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业如何破解“卡脖子”难题——访中国农科院副院长万建民

2021-01-30 15:54:08 和讯  光明网

  

【权威访谈】

种业如何破解“卡脖子”难题

——访中国农科院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万建民

光明日报记者 李慧

种业是农业的“芯片”,是确保“中国人的饭碗主要装中国粮”的基石。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列为经济工作八大重点之一,提出“要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立志打一场种业翻身仗”。

“十三五”以来,我国种业特别是主粮作物育种取得了哪些成就?还存在哪些“卡脖子”难题?如何打好种业翻身仗?记者就这些热点问题专访了中国农科院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万建民。

我国农业生产用种安全总体有保障

记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解决好种子问题。目前,我国农业生产用种安全总体形势如何?有哪些风险?

万建民: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位推动种业发展,在一系列促进现代种业发展的政策部署和项目支撑下,种业创新取得显著成效。目前我国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在96%以上,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过95%,其中,水稻、小麦两大口粮作物品种已实现完全自给,良种对粮食增产贡献率已超过45%,为我国粮食连年丰收和重要农产品(000061,股吧)稳产保供提供了关键支撑。

目前,涉外资种子企业占我国种子市场销售总额的3%左右。农作物种子年进口量约占国内用种总量0.1%。总体上,我国农业生产用种安全是有保障的,风险是可控的。同时也要看到,我国种业自主创新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有些品种单产水平还有较大提升空间,核心技术原创不足、商业化育种体系不健全,这些都是制约种业发展的一些“卡脖子”问题。

水稻育种企业主体地位更加突出

记者:在主要粮食作物方面,中国水稻育种居世界前列。“十三五”时期,中国水稻种业呈现哪些特征?

万建民:“十三五”期间,我国水稻品种审定数量快速增加,品种类型不断丰富,新品种保护数量大幅增加,制种水平稳步提高,制种结构不断优化。5年间,国家和省级水稻品种区试、绿色通道试验、联合体试验并行发展,参试渠道多元、品种类型多样,审定品种数量快速增加。2020年,通过国家审定水稻品种数量为574个,比2015年增加521个。

水稻是第一批被列入植物新品种保护名录的植物种属之一。2019年,水稻新品种保护申请量、授权量分别为1312件、425件,是2015年的2.7倍和1.1倍,特别是2018年、2019年,新品种保护申请量爆发式增长。从授权类型看,2019年企业、科研单位授权量分别为212件和192件,企业申请量比2015年提高了20.8个百分点,企业育种主体地位更加突出。

记者:水稻育种还有哪些瓶颈制约?

万建民:我国水稻育种在功能基因组及杂交水稻等研究领域已经取得多项世界领先成果,但在种质资源挖掘利用、现代育种技术应用以及加大优质品种的选育推广等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距离。同时,我国国内水稻种业市值高,但国际市场竞争力不强。目前,我国生产上应用的水稻品种全部为国产自育。若按每公斤杂交稻种子70元、常规稻12元测算,水稻种业市场规模可达300亿元。世界杂交水稻发展潜力较大,杂交稻种子出口潜力较大。

但是,我国水稻机械化制种水平仍然偏低,制种成本较高,种子出口规模不大;杂交水稻在国外推广速度缓慢,且一般需要进行本土化改造。

水稻育种支撑“产量”“质量”双提升

记者:您近期正在推进的育种工作,对解决种源“卡脖子”问题有何意义?

万建民:我在过去近40年里,一直从事水稻优异基因挖掘和分子育种研究工作,主要针对水稻籼粳交杂种优势利用的育性差、结实率低、植株偏高等问题,和生产上条纹叶枯病及水稻褐飞虱虫害,从资源的广泛筛选入手,发掘新基因,开发分子标记,开展分子育种,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和进展,克隆水稻重要新基因50多个,培育新品种20多个,其中4个品种被确认为超级稻品种,“协优107”在云南省永胜县亩产达1287公斤。

近年来,我们在不断提升产量潜力改良的同时,也特别关注营养健康。我们最近育成的优质软米新品种“宁香粳9号”米质优、适口性好、香味浓郁,在第三届全国优质稻品种食味品质鉴评活动中获得优质粳稻金奖;育成的新型低谷蛋白水稻品种做出的米饭,不仅可吸收蛋白显著降低,且被食用后升糖指数低,特别适合有慢性肾脏病、糖尿病人群。

“十三五”期间,在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的大力支持下,我负责了国家水稻良种联合攻关组的工作,并取得一系列重要进展,进一步强化了我国水稻种子科技基础。进入新阶段,要持续推进种业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就要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集中资源,集中力量,联合攻关,掌握发展主动权,为守住守好农业这个战略后院筑牢种业根基。

集中攻关破解“卡脖子”难题

记者:如何解决种业“卡脖子”问题,提高我国种业竞争力?

万建民:解决好种业“卡脖子”问题,关键要解决好资源保护利用、自主创新、完善体系、做优环境等方面的问题。

一要保护和利用好种质资源。这是种子的基础和源头。要加快资源普查和抢救性收集,推动资源登记和交流共享,强化规模化精准鉴定评价,创新开发利用机制,做到应保尽保、有序开发。

二要强化自主创新。这是实现种业自立自强的关键。要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挖掘真正有用的基因,创制有突破性的种质,在育种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和重大品种培育方面取得突破,实现我国种业科技自立自强。

三要扶持企业做大做强做优。这是提升种业竞争力的根本。要突出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建立规模化商业化研发平台和创新联合体,推动资源、人才、资本向企业聚集,扶持优势企业发展,推动提升资源利用、基因挖掘、品种研发、产品开发、产业化应用的全链条组织体系现代化水平,实现好品种和好种子的持续产出。

四要强化知识产权保护。这是促进种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保障。要健全种业知识产权保护的法治环境,严厉打击侵权行为,为创新营造良好环境。

记者:要打赢种业翻身仗,种业创新应从哪些方面发力?

万建民:打赢种业翻身仗,确保中国碗主要装中国粮,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重点是抓好种质资源库和种业基地建设,要加快技术创新,重点是强优势、补短板、破卡点,抓好龙头企业和营商环境。

要突出抓好种业创新,坚持把科技自立自强摆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突出位置,集中资源、集中力量、集中攻关、集中突破,主要应从4个方面发力:要尽快启动实施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着力破除瓶颈卡点,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突破性成果;要加快推动农业生物育种重大项目实施,开展主要粮食作物、特色作物和畜禽水产育种联合攻关,加快培育高产高效、绿色优质、节水节粮、宜机宜饲、专用特用新品种;要健全商业化育种体系,推进科企合作,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做强做优做大产业主体;要强化育种遗传基础、分子育种技术等前沿性公益性研究,坚持尊重科学、严格监管,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

《光明日报》( 2021年01月30日 03版)

[ 责编:孙满桃 ]

(责任编辑:刘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合作供稿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