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金诚同达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刘红宇:建议公共服务场所加速补齐线下老年服务渠道

2021-03-04 21:35:17 北京商报网 

北京商报讯(记者 蒋梦惟 杨卉)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今日开幕。在开幕前夕,北京商报记者采访了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金诚同达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刘红宇。刘红宇提出,目前部分公共场所还需加速补齐线下老年服务渠道。为弥合“数字鸿沟”,她建议可从助老、教老、适老三个层面做起。如在一些高频服务盲点增加服务讲解人员;强化老年大学、社区、社会组织的教育功能,帮助老年人使用智能产品;采取减免税收等政策鼓励企业生产适老化产品,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加强监管把关。

近期,如何弥合老年人“数字鸿沟”成为社会热议话题,相关部门也多次出台政策,帮助老年人融入智能圈。北京就于1月底起草了《北京市推进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行动方案》,希望通过打造九方面的友好环境,促进老年人融入智能社会。刘红宇也指出,目前一些公园、车站、医院等出行频率较高的公共服务场所在针对老年人的智能化服务上仍有较大提升空间。随着日常生活中数字技术、智能设备的使用率及覆盖率越来越高,利用智能手机在网上进行缴费、预约银行办理业务、医院挂号等已经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何让老年人也能充分享受新技术带来的便利,成为企业和社会共同的挑战。

就此,刘红宇建议从助老、适老、教老三方面来下功夫。助老方面,她提出,应在一些公共场所和服务大厅增加工作人员及志愿者,帮助和引导老年人使用智能设备和机器,培养良好的社会风气。此外,刘红宇还提出,由于老年人在接触智能产品时往往需要多次重复和记忆,需要一段培育时间,可发挥老年大学和社区、街道的作用,通过开办一些课程或活动来教会老年人使用新产品。

与此同时,随着老龄产品红利的不断外溢,越来越多的企业扎堆进入老年市场。一些适老化的产品和设计也先后面世。刘红宇表示,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多项奖励机制来鼓励企业加大适老化智能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如在税收等方面进行扶持或倾斜,来调动企业的积极性。

但与此同时,她也建议,政府部门和相关组织也须为行业设立准入门槛,加强对企业的筛选和监督,防止企业受红利吸引盲目进场,为“交作业”而让“鸡肋”产品出现。涉老企业则可加大创新技术的研发和投入力度,通过技术手段解决技术所带来的问题。企业在设计专门针对老年人的产品时,还需仔细考察老年人的消费心理,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像心理慰藉、沟通互动类的产品需求量就比较大,老年人也愿意为此买单。

值得一提的是,刘红宇也表示,随着一些破解“数字鸿沟”措施的相继落地,在一些老年人出行频率较高的场所已经出现了专为老年人服务的特殊窗口;北京商报记者还发现,今年春节前后,滴滴等网约车平台也陆续推出了专门针对老年人的“一键叫车”模式,一些餐饮企业还在计划推出专门的老年订餐平台,“数字鸿沟”正在加速弥合。

(责任编辑:李显杰 )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