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2月11日电(记者陈炜伟、刘红霞、吴雨)2020年收官,中国经济交出怎样的答卷?2021年将启,经济形势怎么看,经济工作怎么干?
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11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21年经济工作。这为明年经济工作把脉定调,为确保“十四五”开好局“划重点”。
2020年答卷“怎么样”:人民满意 世界瞩目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我国遭遇1998年以来最严重汛情、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复杂严峻……会议指出这是“新中国历史上很不平凡的一年”。
面对严峻挑战和重大困难,我国保持战略定力,准确判断形势,精心谋划部署,果断采取行动,付出艰苦努力,经济社会发展交出一份亮丽的答卷,会议用“人民满意、世界瞩目”8个字作出概括。
今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我国坚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加大宏观政策应对力度,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果。
在一季度同比下降6.8%的情况下,中国经济二季度由负转正、同比增长3.2%,三季度增速加快至4.9%,主要指标恢复性增长。前三季度中国经济同比增长0.7%,率先实现正增长,疫情防控和经济复苏走在世界前列。
“我国成为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这次会议作出判断。国际机构也纷纷点赞,认为强劲复苏的中国经济将为全球经济注入活力。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前不久,随着贵州省宣布剩余的9个贫困县退出贫困县序列,我国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
“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前迈出了新的一大步”……不平凡之年,我国交出不平凡的成绩单。
2021年形势“怎么看”:具有特殊重要性 把握经济工作主动权
2021年,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来说意味着什么?会议这样定调——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
特殊重要性如何理解?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十四五”将开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2021年则是奋进“十四五”、逐梦新征程的开局之年。
开局关系全局,起步决定后势。这次会议强调,确保“十四五”开好局,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逐步恢复常态,但新冠肺炎疫情和外部环境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然而,越是面对不确定性,越要主动作为,以自身发展的稳定性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
这次会议强调,要强化机遇意识、风险意识,科学部署,狠抓落实,牢牢把握经济工作主动权。
机遇如何把握?党中央明确判断,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白重恩分析,尽管国际经济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但我国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庞大的国内市场、较完整的产业体系等良好条件,将为我国发展带来更多机遇和更大空间。
风险如何防范?会议强调“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还提出“要抓好各种存量风险化解和增量风险防范”。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专家分析,增强风险意识,需要我们树立底线思维,把安全发展贯穿国家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防范和化解影响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各种风险。
2021年工作“怎么干”:供需两端发力 畅通经济循环
面对诸多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如何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会议强调,科学精准实施宏观政策,努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提升国民经济体系整体效能,是经济稳健运行的关键。为此,会议提出,“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时注重需求侧改革”“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认为,过去几年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包括调整经济结构、化解过剩产能等,提升了国民经济体系整体效能。未来改革在供需两端发力,将为经济发展拓展新空间。
当前,我国正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此次会议强调,要整体推进改革开放,形成强大国内市场。
中国社科院副院长蔡昉认为,新发展格局是将国内大循环和对外开放有机结合的发展格局。要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通过深化改革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内循环越通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作用就越明显。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创新是其中一个关键变量。会议要求,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专家认为,我们必须坚定不移走自主创新道路,坚定信心、埋头苦干,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增强我国科技应对国际风险挑战的能力。
会议还提出,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民生始终是党中央关切事。此次会议强调,岁末年初,要把困难群众生活安置好,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提前对“两节”相关工作作出安排。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