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王志军:我国必须更加重视发展制造业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2020-11-28 19:47:14 新京报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 11月28日,在清华大学主办的第二届中国发展规划论坛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王志军表示,制造业最能体现一个国家的科技实力和经济实力,约有80%的技术进步和创新应用都产生于制造业,制造业是劳动生产率进步表现最充分的领域,具有显著带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我国必须更加重视发展制造业,加大技术创新和要素资源向制造业有效集聚。

王志军提出,当前我国制造业比重正在下降,而且下降速度与其他国家相比明显过快,2016年我国制造业占经济的比重峰值为32.45%,2019年降至27.17%。制造业比重下降有一定的客观性,随着产业分工水平不断提高,制造业中的非制造环节不断分离出来,形成了服务性产业,所以制造业占经济的比重会出现结构性的下降。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意味着制造业的生产增速要与经济增速基本同步,这在我国既是必须的,也是可以实现的。首先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的进程还没有结束,产业链、供应链处于中低端,而且不完整,断点和缺项很多,工业发展的空间还很大。其次我国制造业比重出现过快下降,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我国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与虚拟经济的发展存在不平衡,这与我国的发展阶段是不相称的。所以,我国必须更加重视发展制造业,加大技术创新和要素资源向制造业有效集聚,努力做大做强中国制造业。

王志军表示,要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这对制造业尤其重要。世界上大多数的技术,包括技术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都产生和应用在制造性企业,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企业研究能力强,国家科技实力才能强。同时,企业技术进步主要用于商业,天生具有推动经济发展的特征,让企业在技术创新中挑大梁,才能有效解决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的问题,打通科技与产业协同发展的玻璃墙,实现技术创新成果的市场价值,真正把创新能力转化为经济发展实力。

“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王志军提出,现代制造业发展要关注三个方面的要素。第一是产业基础能力,主要指的是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和产业基础等方面能力。产业基础是产业形成和发展的基本支撑,直接决定着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的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力。第二是产业分工水平和配合能力,决定着产业的生产效率和效益,是产业链、供应链竞争力重要体现。第三是产业安全和稳定性,也就是产业链和供应链的供给安全能力,在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特别是经济全球化出现暂时波动的情况下,安全问题显得尤为迫切。这三个要素决定了制造业产业体系建设的质量和水平,决定着产业体系的竞争力和安全。

王志军表示,产业基础是当前我国制造业最明显的短板之一,也是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重要原因之一。“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实现产业基础高级化,就是要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加大相关重要产品和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力度,发展通用共性技术,加强标准计量专利等体系能力建设。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顾志娟 编辑 徐超 校对 李项玲

(责任编辑:王治强 HF013)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