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不能够提供人真正想要的东西,但是只有人类对经济做出正确选择的时候才能得到真正想要的东西,市场同时也会提供一些错误的选择。[详细]
全球碳收入支出方面应有适度的多边管理机构,使得跨国界的碳排放或者有争议的碳排放能够通过多边治理机构和其所建立的机制来加以解决。[详细]
科技创新在国家发展中的战略支撑作用越来越凸显,能否做到科技自立自强,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关系一个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详细]
北京的专家到达武汉,与当地的专家进行讨论,达成最后的一致意见,前后不到12个小时,但争论是激烈的,分歧是巨大的。[详细]
中国可以吸引更多外国机构投资者到国内来买证券、股票和债券。对外从出口冰箱变成出口股票。对国内居民投资而言,从买房子变为买股票。[详细]
产业政策不能限制竞争,一定要有退出机制,在一开始设计的时候就要考虑过一段时间是要退出的,它保护不是特定的人。[详细]
面对这样一个新形势的战略转型,不要把双循环理解为自力更生,更不要曲解为闭关锁国,而是在发展中,在开放环境下的一个双循环,是应对国际环境变化的一个战略的转型措施。[详细]
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形成了强有力的倒逼机制,将给全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带来巨大的转变。[详细]
未来五年是推动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十四五”期间副中心城市框架将全面成型。[详细]
随着核心区控规和副中心控规加快实施,首都副中心各类优质资源必将加速集聚,副中心必将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也必将成为首都高质量发展的政策高地、投资福地和战略要地。[详细]
“财经年会2021:预测与战略”于11月25日-27日在北京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出席并演讲。谈及全球经济发展,李扬直言,自己持悲观态度。“很...
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发对全球经济和国际格局带来巨大冲击。当前国内疫情整体得到 控制,经济逐渐回暖,但国外疫情依然肆虐,经济复苏任重而道远。中美博弈进一步复杂化, 从贸易摩擦全面延伸到金融、科技领域,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严重挑战。各国新一轮货币 宽松浪潮愈演愈烈,地区动荡与冲突时有发生,给新一年全球政经走向带来了更多不确定性。
“十四五”是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决胜时段,既要顾及当下,更要谋划长远。“双循 环”作为经济发展的趋势,不仅是为了应对国际局势动荡和经贸格局调整,也是中国经济发 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之举。
未来,如何筹划更深层次的改革、更高水平的开放,化解体制机 制的梗阻点,进一步释放发展动力,加快形成内循环为主体、双向循环互动的良性格局;如 何协调财政货币政策,激发资本市场活力,让金融真正落实为实体经济服务;如何抓住新一 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生命健康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解决关键技术领域的掣肘问题,真正实现创新驱动增长和引领发展,需要政府与市场的共同 努力。
2020年11月,《财经》年会将再度汇聚国内外政商学界精英,深入分析全球热点,全 面展望2021年全球及中国经济、政治、社会、科技新趋势,共同寻求变局时代中国与全球 发展新动力。
关注更多资讯请下载 和讯财经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