊,很多人都认为,没有症状就是无症状感染者,这只是表面现象。事实上,所谓的无症状感染者中一定混杂了有病变的人群,只不过感染者本人和医生第一眼都很难看得到。在新疆出现比较多的无症状感染者,是我们主动筛查得到的结果。

如果进一步对这些无症状感染者的病情发展进行追踪,那么有些人会出现症状,有些人甚至会变成重症,这是疾病的自然进程。随着对所有病人的病情进行追踪,最后一定会出现有症状的人。

直到疫情控制到最后,发现还剩下一部分无症状的人,这些人才是真正的无症状感染者:第一,没症状;第二,肺部的CT也没有影像学的病灶显示。

那么无症状感染者是否会带来潜在的大规模传播风险?张文宏表示,这个传播风险是可以控制住的。“如果这么多无症状感染者不在早期被发现,随着时间推移,一定会出现有症状感染者。只不过这个时候会失去最佳控制时机,但这不代表我们控制不住。”

“数据显示,世界上50%的病例是由无症状感染者传染的,整个社会上的传播,无症状感染者和有症状感染者各占一半。也就是说无论是无症状还是有症状,对我们来讲都要全面地进行控制。这并不意味着无症状感染者传染性更弱,也不代表无症状感染者更吓人。新疆喀什无症状感染者的发现,只是证明处于这个疾病早期的发展阶段。无论哪个阶段,按照中国当前的抗疫策略,最终都能得到很好的控制。”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博客,微博)、环球网、央视新闻客户端、参考消息。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财经。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马金露 HF120)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