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李志成:筑牢金融创新风险防范堤坝

2021-02-08 14:30:00 和讯名家 

作者|李志成「中国农业银行(601288,股吧)首席风险官」

文章|《中国金融》2021年第3期

创新是推动金融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近年来,中国金融业在金融支付、金融科技、金融产品、金融主体以及金融监管等方面持续创新,在供给侧丰富了服务内容,在需求侧满足了客户差异化的需要。但同时也引发了一些问题和风险。对此,金融机构要保持清醒的认知,合理把握创新与风险防控的关系,在坚守风险防控底线的基础上,不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金融创新的主要形式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正从资源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新的经济模式呼唤新的金融模式。小到金融支付工具创新,大到金融主体创新,再到金融监管创新,可以预见,未来金融创新将贯穿经济发展和金融产业的方方面面,成为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力量。

支付手段创新。支付结算是最基本的金融服务,也是最重要的金融基础设施。近年来,新的支付手段层出不穷,二维码支付、NFC支付、指纹支付、刷脸支付、声波支付、可穿戴移动支付等逐步应用于各种金融场景,切实改善了人民群众的支付体验。此外,部分国家的中央银行也正在研发数字货币,这将对现有支付手段产生颠覆式变革。

金融科技创新。近年来,金融机构积极借助金融科技推动数字化转型,运用生物识别、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创新业务模式,提升管理能力。例如,引入人脸识别、指纹识别等安全认证技术,保障客户资金和移动支付安全;将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应用于营销、授信、审批、预警、清收等信贷业务环节,提升信贷风险防控水平。

金融产品创新。近年来,传统金融产品不断改进,创新性金融产品陆续推出,客户服务广度和深度不断提升。例如,互联网公司借助资产证券化、与商业银行联合放贷等模式,持续做大线上贷款业务规模,扩大客户群体。传统银行业也积极创新,运用自身数据优势挖掘潜在客户,或依托产业链核心企业,创新产业链金融产品;或依托客户资金流水、纳税信息等,创新普惠金融产品。

金融主体创新。当前,金融市场参与主体呈现多元化趋势。互联网巨头进入金融领域,新技术与新思维不断冲击传统金融机构。新出现的直销银行,不设立线下实体网点,不设立过多内部层级,探索银行经营新模式。城商行、农商行等中小金融机构规模持续扩张,市场影响力愈发重要,逐步改变金融领域竞争格局。金融主体的日益丰富,弥补了传统金融的局限,使得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更加丰富和多元。

金融监管创新。伴随着金融行业的不断演化,金融监管与时俱进。一是监管体制改革有序推进,成立国家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强化宏观审慎监管和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持续完善现代金融监管体系。二是监管政策持续完善,《金融控股公司监督管理试行办法》《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等重要监管政策陆续出台,一些前期游走于灰色地带、边缘地带的机构和业务纳入监管范畴,走上了理性、规范的发展道路。三是监管技术不断升级,利用最新的科技工具服务于监管合规,以监管科技规范金融科技。

金融创新赋能信贷业务

金融创新有助于弥补金融服务“盲点”。传统信贷经营模式下,商业银行受信贷人员素质、数量和成本等的制约,偏重于服务大中型企业和有抵押客户,金融服务特别是普惠金融服务有弱点、盲点。近年来,按照中央“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金融科技战略部署与安全应用”的要求,商业银行积极开展金融科技创新,线上化信贷业务蓬勃发展。自动化、智能化的业务模式,有助于摆脱人力资源束缚,使“长尾”客户得到更多信贷服务,切实提升普惠金融覆盖面。例如,农业银行近年来着力打造“小微e贷”产品体系,积极发展“产业e贷”供应链金融。截至2020年9月末,农业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到9542亿元,比年初增长61%,新增小微有贷户48万户,贷款增速、客户增量均居同业前列,有效满足了不同场景、不同特点小微客户的融资需求。

金融创新有助于延伸信贷服务半径。传统信贷经营模式下,银行网点集中于闹市街头,农村地区、偏远地区的金融服务则相对匮乏。近年来,在数字经济的创新大潮中,银行对客户的服务不再依赖网点和柜台,信贷业务的数字化、线上化打破了时空界限,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能享受金融服务。例如,农业银行近年来创新推出“惠农e贷”产品,充分挖掘利用行内外各方面数据,探索前端移动数据采集、中端授信自动核定、后端掌银便捷送达、支持“7×24”服务的农户贷款数字化转型之路,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农民少跑腿”。截至2020年9月末,农业银行“惠农e贷”余额达3483亿元,切实扩展了农户服务半径。

金融创新有助于提升信贷管理能力。近年来,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商业银行持续积累客户资产、负债、消费、征信等各方面信息,并与政府部门、互联网公司、金融同业深度合作,在法律许可范围内实现数据共享。这些积累的数据,形成了全面、立体的“客户画像”,叠加大数据、人工智能分析技术的逐步推广,商业银行从几十甚至上百个角度的信息中捕捉风险信号,与传统风险管理手段互为补充,使得对客户的风险审视更加全面,切实提升了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能力。例如,农业银行积极强化双线管理、双基管理、三线一网格、科技案防等“四支利箭”;同时,坚持科技创新驱动,打造大数据风控平台,引入内部数据和多方外部数据,开发多维度、智能化的风控模型,着力强化信贷欺诈风险的监测和预警处理。传统手段与创新工具的聚合发力,不仅提高了管理效率,更提升了风险防控效果。

金融创新给信贷风险防控带来全新挑战

金融创新是一把“双刃剑”,好的创新可以提高金融服务的普惠性和覆盖面,不当创新则会增大风险的隐蔽性、传染性和破坏性。从历史看,许多金融危机都是由不当创新所引发,如2008年的美国次贷危机等。当前,我国宏观杠杆率仍处于较高水平,金融体系仍具有脆弱性,信贷风险防控任务依然艰巨,在解决好传统信用风险问题的同时,还要切实应对金融创新带来的全新挑战。

挑战一:金融创新容易越过“理性”的边界

部分金融创新引导客户非理性消费。任何金融活动,都必须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引下,符合特定的价值规则。然而,当前部分金融机构的金融产品设计不当,倡导过度负债、超前消费等享乐主义,以普惠金融之名,在未对客户偿债能力和债务负担全面评估的情况下,向实际收入不足、还款能力偏弱的群体过度放贷,导致了放款机构信贷风险的持续积累,也对借贷主体的生活、工作造成了负面影响。

部分金融创新潜藏非理性因素。当前,一些创新产品短期风险低、收益好,部分金融机构不断做大规模,甚至超出风险承担能力发展。但是,这些产品由于未经历完整的经济周期检验,潜藏较高的长期风险。还有部分金融机构,通过复杂的产品设计,自身不承担风险或承担较少风险,将风险转嫁给投资者和金融系统,导致系统性金融风险增加。

部分金融创新加剧信息垄断风险。从互联网行业的发展经验看,在数字化和线上化进程中,大型公司迅速增长,“头部效应”非常明显。掌握大量客户信息和数据的大型企业拥有市场主导地位,往往形成竞争壁垒,使得资源和权力集中于少数企业,形成市场垄断和“赢者通吃”,不利于市场公平竞争,不利于为客户提供更好的信贷服务。

挑战二:金融创新使部分风险有所加重

部分金融创新加重了“灰犀牛”风险。近年来,为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和推动淘汰落后产能,中央政府加强“僵尸企业”治理,限制向自身没有经营造血能力的企业投放贷款。但是,部分信贷资金假借金融创新,以信托融资、理财融资等各种形式和通道,绕道借给“僵尸企业”,推高融资成本,增加了系统性金融风险。此外,一些创新贷款产品的授信和准入高度依赖借款人的房产价值和住房贷款,进一步加重了金融与房地产之间的共振风险。

部分金融创新加重了期限错配风险。当前,一些金融创新增加了金融机构资产、负债的期限错配,不仅产生了流动性风险隐患,也增加了信用风险防范化解的难度。例如,一些理财融资产品,设计期限较短,但投资于长期项目,回报期限较长,导致资产与负债的期限错配,产品到期时无法通过项目收益现金流进行自偿,只能通过滚动发行等方式进行周转。投资者在购买此类产品时,并不了解产品底层的资产情况,也不掌握期限错配的具体信息,难以做出有效的风险判断。这些产品一旦出现周转或偿付困难,将引发流动性匮乏和兑付困难。

部分金融创新凸显了模型风险。传统信贷模式下,业务办理和风险防控采取“专家+模型”的方式,专家发挥决定性作用,模型发挥辅助性作用。商业银行通过压实管理责任,筑起风险防范“防火墙”,以信贷专家的主观性和灵活性,来应对风险的多样性和多变性。与传统模式相比,依赖数据和模型的新信贷业务模式面临新问题和新挑战,数据质量、模型方法、模型使用、模型管理、模型缺陷等模型风险问题,可能给商业银行带来不小的损失。

部分金融创新凸显了欺诈风险。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推出线上信用贷款,但由于技术局限和信息校验不足,给不法之徒提供了可乘之机。近期,公安机关查处了一起骗贷案件,涉案团伙通过控制空壳公司账号、粉饰公积金缴纳记录等手段,从多家银行获取贷款,造成超过10亿元的坏账。展望未来,传统信贷业务在数字化、线上化转型过程中,将会持续面临更高的欺诈风险,势必呈现“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持续角力态势。

挑战三:金融创新容易走向管理的边缘地带

部分金融创新复杂度过高。金融产品过于复杂,不利于投资者和监管方的理解,增加了信息壁垒,降低了透明性,掩盖了产品风险。前些年,基于传统信贷业务,衍生出信贷资产证券化、信托收益权(受益权)转让融资等一系列金融产品。其中,部分产品在多层嵌套、明股实债、分层设计等包装下,信用链条不断延长,权益责任不断分解,使得风险在哪里、风险有多大、风险由谁担这些基本问题变得模糊,大幅增加了信贷风险的防范难度。

部分金融创新增加了风险传染性。部分金融产品一头连接着信贷业务,一头连接着金融市场,使得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之间相互转化和相互传染,进一步增加了风险防范难度。这些异化的金融创新,改变了正常的金融风险分散和承担机制,使所有风险都以尾部风险的形式存在,隐蔽性增加,但聚合在一起就是系统性风险。

部分金融创新增加了法律风险。随着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信贷等金融服务加速线上化,虽然提高了服务的快捷性,但也存在客户身份核验、法律文本留存、司法取证等困难,在出现权益争端或清收处置时,易引发法律争议,降低处置效率。

正确处理金融创新与风险防控的关系

金融创新与风险防控不是对立关系,坚守底线是金融创新的基础和前提,坚决不能以放松风控要求作为金融创新的代价,无论传统业务还是金融创新,都要满足最基本的风险管理要求,都要正确处理金融创新与风险防控的关系。

正确处理安全与效率的关系。风险防控与金融创新的冲突与对立,实质上是要在安全与效率之间进行取舍和均衡。保证安全是追求效率的前提,安全是底线,创新必须坚持风险管理的底线要求。刘鹤副总经理曾强调,“做生意是要有本钱的,投资是要承担风险的”。对于金融这门“生意”而言,资本金就是本钱,就是用以承担和消化信贷风险的底线。巴塞尔委员会提出的银行资本管理要求,也是遵循这一底线要求。开展信贷业务一定要识别、计量风险的大小并保有足够的资本金,有多少资本就办多少业务、承担多少风险,不能逾越自身的资本充足水平和风险承担能力。

正确处理自我管理与监管监督的关系。第一,金融机构需要加强自我管理,不断加强自身风险防控的主动性。不能一切依赖监管,也不能把满足监管要求作为风险防控的最高标准和全部内容。第二,金融机构要继续坚持信贷风险防控的基本逻辑。金融创新并未改变信贷业务的实质和逻辑,充分了解客户、收益覆盖风险和保持风险管理的独立性,这些基本逻辑是在传统信贷业务领域积累的宝贵财富,对金融创新的风险防范也有重要意义。第三,金融机构要有针对性地强化创新风险管控,不得偏重短期利益而忽视长期风险。要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关于重大风险防控要求,妥善应对“灰犀牛”等重大风险和模型风险、欺诈风险等新挑战。要合理开展产品创新,避免产品的过度复杂化。

加强重大金融创新的金融伦理审查。金融伦理是指金融活动参与各方在金融交易中应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金融创新不能突破传统的金融伦理框架,不能倡导不正确的价值观,不能破坏正常的市场秩序和金融生态。金融创新不应鼓励过度消费和过度负债,必须与主流价值理念相契合。金融创新也不应混淆风险承担的责任主体,必须坚持风险共担的基本原则。要保证信贷决策者承担相应的风险责任。次贷危机的教训之一,就是信贷决策主体不承担实质性风险,信用风险由不了解底层资产的投资者承担,造成权利与责任不对等并由此引发道德风险。

提高系统性金融风险监测预警能力。第一,要建立不良资产严分类、快处置机制,切实保持资产质量稳定。2017年以来,农业银行资产质量持续改善,这主要得益于不良贷款“净表计划”的实施,实行严分类、快处置的管控策略。当前,银行业资产质量仍面临较大压力,风险处置的周期变长、外部性增大,商业银行有必要建立机制,增强风险反应和处置的快捷性,避免造成风险累积。第二,要持续提升资本充足水平,增强金融机构承担、消化风险和损失的能力。近些年来,包括农行在内的较多银行,不断提升内生资本的创造和储备能力,也积极运用各类资本工具充实资本金,资本充足水平持续提升。下一步,要继续加大资本补充力度,为系统性风险防控夯实资本基础。第三,要开展针对性压力测试,审慎判断金融创新可能带来的风险,未雨绸缪提高拨备水平和做好应急安排,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

为创新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不承担创新风险,就要承担守旧落后的后果。因此,对金融创新不能因噎废食,对创新失败以及创新可能引发的问题给予一定的容忍度,在避免盲目冒险和过于冒进的同时,合理认清并接受创新的不确定性大、失败率高的客观事实。在坚守风控底线的基础上,给创新保留足够的空间和耐心,按照“监管沙盒”的原则和模式,以创新推动提升信贷服务的普惠性和覆盖面,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效率。■

(责任编辑  植凤寅)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中国金融杂志。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张洋 HN080)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