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L科技拟收购茂佳国际背后:巨头新型显示技术卡位战持续拉响

2020-12-26 16:38:37 和讯 

记者 陈鹏丽

12月11日晚,TCL科技(000100,SZ)的一则收购公告引发广泛关注。

TCL科技宣布拟以28亿元收购Moka International Limited(茂佳国际)100%股权。需要注意的是,一年多前,茂佳国际才刚从上市公司剥离。如今其“重回”上市公司怀抱,TCL科技背后的目的和逻辑到底是什么?

记者了解到,TCL科技并购茂佳国际一方面是为提升“造血”能力,另一方面是为缩短MiniLED、印刷OLED/QLED等新技术应用周期,更好地储备面向未来的竞争优势

在MiniLED和印刷OLED领域,国内外巨头都不甘落后,技术创新从未停息。

巨头花式抢滩新型显示技术

今年以来,TCL科技并购大动作不断。先是以300亿日元投资日本JOLED,再以超过42亿元收购武汉华星近40%股权,后斥资110亿元成功拿下中环集团100%股权,再以约76.22亿元收购三星苏州工厂。

临近年末,公司再宣布收购茂佳国际的决定。其收购茂佳国际背后的重要逻辑可归结为,建立第二大业务增长点,做显示行业的引领者。

对于收购茂佳国际,TCL科技细数了五大目的,其中之一为通过产研协同来缩短MiniLED、印刷OLED以及MicroLED等新型显示产品开发周期。据TCL科技介绍,目前公司量产的背光MiniLED产品主要是在模组端实现,这就要求公司在模组端加大投入。而茂佳国际正是模组整机代工厂,收购茂佳无疑是其Mini LED提速量产的极佳方式。

MiniLED及印刷OLED作为下一代新型显示技术,目前全球各大厂商都不敢缺位。在印刷OLED这个赛道,TCL科技旗下TCL华星布局较早,但率先成功将印刷OLED落实到产品中的是日本JOLED。今年6月,TCL科技以约20亿元人民币投资JOLED,双方将在喷墨印刷OLED领域开展深度技术合作。

除了JOLED和TCL华星,三星去年也曾明确表示看好包括印刷显示在内的下一代显示技术路线,并计划在这一领域当中投资。深天马今年10月对外表示已经采购美国设备公司Kateeva的设备用于印刷显示的研发和布局。

据悉,目前量产的OLED屏主要采用蒸镀方式制造,不过蒸镀OLED制造成本高昂,量产成本问题一直未能解决。而印刷OLED由于产品结构、制造工业等要求不同,量产成本有望较蒸镀OLED大幅降低。产业界因此认为,印刷OLED或有望成为未来大尺寸显示的主流技术,巨头们也因此纷纷入局。如何快速凭借产业链上下游优势,尽快推进大尺寸OLED产品量产,是行业龙头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在MiniLED领域,目前入局的厂商更多,主要包括TCL、京东方、三星、小米等,还包括国星光电(002449,股吧)、木林森(002745,股吧)等一批LED厂商。

全产业链服务能力成竞争“法宝”

TCL科技称,通过此次收购,公司在原有显示面板业务基础上,补充设计服务和加工业务,有利于为B端客户提供从面板到整体的完整服务体系,提高产品附加价值。

茂佳国际主要从事显示器、商显、电视等显示终端设计及代工生产,在惠州、墨西哥印度均有生产基地,2019年茂佳国际的出货量1136万台,小米是其国内代工业务最大客户。

记者了解到,越来越多客户需要面板厂商直接提供模组或整机。面板厂商向下游延伸,为品牌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成为一种趋势。像苹果、华为、小米等大品牌,往往选择通过代工厂生产产品,自身则集中精力做好品牌和渠道建设。随着华为、小米、OPPO等厂商进军大屏显示市场,他们对代工生成需求日益强烈,国内主流面板厂商也在加紧向下游渗透延伸。模组与整机一体化、一站式服务能力正成为企业竞争的“法宝”。以TCL科技为例,当前已经构建从材料、设备、面板、模组再到终端的全产业链服务能力。

TCL科技在公告中还提到,利用茂佳国际在显示器、商用显示领域的既有客户资源,协同开拓显示器、商用显示等业务新赛道。同时,茂佳国际拥有的海外生产能力,也将有助于TCL华星进一步完善全球化业务布局。

TCL科技高级副总裁、TCL华星CEO金旴植今年10月底对外明确提到,TCL华星的目标是到2025年在家庭智屏、IT、商用显示、LTPS四个细分领域做到全球第二。导入茂佳国际在商用显示和中尺寸的优势资源后,TCL华星无疑将向这个目标更迈前一步。

对于此次注入茂佳国际是否与此前重组存在战略布局差异,TCL科技明确表示,公司将长期聚焦半导体显示与材料核心业务,注入茂佳国际有助于补充整机制造能力,满足行业“面板+整机”产业链发展态势。

据了解,TCL科技的“面板+整机”布局并非行业首例,京东方利用高创(苏州)有限公司进行代工生产,群创光电、惠科股份等在整机代工业务上也有所布局。

(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信息披露内容以公司公告为准。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冉笑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合作供稿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