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变林业“独唱”为多方“合唱”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王金虎
群崮环绕,侧柏遍野,迎着凛冽的寒风,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岱崮镇马子石沟村林长闫士照摸着身前的树枝:“以前,村里的山全都是光秃秃的青石。在三伏天,毒辣辣的日头烘烤着,山头上面都能烙大饼,连巴掌大的一块树荫地都难找到。过去,这里年年种树不见树,病根就是有人种树没人管护。”
蒙阴县荒山坡度大,大多为裸岩山,绿化难度大、成本高。去年以来,蒙阴积极推行林长制,闫士照成为全县980名林长中的一员。“在石头疙瘩上种树,没有愚公移山的精神根本不行。”闫士照带领党员群众挑水上山,挖石填土,植树造林,硬生生在青石板上种下了12万棵柏树苗。到目前为止,闫士照带领乡亲们在2600多亩的荒山上栽植侧柏40余万棵。
蒙阴县按照县乡村“分级负责”的原则,建立了一支有凝聚力、有情怀的林长队伍。所有乡镇都设立了独立的镇级林长制办公室,责任区域覆盖所有乡镇、村居、公益林区。同时,蒙阴县还建立林长制联席会议制度,24个县直部门成为联席会议成员单位,95个县直部门成为林长制责任单位,规划了增绿、护绿、营绿三项任务,建立了纵到底、横到边的工作推进体系。
为了解决荒山绿化难题,蒙阴县实行林长包荒山绿化机制,每年绿化一座山、一条梁,每名县级林长负责绿化200亩左右的重点荒山。蒙阴县把造林绿化经费纳入县财政预算,整合涉农资金,优先保障造林绿化。2019年列支600万元造林绿化专项资金,按照每亩600元标准补贴。2020年标准由每亩600元提高到了1000元,2020年用于林长制工作的资金已经超过1000万元。2019年以来,全县新造林4.6万亩、抚育森林3万亩。
临沂全市以林长制为抓手,持续深化林长制配套改革,催生了一批规模大、带动力强的林业综合体项目,让更多贫困群众靠林业脱贫致富。目前,临沂市撬动社会资金投入30多亿元,年林业产值达1400亿元,完成经济林帮扶面积4.13万亩,帮扶贫困人口1.5万人,提供生态岗位408个。
“自打吃上‘生态饭’,村民们最珍贵的东西就是村里的山山水水,谁要想破坏一草一木大家伙儿都不答应。”蒙阴县垛庄镇椿树沟村农家乐经营户刘英启说。
“到‘十四五’中期,完成所有荒山绿化任务,放大林业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做好‘生态+’‘林业+’文章,培育一批林业龙头企业、林业专业合作社。”担任县级总林长的蒙阴县委书记王丽云说。
2018年,山东省在日照市、临沂市和淄博市博山区试点推行林长制改革。2019年,山东省全面建立省市县乡村五级林长制体系,设各级林长110369名,初步形成了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保障有力的保护管理新机制。林长制改革连续3年写入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列入省委常委会年度工作要点,各市积极建立市级林长制会议、信息、督办、考核评价等工作制度。省级林长带头到责任区域巡查调研,现场解决问题,推动泰山、蒙山、崂山、昆嵛山4个重要生态区域率先完成区域划界,落实管护责任。各级林长在造林绿化、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控等方面靠前指挥。
山东省将全省森林资源全部纳入林长制管护网格,省市县分级确定重点区域,省级层面形成工作合力,变林业部门“独唱”为多部门“合唱”,体制内外森林等自然资源保护发展的力量得到凝聚,林业事业发展的制度机制不断优化,林业事业发展的路径通道正在拓宽,有力增进了人民群众的生态福祉。
海南万名林长海岛守绿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潘世鹏
4000多亩管护范围、每月22天巡护、每次巡山至少十多公里……这是海南省各个自然保护区护林员、林长们的生活写照。他们当中,有许多人曾是“伐木工”,海南省吊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喜管护站副站长王勇就是其中一位。
1978年,王勇跟着父亲在当地林场干起伐木的活,一干就是20年。那时,全国上下对生态保护还没有较为全面的认知,森林覆盖率极高的海南一度成为“伐木工厂”,成片的树木遭乱砍滥伐。
2004年,王勇正式开始从事护林工作,从“砍伐者”转变为“守护者”。“砍了20年的树,我要用我的余生来‘还债’,用生命来守护这片林地。”王勇说。
海南省森林资源丰富,也是全国唯一的热带岛屿省份,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近年来,海南省林业建设取得了较大发展,森林覆盖率不断增加。为有效做好全省的森林绿化工作,海南省持续抓好“绿化宝岛”造林绿化工作,同时探索实行林长制、山长制、警长制来保护林业资源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记者从海南省林业局获悉,为全力做好林长制工作,海南省从去年起在全省推行实施林长制并逐步建立相关制度,建立多级林长制体系,落实责任保护好全省森林生态。
“森林资源有人看管了,大山有了‘守护神’,这对海南自贸港建设背景下的生态资源保护有着巨大现实意义。”五指山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市自推行林长制以来,实现了“林长治”。
“全面推行林长制是大事也是好事,特别对五指山这个生态核心区来讲,我们一定要走在前面做出彩来。”五指山市委书记宋少华说。
全面推行林长制工作已在海南省各市县全面展开。海南省将建立多级林长制体系,实行党政主要负责人双林长制;将建立林长制信息发布平台,通过各类媒体向社会公布各级林长名单,在森林分布区显著位置竖立林长公示牌,接受社会监督。林长制实施范围为全省18个市县(不含三沙市)和洋浦经济开发区,责任区域为《海南省总体规划(空间类2015—2030)》划定的规划林地范围和非规划林地上的森林。到2025年,海南省将进一步完善林长制相关制度,构建权责明确、保障有力、监管严格、运行高效的森林资源保护发展机制。扎实有效的林长制工作守护着海南岛上的绿色生态资源,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绿色动能。
重庆护好青山筑牢屏障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吴陆牧
自从2019年被任命为村里的“林长”后,钟纯杰几乎每天都要步行10多公里山路进行巡山。37岁的钟纯杰是重庆市北碚区澄江镇北泉村的村委会主任,他负责管护的4.1平方公里林区就处在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
山高林密,巡山的路不好走。记者跟随着钟纯杰的脚步一路走,一路看,不知不觉就翻越了山头。从小在这里长大,钟纯杰对这片山林充满感情:“看到这几年山里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就觉得干这份工作,值!”前些日子,为了防止有人偷挖竹笋,钟纯杰和村里的8名网格护林员在山上搭起帐篷,连续值守四天三夜。
在北碚区,像钟纯杰这样的村级林长有100多人,他们每天穿梭在山林里,时刻关注着林区动态,守护着山林安全。北碚区林业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当地林长制试点工作责任区范围约349平方公里,占北碚总面积约46%,涵盖15个镇(街)80个村。以林长制为依托,北碚区健全组织体系,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面覆盖”的工作格局,确保山有人管,事有人做,责有人担。
重庆市从2019年7月启动林长制试点以来,通过“顶层设计+基层探索”相结合,建立起了林长制责任体系、生态建设发展机制、生态破坏问题发现机制、突出问题整治机制、工作考核评价机制和发展规划引领的“5+1”治理机制,试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地处长江上游和三峡库区腹心地带的重庆市,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最后一道关口。“实施林长制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护好巍巍青山,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为重庆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保驾护航。”重庆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开展林长制试点以来,15个试点区县全面搭建市、区县、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林长指挥体系,落实各级林长4885人,统筹开展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
依托林长制,重庆启动实施国土绿化提升行动,开展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国家储备林等重点工程,还积极探索“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石柱县、巫山县、綦江区、北碚区探索非国有林生态赎买1.46万亩,交易金额2680.8万元,实现了生态得保护、林农得收益。江北区、九龙坡区、南岸区与酉阳县、城口县、石柱县签订横向生态补偿协议,成交19.2万亩森林面积指标,交易金额4.8亿元,推动生态保护成本共担、生态效益共享,促进了山林资源增值。
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智能化手段推进“智慧林长”建设,是重庆林长制改革一大创举。记者在重庆璧山区采访时了解到,当地针对巡护力量不足、监管不精准、调度指挥方式传统等问题,打造了数据标准化、感知立体化、管理高效化、服务智能化的“智慧林场”项目,并开发了“智慧林长”APP,将林长制工作的管护责任由线下制度管理升级为线上智能管理。这套“智慧林长”系统已经在重庆全市推广,注册使用该平台的护林人员有2万多人,林长们将真正实现“智慧巡山护林”。
广东让山林带来“绿富美”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郑 杨
一大清早,广东省韶关市翁源县坝子镇半溪村党支部书记张程彬便与村里的护林员装备整齐,骑上专用的摩托车,沿着山路驶入峰峦叠嶂、清泉跳跃的广袤林海。2019年,翁源县被选定为广东省林长制4个试点县之一,而张程彬所在的半溪村被选为村级林长制的试点村。自此,他身上多了一重“林长”的身份,将全村78000多亩山林的责任扛在肩上。
“我们村干部和护林员的姓名、电话都清清楚楚写在山路边的公示牌上。”张程彬告诉记者,全村林地被分为5个辖区,由村级、村小组级两级林长带着护林员分片管理。森林里视频监控摄像头遍布,巡山时身上的电话不时会响起,有人在林地乱搭建养鸡场、有人砍树、有人携带火种……不管是巡山时发现问题,还是接到群众举报或监控平台通知,都要在第一时间赶往现场处置。
当“林长”一年多,张程彬为山村的变化高兴不已。“林长制的管控非常到位。乱占林地、乱砍滥伐的现象几乎消失了,森林火灾从未发生。我们村的森林覆盖率达到90%以上,生态明显更好了。”村支书和林长“一肩挑”,令张程彬将更多心思花在如何统筹绿色生态与乡村产业发展上。“养护好了森林,山里的水质显著提升。我们村以‘公司+农户+基地’模式,在林地山坑中养殖了数十万条对水质要求极高的中华鲟,同时大力发展花卉种植,贫困户入股后一年增加分红几千元,去年全村33户贫困户全部脱贫,村集体收入也增加了近10万元。好生态还引来了生态旅游大项目,珠三角一家企业在村里投资的温泉旅游项目现在已经动工,眼看着村子的发展越来越好。”
林长制在翁源县试点以来,2000多名各级林长像张程彬一样活跃在林业增绿增效第一线,推动翁源县走上了“山更青、权更活、民更富”的新路子。目前,翁源县有林地面积221.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3.3%,林下经济总产值达11.72亿元,以生态观光、休闲度假为重点的森林旅游业也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林长制的改革探索,切实为我们解决了森林管护‘最后一公里’的难题。”翁源县林业局局长甘仕明介绍,翁源县林业体系点多面广线长,以前仅靠林业部门管理,护林人员有限,管护效率低下。
如何通过改革啃下森林资源管护难的“硬骨头”?“林长制改革的核心,就是落实党政领导负责制。翁源县通过建立层级管理机制,实现了四级林长体系全覆盖。”甘仕明说。
广东省建设的两大平台——森林资源监测平台和林长制综合管理平台,为林长们提供了“智慧管护”的强大科技手段。两个平台的建设,使得森林资源“一张图”“一套数”的动态监测体系逐步完善。自2019年广东省选定翁源县、增城区、平远县和化州市作为林长制试点单位以来,4个试点地区已围绕林长制工作探索积累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宝贵经验。在这些创新探索的基础上,今年起,广东省将全面推行林长制,到年底基本建立起省、市、县、镇、村五级林长体系,实现“山有人管、树有人护、责有人担”,加快建设高质量“绿美广东”,构建粤港澳大湾区生态安全新格局。
(责任编辑:王炬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合作供稿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