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锈带”到“秀带”,工业遗产蝶变背后的人文情怀

2020-12-28 17:43:51 和讯  光明网

编者按

近年来,很多工业遗产“变身”创意园区、景观公园、博物馆,成为火爆一时的“网红”打卡地、历史与现代的光影交汇点,承载着城市记忆,刻印着发展足迹。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要妥善处理好保护和发展的关系,注重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像对待‘老人’一样尊重和善待城市中的老建筑,保留城市历史文化记忆,让人们记得住历史、记得住乡愁,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家国情怀”。工业遗产的保护利用,正是对总书记重要指示的贯彻落实。

文化的力量、记忆的温度,让那些被岁月侵蚀的斑驳“锈带”,因吸收时代元素而焕发崭新容颜,成为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多彩“秀带”。让我们走进这些老厂房、老建筑,见证它们如何释放活力、温暖人心。

【一线讲述】

杨浦旧遗存,为“人民城市”添生机

人们在上海杨浦滨江散步。 新华社发

讲述人:上海杨浦滨江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规划土地部首席工程师 徐 进

我是一名土生土长的杨浦人,作为杨浦滨江这片土地发展变迁的见证者、建设者、亲历者,每次提及往事,心头总涌动起不少感慨与兴奋。

2014年,我参与到杨浦滨江的开发建设中来。在勘测调研中,我发现很多工厂已经停产,随处可见高耸的围墙、布满锈迹的金属大门、废弃的输煤廊道以及码头上静静竖立的系缆桩……这些工业时代的标志饱经沧桑,带着那段历史的记忆竖立到今天。我一下子就被它们的强大气场吸引住了,期待着通过规划设计,把工业遗存粗犷外表下的丰富内涵表现出来,既延续其文化特质,又赋予它们新的活力。

后来,根据市政府要求,结合实地调研情况,公司决定:杨浦南段滨江建设要在立足历史感、智慧型、生态性、生活化的核心理念基础上,坚持百年工业传承这个内核,以有限介入、低冲击开发的模式,打造原真、复合、生态的后工业生态公共空间。这个理念,正与我心中的“滨江模样”不谋而合。

方向明确后,项目立即上马。其间发生了些小插曲。比如,一些老企业不同意把废弃的塔吊、金属设备留在现场,想拆除带走。于是,我们上门反复沟通,把建设理念、构想等一一讲清。当他们得知开发是为了给城市留下工业文化、打造宜居生活环境时,便逐渐同意了,还积极介绍工厂的历史,主动提出再留下一些合适的展示设备。比如上海船厂内部4栋历史建筑以及两座建造历史可追溯至1903年的船坞,就是我们通过协商“抢救”下来的重要遗产。

在筹建过程中,我们充分利用工业遗址的特点,在符合实际条件的基础上打造后工业时代的水岸风貌,营建适宜居住的生活环境。这里,举两个例子:

位于工程范围最西端的原国棉九厂遗址,从广德路至松番泵站东南侧保留了大量历史建筑。我们把该区域功能定位为时尚工业的创意舞台,保留新一棉纺织有限公司原有厂房,改建成演艺中心,将新一棉南侧场地设计为临时秀场。滨江原防汛墙退后形成两级水岸空间,使得滨水空间更加亲近江水。北部则留下楔形绿地,拓展生态空间。

上海电站辅机厂东厂有一座单层仓库,我们修建时发现外墙的爬山虎已经与墙壁“共存共生”,而成片的爬山虎也承载了很多老工人的情感寄托。我们当即决定,不仅要把内外两个墙面保留下来,还要保留这片绿植。现在,周围的居民会时常坐在爬山虎下闲话家常、回忆往事。

2019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曾来到杨浦滨江,指出“城市历史文化遗存是前人智慧的积淀,是城市内涵、品质、特色的重要标志”,并提出“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相信在这片历史与现代、生活与生态交融共生的土地上,人民的城市必将处处充满温情,遍地孕育生机。

【一线讲述】

在老厂房上建起城市“会客厅”

游客在广西柳州工业博物馆观看“木炭车”复制品。光明图片

讲述人:广西柳州工业博物馆副馆长 李子军

柳州是一座拥有百年工业历史的城市,该如何留住城市的工业记忆?2009年9月,市委市政府决定利用柳州第三棉纺织厂旧址建设柳州工业博物馆,在老厂房上建起城市“会客厅”,集中呈现工业遗存。

决定一出,顿时引起了不小的争议——计划建设工业博物馆的160亩土地,与柳州市政府办公地点只相隔一个市民广场,地产界的估价在每亩600万元以上,合计就是10亿元。与此同时,建设工业博物馆还另需一大笔财政投入。在地方财政还相当倚重土地收益的时候,如此大手笔投入文化设施建设,值不值得?面对争议,市委市政府十分坚定建馆的设想。因为,老百姓(603883,股吧)的幸福感不单在于GDP、财政收入增加多少,而在于对城市有没有认同感、自豪感。工业博物馆正可成为彰显、继承工业传统与思维的城市象征,凝聚起一份坚忍不拔的精神力量。

于是,一项极富挑战性的任务开始了。作为全国第一个城市综合性工业博物馆,其筹建没有什么可参考的样本;更困难的是,除了作为场馆的遗址建筑外,少有工业文物“家底”。幸运的是,博物馆建设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征集展品,靠的是市长亲笔写给企业家们的信,靠的是社区工作者挨家挨户分发的工业遗产保护宣传册,靠的是市民们捐赠的文物。博物馆靠着大家的努力在“一穷二白”基础上建起来,很多展品背后都有感人的故事。

比如,3张特殊的“火车票”。50多年前,上海市恒业帆布厂南迁援建柳州,原第三棉纺厂工程师袁家荣当时还是个孩子。他记得,一家三口举家迁往柳州,出发前,母亲告诉他,“祖国需要我们去支援建设”,并把一张印有“635”数字的布质车牌交给袁家荣,叮嘱他别在胸前,只要戴着这块乘车牌,一家人就可以坐火车去新家了。到柳州后,他才知道,原来635是母亲工厂的编号。50多年后,袁家荣把一家三口的三张乘车牌捐赠给博物馆,成了那段历史的时代印记。

又比如,一台20世纪70年代的刨床。2013年,来自柳州第三机床厂的老职工郭师傅说要捐赠一台他们厂当年造的刨床,以铭记工人们的奋斗精神。两个月后,郭师傅来电告知,已在废旧设备市场找到了他们厂1973年生产的牛头刨床,商家出价7000多元。我们当即表示如果资金有困难,可由馆方出资购买。但他婉谢了,回去便召集工友集资买下了这台旧机器。现在,这台刨床就摆放在工业历史馆一楼展厅。

两年建设期里,工业博物馆征集到了1902年以来柳州所使用和生产的大中小型工业设备、产品等工业文物6200多件,各种文献资料和图片、影像资料12000多件。其中不乏具有广西乃至全国“第一”和“唯一”特性的重要文物,如广西第一辆汽车、中国第一台汽油机等。如今的博物馆正以城市“会客厅”的身姿迎接八方来客,年均接待游客100万人次以上,成了城市旅游、爱国主义教育、科普教育的亮丽名片。

【一线讲述】

“黑色长河”里流淌红色奋斗史

河北开滦国家矿山公园博物馆外景。光明图片

讲述人:河北开滦国家矿山公园管理中心主任、开滦博物馆馆长 王立新

开滦国家矿山公园里,有一条跨越142年之久的“黑色长河”,站在这里,你可以了解中国工业文明发展史,也能感受中国工人阶级的红色奋斗史。

公园所依托的开滦煤矿始建于1878年,是中国煤炭工业的源头和近代工业的摇篮。从始至今,开滦企业从未搬迁,经营从未中断,为公众留下了大量工业遗址、遗存和遗产。

为了盘活沉睡在地下的资源,开滦成立了历史文化研究会,制定了工业遗产和企业文物管理暂行办法,通过摸底、建档、调集等方法对现存遗产进行了彻底的“扫描体检”,像挖掘煤炭一样挖掘文化资源,力争把中国近代工业文化传播出去、弘扬光大。

从2004年政府提出利用这片遗存发展文化产业的构想,到规划建设国家矿山公园,再到公园揭碑、开园、正式开放,一共历时5年。5年间,我们经历了不少困难,建设刚起步时有企业职工觉得开滦就是产煤的,建设公园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是政府的事,和企业无关;还有人认为,企业资金紧张,花这些“冤枉钱”干什么?不如买几套现代化采煤设备。集团领导听到各种意见后,认为职工考虑的是现实问题,但也是短期问题,矿山公园建成后不仅能促进产业转型,带来可观收入,还能传承工业文化,社会效应难以估量。于是,一场场关于“文化产业促进企业转型发展”的讨论会组织起来了,大家反复讨论、分析利弊,后来反对声小了,建公园的共识逐步达成,筹建工作也进入快车道。

在建设公园的同时,我们还通过多种渠道联系开滦历史上的名人后代,包括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周学熙,曾主持设计制造中国第一台蒸汽机车、修筑中国第一条准轨铁路的英国人克劳德·威廉·金达等名人的后辈都先后加入了征集文物的队伍,征集到包括开平矿务局老股票、羊皮蒙面大账本、开平矿权骗占案跨国诉讼笔录等在内的上万件珍品。

如果系统地看开滦工业遗存的开发,实质是一个由点到面、由工业旅游到红色旅游的发展过程。几年来,公园里陆续建成了第一佳矿1878、电力纪元1906、井下探秘游等分馆,初步形成了“一园六馆”工业博物馆群落。工人运动与建党史、新中国建设发展史、艰苦创业史等红色资源也被开发出来,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宝贵遗产。

如今,公园每年组织专题临展,比如今年组织的以抗美援朝为主题的“军威·民魂”展览,吸引了众多游客;这里还成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首批红色经典景区,为成千上万名游客讲述那段跌宕起伏的历史。

【一线讲述】

聚人气、冒热气,创意街区这样建

讲述人:天津棉三创意企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 陈 强

在天津海河东路国泰桥南侧,有一片民国建筑群,当地人称它为“棉三”,这就是天津第三棉纺厂旧址,也是我所工作的地方——棉3创意街区。

棉3创意街区的源头,要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的天津裕大纱厂和宝成纱厂。当时纺织工业发达,这些民族企业的存在就是集中写照。1925年至1936年,两家纱厂逐步合并,之后更名为天津市第三棉纺织厂,2007年整体搬迁。2013年以前,这里一直处于废弃待开发状态。

着手开发前,设计团队成员们一直在思考,如何将历史遗产与时代发展诉求结合起来?经过几轮头脑风暴以及外出考察,我们最终决定以“修旧如旧”的方式保留、修缮那些工业厂房和德式建筑。然后在不破坏原有建筑结构、风貌的基础上增添现代元素,将古朴与现代、传承与创新有机融合。几年后,一个既彰显工业遗产历史肌理、又体现时尚街区现代活力的创意产业集群诞生了。

在改造、修缮老建筑的过程中,由于厂房体量和建造年代的原因,给施工方带来了不少技术难题,也积累了不少修建经验。比如说,原有建筑大多为砖混结构,为了保留其特色构造,我们采取了清洗外墙、抽茧休整、加固扶壁柱等方式进行保护提升,对于一些局部坍塌的建筑进行加固修缮、局部加建、修复补缺,使其与原有建筑形成整体,相得益彰。

整体规划、建设完成后,我们成功引进了约70家商户,老厂房终于散发出时代气息。中西餐厅、茶馆、咖啡厅、潮玩店、复古服装店、艺术画廊等进驻,这里很快成了天津潮流文化的一个集聚地。除此之外,老厂房的空间还被继续盘活利用,天津当代公共艺术计划、复古市集、全国滑板联赛等各种活动秀成了这里的“常客”,累计吸引近百万人次参加。

昔日老厂房,今日新气象。走在棉3创意街区,工业遗址的斑驳锈迹与艺术时尚的斑斓色彩交相辉映,吸引更多创业灵感在此碰撞闪现。

(项目团队:光明日报记者 李晓、耿建扩、陈元秋、颜维琦、周仕兴、陈建强、刘茜、王斯敏 光明日报通讯员 常云亮、李斌

[ 责编:陈畅 ]

(责任编辑:王治强 HF013)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合作供稿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