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摘帽后,蓄足力量再出发

2020-12-09 14:21:01 和讯  光明日报

面对新使命,五位全国脱贫攻坚奖获奖者这样说——

脱贫摘帽后,蓄足力量再出发

编者按

11月23日,贵州省宣布最后9个贫困县退出贫困县序列,至此,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听取脱贫攻坚总结评估汇报,会议指出: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突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任务依然艰巨。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乡亲们脱贫后,我最关心的是如何巩固脱贫、防止返贫,确保乡亲们持续增收致富”。如何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我们邀请五位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奖获奖者讲述战贫故事、分享治贫经验、共话未来愿景,并请专家分析建言,为在新起点上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凝聚力量。

重庆市石柱县坪坝村,扶贫干部韦永胜(右)向村民谭弟槐了解蔬菜种植情况。光明图片

【一线讲述】

走得比别人慢 但从不停止前进

讲述人:甘肃省卓尼县丰裕牧业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张雅萍

你们可能无法想象,两岁时因患小儿麻痹症落下肢体残疾,咬牙完成中专学业后四处打工的我,这一路走来有多难。2016年,国家精准扶贫的春风让我看到了过上好日子的希望,回村创业的念头越来越强。可还没迈出第一步,就被各种闲言碎语浇了一盆冷水。我不愿放弃,说服家人后,联合村里6户贫困户,通过贷款等渠道筹资100万元,开办了卓尼县丰裕牧业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

一开始,要技术没技术,要经验没经验,不到半个月,从山西拉回的20头“西蒙塔尔”品种牛就因为水土不服死了3头,损失了好几万元。我心里火烧火燎的,拖着残腿四处学习、求教。好在政府及时给了政策资金帮扶、技能技术指导,支撑我挺过了困难期。如今,合作社慢慢走上正轨,不但有了收益,还带动村里多户村民脱了贫。

记得有一年,合作社养殖棚的护坡在山体滑坡中损毁了,社里一位老人知道我们资金紧张,就拿出准备给孩子上大学的一万多元学费交到我手上。这份信任,让我更坚定了带他们过上好日子的决心。几年来,合作社通过资金入股、土地流转、劳务入股、收购、托管寄养等方式,为昔日贫困户85户255人、非贫困户110户330人及残疾贫困户15人、五保户2人累计分红20多万元,2019年底还被评为省级示范合作社。

日子越过越好,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了才能更好。以后,我们会继续紧跟党的领导往前走,一边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一边瞅准产业优势和地域优势,因地制宜发展产业,让乡亲们在家门口就有钱赚。我的计划是,扩大养殖规模,让合作社的发展路子再宽点儿。虽然我走得比别人慢,但从不停止前进。我相信,只要选对了路、愿意坚持,好日子就一定在前头。

山东省沂源县依托特色农产品(000061,股吧)发展乡村游,拓宽了当地果农脱贫增收渠道。图为游客在采收“雪果”。刘克伟摄/光明图片

“不走的医疗队”,继续守护健康幸福

讲述人:天津市海河医院院长 沈军

2017年12月,我作为天津援疆医疗队队长,带领从天津各医院抽调的25名专家来到和田,开始了为期20个月的“组团式”援疆工作。回忆起在和田的日日夜夜,百姓挂在嘴边的两句话让我至今难忘——一句是渴盼的询问:“天津大夫来了吗?”一句是热情的邀请:“走,到我家吃饭去。”

初到新疆,我即被委以重任,担任和田人民医院院长。由于风沙大、日照长,这里很多人四五十岁就患上了白内障、青光眼,可和田人民医院只有五官科,连独立的眼科都没有。我当即联系天津市眼科医院,帮助和田人民医院创建眼科,还建立了两地携手的“医联体”。一次,我们接诊一位患有先天性白内障的4岁儿童艾比布拉。经过详细检查后,发现病情复杂,便立即通过“医联体”和天津眼科专家远程会诊,制定了手术方案。手术成功了,小艾比布拉恢复得很顺利,快乐地走进了盼望已久的校园。

过去,由于和田地区医疗条件相对薄弱,患者常常要转诊到1500公里以外的乌鲁木齐接受治疗。诊疗费、交通费加上误工损失,一场疾病就可能让一个家庭快速返贫。必须把转诊率降下来!我们借鉴天津市三甲医院管理理念,一边发挥天津医疗技术整体优势,推行“组团式”“院包科”模式,为当地医疗事业发展打牢基础;一边推动人才培养,每名援疆医疗专家至少收2个徒弟,通过“传帮带”,开展临床教学、手术带教。如今,我们的“徒弟”大部分已经成了科室骨干、专业能手、学科带头人。为了让和田人民医院发展基础更坚实,我们还在这里建设了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

不久前,我获得了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奖贡献奖,这项荣誉属于天津援疆医疗队全体队员,属于天津市各医院为援疆默默奉献的同志。正是大家的共同努力,才为和田打造了一支“不走的医疗队”。虽然回到了天津,但我会继续以各种方式为新疆健康事业出力献策。要巩固脱贫成果,必须继续提高当地居民的健康意识,只有形成了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远离贫困,幸福生活。

村民在云南省镇雄县林口乡木黑村扶贫车间内制作光学镜片。新华社发

麒麟山下,会走出更多致富带头人

讲述人:江西省铭鸿达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 黄小勇

我的家乡在江西省石城县珠坑乡坳背村,从小在村里的麒麟山下长大。在儿时的记忆里,这里虽然山势秀美,但土地贫瘠、水土流失严重,村里人都说,这只麒麟“睡着了”。2014年,在外发展的我听说家乡要兴办旅游业,脑中立即浮现出麒麟山的旖旎风光。于是,我决心“叫醒”这只麒麟。

说干就干,我返乡成立了江西铭鸿达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注册了石城县普丰果蔬专业合作社,流转本村和周边村庄6000多亩农田和山林,启动麒麟山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建设。根据当地物候条件,我们在园区种下脐橙、油茶、葡萄、杨梅、金桔等多种果树,走上“生态改良+乡村旅游”的融合发展路子。

2015年,石城县发生“5·19”特大洪灾,园区刚建好的大部分路网、水渠都被冲毁了,经济果林区更是大面积塌方,损失惨重。一些股东打起了退堂鼓。县里和乡里及时支持,给我们争取到各项扶持和补助,领导干部陪我一一上门做通股东工作,旅游、农林、水保等部门也派来专业人员,帮助园区挺过了这一关。如今,麒麟山现代农业观光园成为全县乡村旅游的招牌,先后被评为省级3A级乡村旅游点、国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2019年,园区总产值突破1200万元。

更让人开心的是,我帮扶的贫困户如今成了创业致富带头人。2017年,县里启动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育“千人铸造计划”,我受邀参加培训,带回了创新创业、运营管理、贫困户帮带能力建设等成熟经验。几年下来,我的园区孵化出4名创业致富带头人,辐射就业农户28名,其中贫困户占一半,户均增收近5000元。长江村村民张金亮原在我的血橙园务工,在种植专家全程指导下逐渐成长起来,独立承包了40亩山地种植脐橙,成立了石城县明辉专业种养合作社,帮带10名农户增收。

脱贫攻坚取得重大成就,我们都很振奋。怎样才能巩固脱贫成果、迎来更大发展?我想,最关键的还是人。不久前,我们示范园建起了“创业致富带头人实训基地”,我要把它打造成一个学习交流、实践操作、跟踪指导的创业教学平台,为脱贫人口提供职业技能培训,让他们学会技术、学会管理,奔向更加美好的生活。

在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柏杨林街道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扶贫车间,一位有听力障碍的搬迁居民在编吊篮。新华社发

他们的笑,和蘑菇一起绽放

讲述人:山西农业大学教授、中国食用菌协会副会长 常明昌

12月5日,结束了一天的忙碌回到家中,已是晚上11时。宁静的夜色让我陷入沉思:全国脱贫攻坚奖创新奖、全国先进工作者两项荣誉先后加身,新的使命也随之扛上肩头。

1985年,大学毕业的我进入山西农业大学工作,倾心于食用菌栽培、山野资源开发、真菌分类、保健食品和块菌研究。6年后,为了把研究转化为生产成果,我走上了食用菌栽培推广的道路。

挖地沟、捡塑料布、拾瓦片……我用简单的材料搭起了自己的第一间“实验室”。连续多天,我都守在闷热潮湿的菇棚里,细致观察着一朵朵蘑菇的生长过程。实验成熟后,我开始思考如何将实用技术推广到农村去。于是,我常常开着一辆面包车、背着黑板、扛着放映设备,穿梭于各个村庄。

我和团队先后在全省40多个县开展社会服务和科技扶贫,培训农民4万多人次,推广优良品种300多个,帮助31家企业建立了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基地。

跑山乡、走地头,披星戴月地赶路,这样的日子虽然辛苦,但全国脱贫攻坚工作如期完成就是我们最大的幸福。作为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我深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任务依然艰巨:要不断提高农民技能,帮助企业提升创新能力,助力农业走标准化、工厂化生产道路。为此,我计划在山西发展“特”“优”现代农业,引领山西食用菌产业进入全国前列,打造中国第一个食用菌学院。现在,我正忙着总结2020年种植经验,找不足、挖根源,筹划明年扩大生产,并利用冬闲时间给农民朋友做培训……日子一如往昔,我的科技扶贫之路又将启程。

庆幸的是,这条路上并不孤单。每当看到千家万户的菌棒上一朵朵肉嘟嘟的食用菌如花绽放,农民朋友们露出灿烂的笑容,我便深感:一切都值得。

脱贫致富三部曲,还会有续篇

讲述人: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研员、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坪坝村第一书记 韦永胜

“蹚过湍急的河流,翻过陡峭的山峰,脚踩泥泞的小路,我们去战胜贫穷……”一首《牵挂》,唱出了我们扶贫干部的心声。2017年,全市决定集中火力“瞄准”18个深度贫困乡镇,我主动请缨来到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坪坝村担任第一书记。三年来,坪坝村华丽蜕变,而我的故事,要从贫困户谭弟槐一家的改变讲起。

刚认识谭弟槐时,他63岁,一家三口靠低保金生活。精准扶贫开展后,乡里重新评议低保户,他家被识别为建档贫困户。

谭弟槐患有肾结石和哮喘,由于结石较大,县人民医院劝他去市里做手术,可医药费却拦住了他的路。看到愁容满面的一家人,我帮助谭弟槐在县人民医院住院,并紧急联系重庆专家赶到县医院主刀。病治好了,谭弟槐心上的大石也“砸碎”了。看到他20岁的儿子谭运平身强体健却无所事事,我思来想去,给他找到了挖掘机技术培训的路子。现在,学有所成的谭运平每年收入5万元左右,品尝到了劳动带来的幸福。

村里山地多,一到雨季,房屋四处漏雨,搬迁安置势在必行。现在,他们一家入住坪坝村安置点一楼一底的新房子,老两口在家种植中药材和蔬菜,加上一个公益性保洁岗位,每年收入1万多元。每当说起我为他量身定做的脱贫致富三部曲,谭弟槐就笑得合不拢嘴。而我有信心,这样的脱贫致富三部曲,还会有续篇。

在我看来,要想脱贫不返贫,关键是得激发大家自力更生的心气儿,在国家扶贫政策的支持下、在扶贫干部的引导下,加速前进不停步。正如《牵挂》中唱的那样——让幸福之花开得万紫千红。

【专家学思】

接续奋斗 筑牢返贫致贫防线

作者:李霞(江西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瞄准困扰中华民族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充分发挥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组织实施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党中央坚持人民至上、以人为本,各级党委政府及社会各界协同发力、合力攻坚,东西部守望相助、鼎力协作,广大党员干部吃苦耐劳、不怕牺牲。8年来,300余万名扶贫干部奔赴“战场”,和当地干部并肩战斗,尽其所能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他们用担当兑现了为人民谋幸福的铮铮誓言,用使命捍卫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充分彰显了共产党人的使命担当和牺牲奉献。

经过8年持续奋斗,我们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书写了“中国之治”新的奇迹。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那样,脱贫攻坚的重大胜利,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打下坚实基础,极大增强了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彻底改变了贫困地区的面貌,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了群众生活质量,“两不愁三保障”全面实现。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十四五”时期,应积极总结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科技扶贫、消费扶贫等方面的做法和经验,继续发挥脱贫攻坚体制机制作用,接续推进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多措并举巩固脱贫成果。为此,建议在以下方面着力。

帮扶政策在保持总体稳定前提下从攻坚战转入常态化。针对主要矛盾变化,更加注重分类施策,加大力度补短板、强弱项,推动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平稳转型。比如,一些地方扶贫产业尚未实现自主稳定发展,如果外部扶持撤得太快,很可能半途而废。对此,需着力强化产业基础,注重长期培育和扶持,提高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增强对农户发展增收的带动能力。针对自主获得发展机会、资源要素能力较差的农村低收入群体,应继续加大政府和社会帮扶力度,高度重视其民生困难、发展诉求。针对老幼病残弱等特殊群体,要兜住民生底线,规范管理公益岗位,以现有社会保障体系为依托,促进弱劳力、半劳力等家庭就近就地解决就业,保障群众基本生活。

继续发挥脱贫攻坚体制机制作用,加快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筑牢返贫致贫防线。对于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需把事前预防和事后帮扶结合起来,建立健全返贫风险快速发现和响应机制。比如,聚焦“三区三州”等欠发达地区、大型安置区和少数民族搬迁群众,进一步完善后续扶持政策体系,继续加大搬迁群众产业就业帮扶力度,引导他们强化自力更生意识、学习生产、务工、经商等技能;提升完善安置区配套公共服务设施,持续巩固易地搬迁脱贫成果,实现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

持续激发已脱贫群众内生动力。全国832个贫困县脱贫摘帽后,有的已经有了良好发展基础、具备自主发展条件,有的尚未形成“造血”能力,仍需接续扶持。面对即将开启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应继续坚持“扶贫、扶智、扶志”相结合,继续发扬滴水穿石般的韧劲和默默奉献的艰苦创业精神,持续增强贫困地区贫困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同时加强典型示范引领,用身边人、身边事示范带动,让已脱贫群众继续在致富路上奔跑,同全体人民一道走向更加富裕的美好生活。

(项目团队:光明日报记者 张胜、宋喜群、陈建强、刘茜、胡晓军、杨珏、张国圣、王斯敏 光明日报通讯员 赵媛媛、杨晓安)

《光明日报》( 2020年12月09日 07版)

[ 责编:孙宗鹤 ]

(责任编辑:季丽亚 HN003)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合作供稿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