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铜仁是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数十万群众曾长期生活在深山里。近年来,铜仁市建设144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帮助近30万名山区群众搬出大山,通过创建居安、业安、身安、心安“四安家园”,让搬迁群众融入新环境,实现安居乐业新生活。
“社区附近除了有菜市场,还有超市,搬到城里生活方便多了。”近日,在德江县楠木园安置点,豆花面店主何大伍高兴地告诉记者。作为该安置点1.2万余名搬迁群众之一,在获得一套住房实现安居后,何大伍就在小区租了个门面房,主营豆花面,日子越过越好。
为更好地服务搬迁群众,铜仁市在各安置点积极配套建设学校、卫生院、超市等生活设施,并建立以党委领导、工青妇为主体、各类社会力量为补充的1+3+X工作机制,各类组织多方发力,从生产生活、送医送学、技术技能培训等方面,全力服务搬迁群众。
目前,各安置点新成立党组织101个,建立工会组织73个、团组织105个、妇联组织52个。
在解决搬迁群众就业问题上,铜仁市探索创新“六个优先”,即对搬迁群众,城市服务产业优先扶持、安置门面优先让利、创业政策优先支持、新增城镇就业岗位优先推荐、新增公益性岗位优先安排、培训资源优先满足。陈勇便是“六个优先”政策的受益者之一。
近段时间,江口梵瑞社区可可眼镜厂经营者陈勇十分忙碌,“能在家门口创业,为家乡群众解决就业问题,很自豪,很有获得感”。
作为从大山深处搬到梵瑞社区的搬迁户,在当地“留雁”行动中,陈勇决定留下来创业,利用常年在外学到的眼镜生产技术,成立了可可眼镜厂。
在今年的复工复产中,他积极组织小区群众开展岗前培训,根据技能熟练程度发放工资,熟练工每月6000元,解决就业300余人。
今年以来,铜仁市建立就业创业服务中心124个,建成小微企业、扶贫微工厂、家政公司等268个,开展就业创业服务10.38万人次,举办招聘活动419场次,促进本地就业56593人,实现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家庭至少“一户一人以上就业”、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目标。
小孩每天放学后去哪里?老人家没人照顾怎么办?为解决搬迁群众照顾老人小孩的问题,铜仁市积极整合各类社会资源,一方面,在安置点开设“四点半课堂”,聘请教师志愿者辅导学生学习;周末还开设舞蹈、书画、音乐等兴趣班,供学生免费学习。另一方面,开设日间照料中心,配备象棋、扑克、按摩椅、书法等,帮助老年人集中来到日间照料中心活动。
同时,铜仁市还不断健全完善教育、医疗等保障体系,推动搬迁群众公平享受公共资源和社会福利。(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王新伟 通讯员 何建成)
(责任编辑:冯虎)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合作供稿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