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来源:民政部 |
今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没脱贫要同群众一起算账”。算账是检验脱贫攻坚成效的好方法:既算收入账、也算支出账,既算眼前账、也算长远账,既算贫困地区的大账、也算家家户户的小账。掰开了揉碎了一笔笔算仔细,哪条路啥经验一件件理清楚,脱贫了的是怎么脱的贫?脱贫以后该怎么防返贫?本版今起推出“倾听·算算脱贫账”系列报道,同读者一起翻开账本,“数”说脱贫攻坚成果。
——编 者
贵州曾有句老话:纳威赫,去不得。
为啥“去不得”?地处贵州毕节的纳雍、威宁、赫章3县,群山连绵,沟壑纵横,里面的人出不去,外面的人进不来,一直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但现在,这个说法要过时了。
住进新楼房,就业有门路,上学不用愁……苗族贫困户龙忠英未曾想到,搬出大山,生活竟然这么有奔头。
住房宽敞了——
从60平方米的砖瓦房到120平方米的楼房
龙忠英的老家在纳雍县昆寨乡治沟村,所在的村民组有110多户,其中80多户是贫困户。
趁着结婚,住了几十年的土墙房,被翻修成了砖瓦房,足足有60平方米。在周边寨子里,这个条件已然不差。可是,对6口之家而言,仍显得有些拥挤。
“总共才3间房,全是拉通的,中间是堂屋,另两间是做饭、睡觉的地儿。”白天还算宽敞,到了晚上,龙忠英带着4个孩子,挤在一张床上,想翻个身都难,“没有厕所,晚上起夜,只能到外头找地方解决。”龙忠英最怕的还是下雨天。“没装玻璃,只能用破床单挡一下窗户,雨一大,就会往里面漏水。”
2016年,纳雍正式启动易地扶贫搬迁,2017年初,龙忠英把搬迁申请交到了村里。走完审核、上报、公示等程序后,根据一口人20平方米的搬迁政策,2018年下半年,龙忠英一家搬进县城珙桐街道白水河社区,住上了120平方米的新楼房。
走进龙忠英家宽敞明亮的客厅,墙上挂着的一幅新旧房屋对比图很是显眼。跟以前的3间小屋相比,“这儿有4个卧室,两个卫生间,还有单独的厨房。”龙忠英连连重复,“还是国家政策好,现在太幸福了。”
社区党支部书记尚显军介绍,整个白水河社区,共有41栋2411套安置房。2017年开始搬迁,2019年底全部完成入住,共有9767人,覆盖全县所有乡镇。
收入增加了——
从剩不下钱到每个月存下1000多元
曾经,大山里的日子,让人很难看到希望。
“两亩石旮旯地,勉强种些玉米、土豆,不然就得撂荒。”说起以前的苦日子,龙忠英给记者算了笔账:这两亩地,一年只能收一季,到头来,土豆有1000斤,玉米300多斤;为了来年继续种,土豆要留100多斤种,玉米则要10多斤,剩下的有时还不够吃,根本没见过钱。
不仅产出没多少,每年还得往里搭。“忙活这点地,从种到收,算上中间的翻土、除草,有60多天得待在地里。”除了人工,龙忠英还得往里投钱,“每年要花300多块,买上两袋复合肥,要不更种不出啥。”
因为孩子小,交通不便,龙忠英的丈夫也很少能出远门,只好在周边打零工。
“邻里盖房子、修房子,他就过去帮忙,一天挣100多块。这些活儿也不是见天都有,得看运气。满打满算,一年顶多有两个月。”算下来,龙忠英家里一年的收入,还不足7000元。
到了冬天,还得花1000多元买煤取暖,再刨去其他开支,一年到头很难剩下钱。由于收入少,不稳定,龙忠英一家只能吃低保,每人每月领400元补贴。
这种紧巴的日子,直到搬出大山才有了根本转变。
搬进县城,用钱的地方更多了,连吃口菜都得买,龙忠英反而一点不担心。今年5月,社区安排龙忠英的丈夫和其他贫困劳动力一起到南京务工,包吃包住,一个月能拿5000多元。龙忠英也没闲着,为方便照顾孩子,自己在社区做保洁,一天打扫两遍楼道,每个月也有600元钱。
“光是生活费,一个月都不止1000元,花销的确大。但现在挣得也多,每个月还能存1000元以上咧,不再月月光!”龙忠英盘算着,等孩子再大些,争取到扶贫车间工作,那时一个月少说也有2000元,日子肯定会更好。
上学方便了——
从步行一个多小时到只需10分钟
搬出大山前,到村里晴天是石头路,雨天是泥巴路,龙忠英跟孩子没少吃苦,“自己到村里赶场,走快点,一个来回也得两个多小时,更何况孩子。”
“早上6点一过,孩子就得出门,步行个把小时,下午5点多才回家,鞋子、裤子天天沾着泥。”尽管村里小学到家里的实际距离不超过8公里,但龙忠英总会牵挂一整天。
到了冬天,天亮得晚,龙忠英就打着手电,陪孩子走一段。“小学还能应付,以后初中、高中咋办?总不能一直让他们待在山里,还是得到外面看看。”
这些烦恼,随着易地扶贫搬迁而烟消云散。
“社区周边有幼儿园、小学、中学,出门就是硬化路,大概10分钟就能走到。”少了件揪心事儿,龙忠英特别满足,“你看,上个学期老大还拿了奖。”顺着她指的方向,记者看到,离沙发不远的墙上,贴着一张奖状,格外醒目。
上学难的问题解决了,资助政策也没落下。“根据政策要求,贫困家庭的学生,每年都享有一定补贴。”尚显军介绍。
“4个孩子,最大的上小学三年级,最小的刚上幼儿园,都有一年500元的补贴。”说起这项补贴政策,龙忠英很惊喜。
烦恼少了,日子顺了,生活方式也在变。现在一到晚上,吃过饭没啥事,龙忠英就带着孩子,到楼下的文化广场遛遛弯,“老家没路灯,晚上出门得打手电,不然就是一脚泥,哪还有唱歌跳舞的。”龙忠英心想,幸福的日子还在后头咧!
本版制图:蔡华伟
《 人民日报 》( 2020年11月28日 06 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合作供稿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