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第五届中美文化产业峰会在澳门美狮美高梅隆重举行。本届峰会活动主题为“大变局下,中美电影的未来”,十余位中美著名影视学者、制片人和影评人围绕着“后疫情时代世界电影的未来发展趋势”“中美关系大局下中美影视合作的机遇和挑战”“后疫情时代中国电影(600977,股吧)市场对世界电影的影响”三大议题,通过澳门主会场和网上连线的方式同步对话,纵论中美电影未来。
第五届中美文化产业峰会由GTMG、美国中美文化产业峰会协会和澳涞坞制片人协会共同主办,莲花卫视、澳门日报、美高梅协办,澳涞坞集团和美国联讯集团承办。参加此次峰会的中美嘉宾包括:澳涞坞集团主席华鼎奖创始人王海歌、中国电影海外推广公司董事长杨步亭,完美世界(002624,股吧)影视董事长兼CEO 廉洁,南加大政治和国际关系教授 Stanley Rosen,奥斯卡制片人Andre Morgan,著名导演胡雪桦,《血战钢锯岭》制片人BILL Mechanic,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中国研究中心院长、教授白睿文(Michael Berry),美国电影协会大中华区总裁冯伟,旅居自由学者周铁冬,博纳影业集团董事长、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于冬,春秋影业创始人吕建民,著名影评人、澳涞坞影评人协会会长周黎明,好莱坞著名制片人大卫·乌丝兰,好莱坞制片人威廉·蒙代尔等。
好莱坞大片在中国影响减弱,中美电影合作是必然趋势
本次峰会第一场论坛的议题是“后疫情时代世界电影的未来发展趋势”。美国南加大政治和国际关系教授Stanley Rosen认为,新冠疫情严重影响了全球电影市场,在美国,随着疫情的不断恶化,传统的电影不那么受欢迎了,人们的观影习惯逐渐改变。疫情过后,好莱坞大片在中国的影响进一步减弱。其实,从2017年这一变化就开始出现了,因为疫情的影响,好莱坞大片在中国的影响不断下降,但是中国电影的影响不断在中国市场增强。
不过,Stanley Rosen教授认为,中国电影总体在海外市场表现并不好,有史以来在全球票房最成功的100部电影,只有一部《战狼2》来自中国,剩下都是好莱坞大片。美国拍的中国主题的动画电影,影响比中国本土制造的影片更好。
中国电影海外推广公司董事长杨步亭主要从三个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第一,电影从一开始就是艺术和技术的结合,没有技术就没有电影;第二,新冠疫情加速了电影营销和发行模式的改变,流媒体看电影已经成为主流。值得到电影院去看的是大片,其他的电影可以用流媒体去看了,因此就给拍电影的人提出要求,你不用花那么多钱去拍一个不值得到电影院看的电影,如果你决定进入网络电影,就可以适当节约成本;第三,中国和美国的电影合作是必然趋势。无论从技术实力、发行渠道和电影市场来看,中美电影合作都是挡不住的。
奥斯卡制片人Andre Morgan表示,中国的电影业是很健康的一个行业,虽然是有新冠的影响,但是相对来说也是比较健康的。中国的市场也是美国电影非常重要的市场之一,实际上中国的市场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和进步。
完美世界影视董事长兼CEO廉洁认为,疫情促使流媒体的话语权和吸引力都在快速提升,今年上半年,奈飞新增用户量已经和2019年全年新增用户量持平,全年新增用户量有望达到5000万。传统电影公司未来何去何从?第一,可能会选择自建自己的线上渠道;第二就是要加速跟网络的接触,线上线下同步播放上映;第三,可能会出现大家抱团取暖,包括兼并收购等。
著名导演胡雪桦表示,电影实际上概念已经从过去的大电影变成了小电影、中电影和大电影,它是通过各种媒介,包括手机、平板电视、电脑、网络平台、电影院形成的,这是一个新的平行线,“无论世界怎么变化,人类的沟通是为了传递情感,传递信息,就是我们一定要把故事说好,这个故事不是简单的讲好中国的故事或美国的故事,我们讲的是人类共通的故事。中国故事要走出去,一定要明白这一点”。
白睿文:中美文化交流不平衡,两国需加强理解沟通
第二场论坛的议题是“中美关系大局下中美影视合作的机遇和挑战”。美国电影协会大中华区总裁冯伟同样谈到了流媒体公司对传统电影公司的巨大冲击,但是他认为其中也存在巨大机遇,因为像奈飞、迪士尼plus等各大流媒体平台,对内容都有巨大的需求,这个需求对整个内容产业带来了巨大机遇,促使传统影视公司生产不同体裁的优质内容。比如爱奇艺推出的《迷雾剧场》,有着美剧烙印的制作形态,对国内的网剧起到非常好的作用。
《血战钢锯岭》制片人BILL Mechanic认为,流媒体对传统电影的影响可能会有点过度夸大,“实际上只靠流媒体的电影播放,要想极大的提高收入也是很难的。我们可以看到在传统的电影行业,票房是很大的一个量,有的电影达到28亿美元的票房”。现在流媒体确实有优势,但它可能也会受到一些市场推广预算方面的限制,都有利弊,“我不觉得传统的院线会完全消失”。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中国研究中心院长、教授白睿文(Michael Berry)表示,美国学生对鲁迅等中国历史文化名人不了解,而中国学生对林肯等美国历史文化名人很熟悉,“美国的制片人如果要为中国观众创造电影,但不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这怎么行呢?我觉得中美文化交流不平衡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白睿文认为,“中国对疫情控制非常好,中国很快可以复工,院线也可以恢复。短期来看,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电影行业的发展是健康的”,“如何能够更好地帮助中美两国人民之间加强理解和沟通,我觉得这才是未来中美合拍片发展的一个方向”。
旅居自由学者周铁冬认为,疫情形势好转之后,全球电影市场必定将迎来内容井喷,所以还是内容为王,无论是否合拍,就看电影人是否有所准备。
通过电影讲好中国故事需要技巧,于冬:吸纳国际人才
第三场论坛的议题是“后疫情时代中国电影市场对世界电影的影响”。好莱坞著名制片人、《蝙蝠侠》制片人大卫·乌丝兰表示:“如今我们要创造下一部好的电影、电视剧,会参考中国这边的情况,会从这边取得一些灵感。我们希望能够创造一些好的内容,能够吸引中国的观众,在决策的过程中也会考虑到中国市场。”
他相信中美两国之间会有持续的合作,但是这个道路并不是很平坦,做起来不是一帆风顺,但是“我们都很关注中美影视业的合作关系,尤其是在娱乐行业的合作,我相信我们可以一起合作,创造更多的机会,让中美的粉丝都可以享受更好的内容和电影”。
好莱坞著名制片人威廉·蒙代尔表示,中国两国电影人要寻找共识,求同存异,“让这种差异给我们带来益处,尤其是在后疫情时代。中国的影片可以扮演非常关键的角色”。他认为:“我们不能仅仅去呈现不太接地气的英雄形象,每个人都是普通人,世界也想要聆听中国的故事,中国要抓住这个机会讲好中国的故事。中国需要通过电影讲好中国故事的技巧,告诉世界中国的故事,过去30多年,这个国家是如何发生巨大变化,要从普通的民众视角来讲述。”
春秋影业创始人吕建民认为,中美电影在如今的中美关系下应该更加团结,“希望当下的中美关系不会让我们之间的合作变得艰难。中美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美电影也是这样,希望我们能继续在很好的范围内去做电影本身”。
博纳影业集团董事长、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于冬表示,疫情后,世界电影的格局也会发生改变,中国电影应该充分利用好全球的优秀人才资源为中国电影的发展共同打造新的主流电影。很多国际人才都希望能够跟中国的影视公司合作,也希望能到中国来拍片,这是一个能够让中国电影出海的重要途径,吸纳人才,让中国的影视产品按照全球化的布局和产业发展的思路,“我们坚持用15年的时间努力奋斗,为建设文化强国共同努力”。
著名影评人、澳涞坞影评人协会会长周黎明在发言中分析了中国内地电影市场在复工后的出色表现和呈现出的新变化,认为“疫情以后,大量中小影片受到挤压,包括非常优秀的作品。这些作品在往年凭借它的口碑是可以慢慢顶上去的,今年可能观众不给这些作品机会”。此外,他还谈到了中美两国流媒体的差异,认为“中国的流媒体跟美国的流媒体,受众的定位是非常不同的”。
王海歌、于冬、郭宝昌、陈宝国、高满堂、马元、董萌、吕建民、廉洁、郭江喜、康洪雷、杨步亭、谭飞、吴在权、张涵予、董晨、梁振华、杜伟、吕薇、吴宛馨、李灏哲、范明、赵子琪、栗坤、赵保乐、李小冉、魏君子、胡建礼、叶航、韩浩月、曾念群、梅雪风、朱玉卿、王心妤、刘燕铭、马珂、陈彤、王之理、王宛平、苏蓬、高璇、任宝茹、赵琪、潘依然、李洲、陶慧敏、吴玉芳、李自松、冯伟、姜伟、倪大红、张光北、陈炜、姚晓峰、田海蓉、李星文、周旋、孙维民、苏丽、刘新、缪婷茹、于晓光、于济玮、李木子、启星、高伟光、尉迟辅航、王丽坤、刘奕君、温碧霞、尹正、佟瑞欣、余舒琪、毛晓彤、李泽锋、涂松岩、秦昊、刘琳、胡可、徐绍瑛、刘海波、蔡安安、胡家宝等众多影视文化媒体名人明星出席了此次中美文化峰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合作供稿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