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居民财富以及获得感,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许是最直观的指标之一。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今年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781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3.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0.6%。
具体到城市,哪些城市的居民拥有更高的收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了前三季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在前十的城市,试图从中总结居民“财富密码”。
参照2019年的情况,南京是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前十城市之一,但截至11月6日,南京尚未公布前三季度相关数据,故未将其计算在内。
从已经公布数据的城市来看,目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在前十的城市分别为:上海、北京、深圳、广州、苏州、杭州、宁波、厦门、绍兴和无锡。
除了一线城市以及苏州、杭州之外,进入人均可支配收入前十的城市,与其GDP排名并不“匹配”。从区域分布来看,包括上海在内,长三角强势占据了十强中的六席,另一个较为“意外”的上榜城市是厦门。
哪些因素在影响居民收入?
前三季度人均可支配收入前十城市
(数据来源:各地统计局。南京因数据尚未披露,未包括在内。广州仅分别公布了城镇和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记者根据2019年底不同类型的人口比例进行了计算,得到全体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统计部门的数据或有一定偏差。)一线城市居民收入领跑
前三季度,人均可支配收入前四名仍然被四大一线城市包揽,其中,上海和北京均超过了5万元大关。
直观来看,一线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高,总部企业聚集,产业结构高端化,现代服务业占比高,相对应的,高收入人群也因此更集中。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9年平均工资最高的三个行业分别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61352元,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133459元,金融业131405元,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78倍、1.47倍和1.45倍。这些高工资行业往往最集中于一线城市。
智联招聘发布的2020年秋季求职期平均薪酬情况显示,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和广州的薪酬位列前五。
但值得注意的是,按收入来源来分,可支配收入分为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转移净收入四大项。从全国的情况来看,前三季度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为13486元,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最高,但也仅有56.7%。
北京和深圳披露了详细的分项数据,尽管两地的可支配收入差值仅有约2000元,但构成却大相径庭。
其中,北京、深圳前三季度的人均工资性收入分别为31160元和39939元,深圳大幅超出北京约8800元。这主要与深圳的就业人口比例较高有关,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8年,深圳就业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例高达80.6%,而北京的这一比例仅为57.5%。
经营净收入主要体现为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等收入,北京人均为642元,深圳为5519元,这表明深圳的中小企业、个体经济相对更加活跃;人均财产净收入中较普遍的包括房租、股息等,北京为8525元,深圳为6300元,两地约有2200元的差距。
尤其值得注意的项目是人均转移净收入,北京高达11445元,深圳则为-2103元,二者拉开了约13500元的差距。
人均转移净收入指的是什么?包括退休人员养老金或退休金,政策性生产补贴,政策性生活补贴、报销医疗费以及社会救济和补助等。前三季度,全国人均转移净收入为4525元,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高达19.0%。
但深圳的人均转移净收入长期为负数。人口结构同样能够很大程度解释这一现象,深圳人口相对年轻化,且外来人口占比高,在多赚工资的同时,养老金等转移净收入较低,与此同时,社保支出、个税支出、赡养支出、外来人员寄带回家支出等则比较高。
这也从另一个角度反映出,深圳的政府“负担”相对较轻。深圳原副市长张思平不久前接受采访时表示,未来深圳在先行示范区的建设和发展中,要降低政府收入占GDP的比例,让利于企、藏富于民,提高市民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通过增加消费为经济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
长三角居民整体最富有
除了一线城市以及苏州、杭州之外,进入人均可支配收入前十的城市,与其GDP排名一般并不太“匹配”,宁波、厦门、绍兴和无锡进入了前十榜单。不难发现,长三角城市占了前十中的六席。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丁长发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江浙地区民营经济发达,而民营经济是最能“富民”的。尤其是浙江的县域经济、乡镇经济发达,每个县都有自己的产业集群,新经济业态也发展得不错,催生了大量的个体从业者。
全国工商联发布的2020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中,浙江企业共有96家,上榜企业数量连续22年位列全国首位;江苏和浙江2019年共有各类市场主体数分别为1042.84万和724.25万户口,每万人市场主体拥有量为1292户和1238户,相当于每8个人里就有一个在创业。
反映到居民收入中,这些特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相对较小,城乡之间更均衡;二是经营性收入占比较高。
以宁波为例,前三季度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52402元和31816元,前者仅为后者的1.65倍。参照全国的情况,前三季度,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2821元和12297元,前者是后者的2.67倍。
此外,宁波前三季度人均经营净收入为9446元,大幅增长4.9%,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高达20.3%。在今年的疫情影响下,经营收入普遍受到冲击,全国前三季度人均经营净收入为3680元,下降2.0%,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15.5%。
绍兴与宁波情况类似,前三季度人均经营净收入为9051元,增长0.7%,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同样为20.3%。
跳出长三角,从全国普遍的情况来看,城镇居民收入水平往往大幅高于农村居民,这也很大程度意味着,提升城镇化水平,让更多人在城镇就业、创业,能有效拉升居民收入。
以GDP排名并不靠前,但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跻身前十的厦门为例,前三季度其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7116元,农村居民则为21789元,相差两倍有余,但2019年末厦门常住人口城镇化率高达89.20%,在全国主要城市中名列前茅,这也意味着较高收入的城镇居民占了大多数,从而提升了整体收入水平。
而前三季度GDP排名第四的重庆,2019年城镇化率仅有66.8%,这意味着大量人口不在城区就业。前三季度,重庆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有23539元,仅相当于厦门的52.4%。当然,重庆的城镇居民收入同样有待提升。
此外,丁长发向记者表示,厦门作为福建省最宜居的城市,吸引了大量的产业、人才、资金、技术等资源。厦门同时也是有名的高房价之城,客观来看,高房价会带来财富效应。当然,要提升居民的整体获得感,在增加收入之外,控房价也是一个重要方面。
责编:刘安琪 | 审核:李震 | 总监:万军伟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