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贷企用”频现爆雷 贵州探寻“六保一贷” 金融精准扶贫新模式

2020-12-24 07:02:54 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 杜川

  [ 截至今年10月末,福泉农商行通过该模式已向坝区83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首期授信5404万元。 ]

  精准扶贫要找准病根、对症下药。多年来,扶贫小额贷款在助力贫困人口发展产业“拔穷根”上发挥了巨大作用。

  “户贷企用”,是前几年常见的一种信贷扶贫模式,一经推出,受到多地欢迎,不少贫困户在这种模式带动下脱贫摘帽。但在此后执行过程中,这一模式却逐渐背离了扶贫小额信贷的初衷,风险隐患持续暴露。

  此后,各地及时纠正“户贷企用”做法,规范扶贫小额贷款使用,将扶贫资金风险降至最低,让贫困户真正受益。

  第一财经记者在贵州调研时了解到,当地在金融支持精准扶贫政策的引导下,辖内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因地制宜,创新出台“六保一投”金融扶贫创新模式,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开辟了一条新路径。

  杜绝“户贷企用”

  “户贷企用”是前几年常见的一种信贷扶贫模式。一般来讲,贫困户申请财政贴息的小额扶贫贷款,但资金并没有到贫困户手中,而是以入股的方式提供给带贫的农业企业,企业定期给贫困户进行分红。

  人民银行黔南州中心支行副行长陈朝华对第一财经说,农民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金、资金变股东。“户贷企用”的初衷是好的,但在执行当中还是有一些偏差,会产生一些风险。在当地,一些建档立卡贫困户在拿到5万元扶贫小额贷款后,不知道做什么,当时有个好的想法就是把农户贷款投入到企业,把5万元集中起来,企业每年给农户6%的分红,也就3000块钱左右的收入。

  这一模式一经推出的时候,不少贫困户脱贫摘帽。但在后来的执行过程中,很多地区相继出现“贷得出、收不回”的问题,“户贷企用”风险隐患持续暴露。

  “因为企业管理不善或存在市场风险,有些企业出现困难后就会造成小额扶贫信贷到期后,5万元入股的股金不能按时偿还,这一风险也转嫁到建档立卡精准贫困户身上,从而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带来征信问题。”陈朝华说。

  据悉,在2017年以前,不少地区曾普遍推行“户贷企用”模式。扶贫小额信贷具有“5万元以下、3年期以内”的特征,在近几年“户贷企用”频频爆雷。

  此后,有关部门多次发文,强调扶贫小额信贷要“户借、户用、户还”;坚决纠正简单入股分红、明股实债、扶贫小额信贷“户贷企用”等各类借资产收益扶贫名义实施的违规行为。

  “‘户贷企用’是坚决不允许再发生。现在要规范使用扶贫小额贷款,精准用到农户发展生产,绝对不能用参与企业入股分红这种形式来做了。”陈朝华强调。

  以贵州黔南州地区为例,该地区这一贷款模式最早规模曾达20多亿,随着近几年不断处置清收,已在今年11月末全部清零。

  在规范扶贫小额信贷发展上,人民银行贵阳中心支行表示,在配合省政府率先出台防控扶贫小额信贷风险意见的基础上,开展金融扶贫政策落实不到位专项治理,牵头制定《金融扶贫政策落实不到位专项治理工作方案》,联合多部门进行扶贫小额信贷专项督导,推动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积极应对还款高峰,稳妥处置“户贷企用”等潜在风险。

  创新金融扶贫新路径

  近两年来,各地特色扶贫模式不断涌现,推动了扶贫工作发展。贵州地区也进一步理清精准扶贫措施,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开辟了一条新路径。

  例如,2020年以来,人民银行黔南州中心支行以福泉市为试点,贵州福泉农商行作为地方金融主力军,推出“六保一投”金融服务坝区创新模式,涵盖启动保障、责任保障、产销保障、资金保障、风险保障、兜底保障和信用投放七个环节,在带动贫困户增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具体而言,“六保一投”指的是:整合政府性农业发展公司和供销社资源,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垫资赊销一定比例的生产资料,作为启动保障;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自筹部分资金流转土地,并按贷款金额的2%缴纳互助保证金,作为责任保障;地方政府性农业发展公司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签订种苗供应及农产品(000061,股吧)保底收购“双订单”,作为产销保障;联动保险公司开办“种植保险”和“价格指数保险”业务,作为信贷风险保障;地方财政设立信贷风险补偿基金,作为兜底保障;人民银行给予再贷款资金支持,作为法人金融机构支持坝区的资金保障;在多方联动和支持下,银行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投放单户授信在500万元以下、三年期以内、较各项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低230个基点的贷款。

  这一融资创新模式,有力破解了各种问题,比如: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发展动力不足及单打独斗的问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自有资金实力有限而难以扩大生产经营规模问题,经营主体缺乏订单保障而不敢发展生产的问题,农业自然灾害风险和市场价格波动风险较大而导致银行畏贷的问题,抵押担保严重缺失而难以获贷的问题,融资成本高而不愿发展生产的问题等。

  记者在贵州地区采访时了解到,黔南州福泉市瓮偿村“大福姜”种植大户陈礼能就是“六保一投”模式的受益者之一。此前,陈礼能通过自筹资金试种50亩“大福姜”赚钱后,决定进一步扩大产能。福泉农商行通过“六保一投”信贷模式,运用人民银行扶贫再贷款向其发放了信用再贷款80万元,利率只有4.85%,解决了资金缺口问题。由于今年生姜价格一路飙升,他预计利润将突破100万元。

  截至今年10月末,福泉农商行通过该模式已向坝区83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首期授信5404万元,并运用扶贫再贷款发放优惠利率信用贷款24笔、1294万元。

  在巩固脱贫成果的关键时刻,如何管好扶贫资金,把扶贫资金风险降至最低?

  记者了解到,贵州当地将扶贫再贷款使用情况纳入内审部门专项审计,强化贷前、贷中、贷后全流程监控,明确“三个不贷”标准。

  “扶贫贷款主要是对法人机构解决一个流动性问题。”陈朝华介绍,“三个不贷”分别是:扶贫贷款资金是有风险、有使命的,不符合我们扶贫再贷款使用的企业,我们是不能贷的;此外,高风险信用社不能贷,金融机构支持的产业不符合扶贫贷款支持的产业标准也不能贷;另外,自有资金存量大,存款多、贷款少的金融机构也不会过多给予支持。

(责任编辑:王治强 HF013)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