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三季度中经农业经济景气指数报告显示——农业经济持续向好 农民收入增长稳定

2020-11-21 10:47:19 和讯  中国经济网

2020年三季度,在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积极作用下,我国农业经济持续向好,基本恢复至疫情前水平,种植结构持续优化,生猪产能持续恢复,农业投资快速增长,农产品(000061,股吧)贸易持续改善,农民收入稳定增长。从未来预期看,四季度农业景气有望延续回升态势;明年一季度,由于疫情造成同比基数较低的影响,景气指数会有明显回升。

2020年三季度,我国农业经济持续向好,已基本恢复至疫情前水平。中经农业经济景气监测预警结果显示,三季度,中经农业经济景气指数(以下简称农经景气指数)为99.5,比二季度回升1.1点,且比上年同期水平高0.6点。中经农业经济预警指数(以下简称农经预警指数)为80.0,与二季度持平,继续在“浅蓝灯区”运行。

农经景气指数持续回升

与二季度相比,三季度构成农经景气指数的6项指标(仅剔除季节因素,保留随机因素)均不同程度回升:农业生产、财政农林水支出、务农收入和农业投资增速继续回升,农产品出口降幅持续收窄,农业劳动生产率持续好转。进一步剔除随机因素后的景气指数(农业经济景气指数走势图中的蓝色曲线)比农经景气指数低2.0点。

以上数据表明,面对疫情冲击以及洪涝灾害、重大病虫害的不利影响,国家及时出台系列强农惠农政策保粮食生产、促农业稳定,对农业景气水平的提升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季度,农经预警指数为80.0,连续三个季度持平,继续在“浅蓝灯区”运行。在构成农经预警指数的10项指标中,位于“红灯区”的有1项指标,为猪料比;位于“黄灯区”的有1项指标,为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位于“绿灯区”的有2项指标,分别为谷物及制品进口额和农林水财政支出;位于“浅蓝灯区”的有3项指标,分别为农林牧渔业固定资产投资、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逆转)和粮油食品零售;位于“蓝灯区”的有3项指标,分别为第一产业增加值、农村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和农产品出口。从预警指数结果看出,虽然农经景气指数已经超过疫情前水平,但部分指标依然偏低,农业经济的恢复态势仍需进一步巩固。

粮食产量有望再创新高

前三季度,第一产业增加值为48122.5亿元,同比增加2.3%,比上半年累计增速上升1.4个百分点。

粮食生产丰收在望。前三季度,农业(种植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增速与上半年持平,其中三季度增长3.9%。夏粮早稻实现增产增收。全国夏粮早稻产量合计3402亿斤,其中全国夏粮产量2856亿斤,增加24.2亿斤,同比增长0.9%;早稻产量546亿斤,增加20.6亿斤,同比增长3.9%,扭转了连续多年下降的趋势。秋粮丰收在即。今年我国加大双季稻种植补贴支持力度,双季稻种植面积扩大,为粮食丰收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主要秋粮作物总体长势较好,秋粮生产有望再获丰收。粮食种植结构也在持续优化,优质小麦、优质稻谷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大豆播种面积持续增加。据农业农村部预计,全年粮食产量有望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将再创历史新高。

畜牧业产能正在加速恢复。前三季度全国猪牛羊禽肉产量5251万吨,同比下降4.7%,降幅比上半年收窄6.1个百分点。其中,生猪产能持续恢复。今年各地采取增加资金补贴、保障生产用地等措施推进生猪复产扩能,生猪存栏连续回升。三季度末全国生猪存栏37039万头,比二季度末增长9.0%,自上年四季度以来连续四个季度环比增加;生猪出栏同比降幅明显收窄,前三季度全国生猪出栏36186万头,同比下降11.7%,降幅比上半年收窄8.2个百分点,其中三季度出栏同比由负转正,增长15.1%;前三季度猪肉产量为2838万吨,同比下降10.8%,降幅比上半年收窄8.3个百分点。牛羊生产也基本稳定。前三季度全国肉牛出栏3093万头,比上年同期减少43万头,下降1.4%;牛肉产量450万吨,减少8万吨,下降1.7%;牛奶产量2329万吨,增加175万吨,增长8.1%。三季度末全国牛存栏9572万头,同比增长2.3%,环比增长4.0%。前三季度全国羊出栏21049万只,比上年同期减少733万只,下降3.4%;羊肉产量324万吨,减少6万吨,下降1.8%。三季度末全国羊存栏31217万只,同比下降0.1%,环比增长2.1%。家禽生产保持较快增长态势。前三季度全国家禽出栏107.9亿只,比上年同期增加5.9亿只,增长5.8%;禽肉产量1639万吨,增加100万吨,增长6.5%;禽蛋产量2493万吨,增加121万吨,增长5.1%。三季度末全国家禽存栏67.2亿只,同比增长7.5%,环比增长17.1%。

农产品出口降幅持续收窄

前三季度,我国农产品出口额为544.4亿美元,同比下降2.7%,降幅比上半年收窄1.0个百分点,连续2个季度收窄。

我国优势农产品积极克服疫情影响,出口状况逐步好转。前三季度,水海产品出口同比下降10.8%,分别比1月至3月、1月至6月累计降幅收窄7.2个和5.7个百分点;鲜、干水果及坚果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同比增长22.7%。

前三季度,我国谷物及其制品进口额为68.7亿美元,同比增长45.7%,增速比上半年上升24.4个百分点,呈大幅上升态势。其中,小麦、玉米、高粱进口呈快速增长态势。数据显示,小麦进口17.1亿美元,同比增长157.3%,增速比上半年上升73.1个百分点;玉米进口14.3亿美元,同比增长68.8%,增速上升52.9个百分点;高粱进口8.2亿美元,同比增长481.2%,增速虽不及上半年但仍呈快速增长态势。与此同时,大麦的进口也呈快速回升态势,前三季度大麦进口10.8亿美元,同比下降12.7%,降幅比上半年收窄19.1个百分点。稻谷及大米进口需求总体平稳,前三季度进口8.8亿美元,同比下降1.3%,而上半年为同比增长2.8%。谷物及其制品进口的快速攀升主要在于国内养殖业快速回升,玉米等饲料用粮需求增加、价格上涨进而带动粮食进口需求的增加。

农产品生产价格涨幅回落

三季度,农产品生产价格同比上涨14.8%,涨幅比二季度回落6.3个百分点,涨幅连续两个季度回落。农产品生产价格涨幅的回落主要与畜牧业特别是生猪价格涨幅回落有关。

从主要农产品来看,猪、牛价格涨幅均不同程度回落,活羊价格涨幅基本持平。三季度生猪生产价格同比上涨59.0%,涨幅回落30.3个百分点;活牛生产价格上涨8.9%,涨幅回落3.7个百分点;活羊价格上涨10.3%,涨幅基本持平(微升0.1个百分点)。蔬菜价格上涨较快。三季度蔬菜价格上涨9.1%,而二季度为同比下降3.2%。

从三大主粮看,玉米价格快速上涨,稻谷价格温和上涨,小麦价格有所回落。数据显示,三季度玉米价格同比上涨8.5%,涨幅比二季度上升3.7个百分点;稻谷上涨2.3%,涨幅上升1.1个百分点;小麦价格下跌1.2%,而上季度为上涨1.8%。

生猪价格冲高回落,猪料比总体高于二季度。三季度,猪料比为13.41∶1,比二季度有所回升,但低于此轮“猪周期”的最高水平。分月来看,生猪价格呈现先涨后跌走势。7月由于生猪出栏大幅收窄,市场供应趋紧,加之上涨的价格激发养殖户惜售情绪,进一步推高市场价格,6月第4周生猪价格为每公斤33.77元,8月第1周升至37.44元。之后,随着生猪出栏量的增加,供求紧张局面有所缓和,生猪价格逐步回落,9月第4周降至每公斤35.15元。虽然生猪产能的恢复平抑了生猪价格上涨态势,但对饲料需求的增加导致饲料价格持续攀升。7月第1周饲料价格为每公斤2.61元,9月最后一周升至每公斤2.82元。总体来看,生猪养殖盈利水平有所下降。

从后期走势来看,我国通过生猪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加大政府补贴力度,以及龙头企业带动等方式加快生猪产能的恢复,生猪供给形势持续改善,预计生猪价格或将稳步下行。

务农收入增速持续回升

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向好态势持续巩固,餐饮等行业的防疫限制措施逐步放宽,居民外出就餐消费回升,居家消费减少,粮油、食品零售额增速回落至疫情前水平。前三季度,反映最终消费的粮油、食品零售额为11109.7亿元,同比增长10.6%,增速比二季度回落2.3个百分点,但增速与上年同期持平,零售终端食品需求接近疫情前水平。

务农收入增速持续回升。前三季度,农村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为3788元,同比名义上升4.5%,比上半年增速上升2.7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297元,增长5.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6%,而上半年为同比下降1.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名义增速快于城镇居民3.0个百分点,实际增速快于城镇居民1.9个百分点。

养殖业带动农业投资持续加速。前三季度,农林牧渔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5.3%,增速比上半年上升9.8个百分点。其中,受生猪养殖投资需求的带动,畜牧业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加速,前三季度达80.0%,比上半年累计增速上升31.9个百分点;农业(种植业)、渔业固定资产投资均不同程度好转,前三季度投资同比分别下降6.6%和17.8%,比上半年降幅分别收窄4.3个和10.2个百分点;林业固定资产投资由增转降。

财政加大支农力度。政府加大“三农”支持力度,重点支持农业发展短板,支农财政资金增速持续加快。前三季度,财政农林水支出15916亿元,同比增长9.9%,比上半年上升2.0个百分点。

前三季度,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为人均22886.7元(可比价),同比增长5.6%,增速比二季度上升1.4个百分点,趋近疫情前增长水平。

总体来看,三季度,在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积极作用下,农业经济延续恢复性增长态势,种植结构持续优化,生猪产能持续恢复,农业投资快速增长,农产品贸易持续改善,农民收入稳定增长。

从未来预期看,全年粮食有望再获丰收,为稳定市场预期、确保粮食安全奠定坚实基础;同时,随着生猪产能恢复政策的积极落实,猪肉供求形势将进一步好转,农产品价格涨幅有望继续回落。然而,疫情在全球多地反弹,产业链供应链再次受阻,加之多国限制甚至停止粮食出口,国际农产品市场运行的不确定性持续增加。综合来看,四季度农业景气有望延续回升态势,明年一季度由于疫情造成同比基数较低的影响,景气指数会有明显回升。

经模型测算,2020年四季度、2021年一季度农经景气指数分别为99.8和101.2,农经预警指数分别为83.3和86.7,预警灯号有望回升至正常的“绿灯区”运行。

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依然复杂严峻,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较低、规模化程度不高、农产品品种结构不合理、抗风险能力较弱等深层次矛盾问题依然突出。为确保我国农业稳步发展,需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不断夯实农业稳产保供能力,打牢农业发展基础。(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趋势研究院 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

(责任编辑:王炬鹏)

(责任编辑:李佳佳 HN153)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合作供稿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