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金佳绪
【学习进行时】11月12日至13日,习近平总书记赴江苏考察调研。这是十九届五中全会后总书记的首次地方考察,也是他今年以来第13次国内考察。考察行程中,有许多细节耐人寻味,蕴含总书记的深刻考量。新华社《学习进行时》原创品牌栏目“讲习所”推出文章,为您解读。
11月12日至13日,习近平总书记赴江苏考察调研。这是十九届五中全会后总书记的首次地方考察,也是他今年以来第13次国内考察。两天时间里,习近平深入长江和运河岸线、水利枢纽、文物保护单位等,就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等进行调研。
考察行程中,有许多细节耐人寻味,蕴含深意。
察江看河:“确实是沧桑巨变啊!”
江苏考察,习近平首站来到南通市五山地区滨江片区,沿江边步行察看滨江生态环境。
此地有黄泥山、马鞍山、狼山、剑山、军山等五山临江而立,葱茏叠翠,沿江岸线14公里是长江南通段重要的生态腹地和城市发展的重要水源地。
“我在1978年来过五山地区,对壮阔的长江印象特别深刻。”时隔42年重访故地,五山地区的变化让习近平非常感慨。
“这次我来调研长江经济带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专门来看看这里的环境整治情况”,习近平说,“过去脏乱差的地方已经变成现在公园的绿化带,确实是沧桑巨变啊!这样的幸福生活是你们亲手建设出来的,是大家一起奋斗出来的。”
近年来,南通针对五山地区环境问题关停“散乱污”企业203家,关闭了当时全国最大的进口硫磺集散基地,新增森林面积6平方公里。
生态环境的改善是人民接续奋斗的结果,要把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持下去,则需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关注。
“城市是现代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人口最密集、污染排放最集中的地方。”习近平强调,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把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科学合理规划城市的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处理好城市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既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又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在扬州,习近平听取大运河沿线环境整治、生态修复及现代航运示范区建设等情况介绍,对当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表示肯定,寄语大家共同保护好大运河,使运河永远造福人民。
在江都水利枢纽,习近平走进抽水站,察看抽水泵运行情况和提取的水样,关心当地水源地生态保护情况,明确要求继续推动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建设,完善规划和建设方案,确保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成为优化水资源配置、保障群众饮水安全、复苏河湖生态环境、畅通南北经济循环的生命线。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生态环境保护一直是习近平的牵挂,也是他一以贯之反复强调的重要工作。
礼赞先贤:“我国民族企业家的楷模”
在南通博物苑,习近平站在一张展板前久久凝望,展板上叙说的是张謇的动人故事。
张謇是我国近代著名企业家、教育家,1853年出生于江苏通州(今南通)海门常乐镇。为了改变家庭以农商为生的命运,张謇走上由读书进入仕途的道路,终于在1894年41岁时高中状元。但正在这一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来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国家处于内忧外患的严重形势之中。
作为中华文化熏陶出来的知识分子,张謇意识到落后必然挨打、实业才能救国,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经营理念,提倡实干兴邦,起而行之,兴办了一系列实业、教育、医疗、社会公益事业,帮助群众,造福乡梓,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兴起、教育和社会公益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还创办了我国第一座公共博物馆——南通博物苑。
“我这次专门来南通博物苑,了解张謇兴办实业、教育和社会公益事业的情况。”习近平用“我国民族企业家的楷模”来称赞张謇,并对全国广大民营企业家提出明确要求。
习近平强调,民营企业家富起来以后,要见贤思齐,增强家国情怀、担当社会责任,发挥先富帮后富的作用,积极参与和兴办社会公益事业。要勇于创新、奋力拼搏、力争一流,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在7月21日召开的企业家座谈会上,习近平在谈及弘扬企业家精神时,就引用了张謇的例子来阐释。此次考察,习近平更是来到实地探访,蕴含着重要的信号意义。
“把企业发展同国家繁荣、民族兴盛、人民幸福紧密结合在一起,主动为国担当、为国分忧”;
“要做创新发展的探索者、组织者、引领者”;
“只有真诚回报社会、切实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家,才能真正得到社会认可,才是符合时代要求的企业家”……
爱国情怀、社会责任、奋斗精神,这是张謇事迹打动人心的关键所在,也是优秀企业家身上应该具备的精神特质。习近平高度赞扬张謇的这三种精神特质,表达出对当代企业家的殷切期望。
语重心长:“在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上争做示范”
此次江苏考察,有着一个重要的背景,那就是全国都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此次考察行程中,不论是深入一线察江看河,还是对重大工程作出安排部署,习近平就贯彻落实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提出一系列要求,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其主线。
生态文明建设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关系人民生活幸福,关系青少年健康成长。在滨江片区考察时,习近平深入分析了“生态环境投入”这一课题,指出“生态环境投入不是无谓投入、无效投入,而是关系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投入。”他要求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优化发展思路,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相统一,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广大群众的共识和呼声。在大运河考察期间,习近平强调要把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同生态环境保护提升、沿线名城名镇保护修复、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运河航运转型提升统一起来,为大运河沿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改善创造有利条件。
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是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中提及的重要内容。在江都水利枢纽,习近平特别嘱咐,要把实施南水北调工程同北方地区节水紧密结合起来,以水定城、以水定业,注意节约用水,不能一边加大调水、一边随意浪费水。
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要构建生态文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要“加强大江大河和重要湖泊湿地生态保护治理”“建设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等国家文化公园”“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打造创新平台和新增长极”等。
十九届五中全会之后的首次国内考察,这些重要内容都被习近平安排在行程之中。
习近平强调,要全面把握新发展阶段的新任务新要求,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发展和安全,把保护生态环境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着力在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争当表率,在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上争做示范,在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走在前列。
总书记对江苏的期望也是对全国的期望。这次地方考察,可以说是对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一次精准的“点穴”式指导。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