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2万亿救助基金!加大疫情遇困企业扶助,新华联傅军这样说

2021-03-04 10:37:26 投资时报 

在国内疫情虽然得到控制但其影响尚未完全消除的“后疫情”时期,仍有大量的企业元气大伤、面临着生产经营困难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新华联(000620,股吧)集团董事局主席 傅军

《投资时报》记者 李浥尘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仍在扩散蔓延。我国疫情虽总体得到有效控制,但反弹风险依然存在。疫情对世界各国经济发展造成的影响和冲击是广泛的、巨大的。我国经济虽然正在率先逐步复苏,但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要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必须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特别是要高度重视和持续做好“后疫情”时代遇困企业的扶持救助工作。

《投资时报》记者了解到,针对于此,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新华联集团董事局主席傅军今年两会上,专门提交了《关于建议国家加大救助受疫情影响困难企业的提案》,就“后疫情”时期如何继续加大对遇困企业的扶持和救助,提出了五方面建议。

此外,他还提交了《关于加强乡村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的提案》、《关于建议国家延长男女性退休年龄的提案》、《关于建议国家应大力支持与鼓励科学技术创新的提案》等。

建议设立2万亿救助基金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一年多来,对我国4000多万家企业的生产经营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中国企业改革和发展研究会的跟踪调查显示,将近60%的企业认为疫情对企业的生产经营产生较大影响,造成企业经营困难。其中,一部分行业受到的冲击尤为严重,如文旅部抽样调查显示,2020年度国内旅游人数比上年同期减少30.22亿人次,下降52.1%;国内旅游收入比上年同期减少3.5万亿元,下降61.1%。

再如《中国餐饮产业发展报告(2020)》显示,2020年大批餐饮企业无法正常运营,第一季度餐饮业收入同比下降44.3%,2020年1—5月餐饮行业新增注销、吊销的企业超过15万家。

此外,受疫情影响带来的客流急剧下降,航空业也损失惨重且到目前还未触底。业内人士预测,国内航线业务还需一年半左右才能恢复至疫前水平,而国际航线业务则还需3—4年才能恢复至疫前水平。

疫情暴发后,为了保市场主体、促经济发展,党和国家以及各级地方政府出台了社保减免、金融支持、消费激励等大量的惠企政策措施,在帮助广大企业克服疫情影响,实现复工复产、复商复市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国内疫情虽然得到控制但其影响尚未完全消除的“后疫情”时期,仍有大量的企业元气大伤、面临着生产经营困难。

傅军在提案中指出,为了保护市场主体生存发展,促进经济全面复苏,建议国家和各地在“后疫情”时期继续加大对遇困企业的扶持和救助。他具体提出了五个方面的建议:

一是加大扶持救助政策的供给。分行业、分区域地开展专项调研,在坚持公平、普惠的同时,把受疫情影响最为严重的行业、地区作为重点,研究出台更多针对性的扶持政策措施。

二是提高扶持救助政策的靶向性。针对困难企业所主要面临的资金周转这一关键问题,给予灵活低成本的信贷支持;对因资金链断裂发生债务问题的企业,相关诉讼、执行案件暂缓执行。对于涉及面广、诉讼面多的企业指定集中司法管辖,避免发生踩踏。

三是创新扶持救助方式。对于面临困难的大中型民营企业,可新设或依托政府现有的产业基金等平台,通过企业混改等市场化、法制化方式予以扶持,变补贴救助为赋能激活。

四是国家设立2万亿元的救助基金。重点为基本面较好,有增长潜力的企业纾困。

五是适当延长扶持政策的实行期限。在全球疫情未得到完全控制的情况下,部分行业的复苏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因此,扶持政策的实行期限也应与行业复苏过程相匹配,帮助受困企业从疫情影响中走出来。

把传统村落继承好保护好开发好

最近公布的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求,加强村庄风貌引导,保护传统村落、传统民居和历史文化名村名镇,加大农村地区文化遗产遗迹保护力度。

传统村落特别是具有民族风格的传统村落是中华文明的鲜活载体,维系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寄托着中华儿女的乡愁,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近年来,我国出台加强传统村落保护的指导意见,加大传统村落保护力度,相关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然而,部分地方却出现了“强制人屋分离”“赶村民上楼”等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乱象,有的甚至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傅军在《关于加强乡村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的提案》中指出,事实上,不注重对传统村落保护的现象在全国多个地方的传统村落中都存在,特别是“人屋分离”的做法造成了多方面的问题:首先,“人屋分离”导致村落“空心化”,影响传统村落的文化传承;其次,“人屋分离”不利于传统村落的文旅开发;第三,“人屋分离”会降低村民的获得感。第四,“人屋分离”不利于传统村落的保护。

针对部分地方传统村落存在的“人屋分离”问题,傅军在提案中提出了三项改进建议。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做到“人不离屋”,把传统村落继承好、保护好、开发好。要统筹规划,科学管理,让村民回到村落,让村落回归村民,做到村人合一,实现共治共享。通过村民参与,保护好村落的传统选址、格局、风貌以及自然和田园景观等整体空间形态与环境,保护好村落中的文物古迹、历史建筑、传统民居等传统建筑,保护古路桥涵垣、古井塘树藤等历史环境要素,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与其相关的实物和场所,继承传统文化,焕发村落生机。

二是政府加大保障补贴力度,解决村民的后顾之忧。如充分考虑村民的生存需求、发展要求和公平诉求,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村民生活质量,让村民住得方便、住得舒心,切实得到传统村落保护的实惠;对于坚守古宅老屋的村民,应根据实际情况予以引导和帮扶,比如在商业经营、民宿建设、文旅产品方面提供指导,使其在村落开发中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

三是加强对村民的培训教育,提升他们的安全意识和保护能力。成立由专家学者、公务人员、地方文化学者等共同构成的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宣讲团,并建立起定期宣讲制度,为村民宣讲国家相关政策精神,实现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

建议抓住时机延长退休年龄

我国自2000年迈入老龄化社会以来,人口老龄化程度一直在不断加深。有关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5388万人,占到总人口的18.1%;“十四五”期末,我国将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规模将达到3亿人;到2050年,我国将有35%的人口超过60岁,成为世界上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人口老龄化的加速推进,将加大我国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压力,减弱人口红利,持续影响社会活力、创新动力(310328)和经济潜在增长率。

应对这一挑战,我国在加速出台新的生育激励政策和大力完善相关养老保险制度的同时,适时延长男女性退休年龄已变得刻不容缓。

目前,我国企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群众团体的职工退休年龄是按照男性年满60周岁,女性年满55周岁。这一退休年龄制度对于保证老年职工愉快度过晚年起到了积极作用,也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在傅军看来,由于国情的巨大变化,这一退休年龄制度已严重滞后于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主要表现为人均预期寿命延长,低龄老人利用率偏低;劳动年龄人口逐年减少,抚养比不断下降;养老保险基金运行压力大,收不抵支问题日趋严重等三个方面。因此,针对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和劳动力供给水平的下降,不少发达国家通过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延长退休年龄,已成为“世界潮流”。

傅军在提案中指出,“十四五”将是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最重要的“窗口期”,建议国家抓住时机从公务员开始,循序渐进地推及企事业单位职工,将退休年龄延长至男满63周岁、女满58周岁。

此外,《投资时报》记者同时注意到,傅军去年在天基低轨卫星通信网络建设、氢燃料电池汽车等领域均提出了相关建议,今年他继续在科学技术创新方面提交了提案,他建议国家采取一系列过硬措施,大力支持和鼓励科学技术创新,特别是加速推进核心技术和“卡脖子”技术的创新。

具体可以在六个方面着力:充分发挥科研院所和高校的重要作用;大力发挥国企、央企技术创新的带动和牵引作用;重视发挥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作用;持续加大国家财政对科技创新的投入;高度重视调动和保护核心技术人员研发攻关的积极性;在“十四五”期间确立100项重大技术攻关计划。

(责任编辑:王治强 HF013)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