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可进入证券时报“2021全国两会特别报道”专题)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国务院,向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2021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紧扣这一历史节点,描绘了发展蓝图,指明了路径,也勾勒出了宏观经济政策着力点。报告提出,要巩固恢复性增长基础,努力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速度质量“两手抓” 2021年增长6%以上
文丨江聃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十四五”时期,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各年度视情提出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具体到2021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
报告指出,经济增速是综合性指标,今年预期目标设定为6%以上,考虑了经济运行恢复情况,有利于引导各方面集中精力推进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经济增速、就业、物价等预期目标,体现了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的要求,与今后目标平稳衔接,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
市场分析认为,应该把今年6%以上的GDP增速目标放到整个经济目标体系中去理解。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表示,6%以上的经济增长底线目标背后,强调了对质量的看重,并引导社会资源和政策效应从宏观向微观的渗透和传导。相对于“易于完成”的增长目标,中国给出了更加严苛和高标准的就业目标、民生目标和普惠金融目标,显示出中国经济发展重心下沉的决心。
今年发展的其他主要预期目标包括: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进出口量稳质升,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安永大中华区政府及区域经济咨询服务合伙人于燕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从目标体系来看,经历了去年的新冠肺炎疫情考验之后仍然在今年强调了“六稳”“六保”工作。2021年目标中强调了就业,消费和能耗等指标,基本与疫前的提升水平保持一致,让更多老百姓(603883,股吧)分享经济发展成果。
红塔证券研究所所长、首席经济学家李奇霖也提出,“十四五”时期,相比于经济增长的数量,高层更关注的是经济增长的质量。不过这不是说数量指标不重要了,数量指标会长期保留。只是数量指标的作用肯定会被淡化,淡化的方式体现在不设过高的增长目标。
“对市场来讲,同样需要调整投资思路,即使布局顺周期也得从成长的角度去考虑,得找拥有规模优势、人均生产率不断提高、成本壁垒护城河越来越深或者需求刚性但供给确定性收缩的周期板块和标的。”李奇霖说。
从报告结构看,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与既往不同,除了增加“十三五”时期发展成就和“十四五”时期主要目标任务部分,在2021年重点工作任务中单列“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持续改善环境质量”的发展要求。其中提到,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实施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专项政策,设立碳减排支持工具。
安永大中华区金融服务与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服务合伙人李菁认为,2021年需要扎实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做好前期规划,稳步实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这其中,金融作为支持实体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源头活水”,可发挥重大作用。通过创新金融手段和扩大绿色金融工具的应用,例如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绿色基金、绿色信托、碳金融产品及其衍生品、ESG投资产品组合等,精准支持资本流向绿色低碳领域,促进碳减排、碳封存、清洁能源、清洁制造等低碳领域健康发展,进而实现中国碳中和目标。
财政政策注重“更可持续” 精准调控纾困市场主体
文丨贺觉渊
政府工作报告对积极的财政政策表述从“更加积极有为”转变为“提质增效、更可持续”,呈现出在总量上注重财政的可持续性,结构上聚焦重点领域精准调控。具体表现在今年下调财政赤字率与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不再发行抗疫特别国债的同时,加大中央对地方一般性转移支付力度,建立常态化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并扩大范围,实施新的结构性减税举措。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国家金融发展实验室副主任张明认为,与2020年相比,2021年财政政策总体上呈现边际收缩态势。财政政策的边际收紧就使得货币政策走向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
随着经济复苏,去年“更加积极有为”的抗疫特别国债不再发行,财政赤字率和专项债规模在今年皆有所下调,但下调幅度不大。财政赤字拟按3.2%左右安排,高于市场普遍预期的3%。拟安排的专项债规模为3.65万亿元,仅比去年减少1000亿元。
红塔证券研究所所长、首席经济学家李奇霖指出,3.2%的财政赤字率和3.65万亿专项债超出预期,主要是考虑到疫情并未完全消退,经济复苏还存在结构性不平衡问题。因此,政策要预留空间,不能过早、过快的退出。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因财政收入恢复性增长,财政支出总规模比去年增加,重点仍是加大对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的支持力度。报告提出,中央本级支出继续安排负增长,对地方一般性转移支付增长7.8%。建立常态化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并扩大范围,将2.8万亿元中央财政资金纳入直达机制、规模明显大于去年,为市县基层惠企利民提供更加及时有力的财力支持。
苏宁金融研究院宏观中心副主任陶金认为,经济复苏但财政支出重点支持方向仍然不变,继续开展财政政策提质增效的结构性调整,背后是当前经济复苏的结构性分化问题仍然存在。
李奇霖也表示,目前线下服务和消费还是没有恢复,而线下服务和消费行业里聚集了不少小微企业和就业人员,这部分的经济活动远未恢复到2019年同期水平,大致只有2019年的70%-80%。
针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等待需纾困的市场主体,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需要再帮一把”。报告提出,继续执行制度性减税政策,延长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优惠等部分阶段性政策执行期限。实施新的结构性减税举措,将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起征点从月销售额10万元提高到15万元。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年应纳税所得额不到100万元的部分,在现行优惠政策基础上,再减半征收所得税。
值得注意的是,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延续执行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75%政策,将制造业企业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到100%的税收举措,被多家制造业企业负责人视为重大利好政策。
重庆市伟岸测器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彭登表示,今年研发费扣除政策的持续加码,给公司攻克新技术增添了信心。2021年公司预计研发费用支出超过1600万元,由75%提高至100%后,相当于企业所得税可以税前多列支400万元的成本费用。
国务院研究室党组成员孙国君在解读《政府工作报告》时称,总体上来说,宏观政策要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延续和优化去年的政策逻辑和着力点,保持必要支持力度,不会急转弯,目标就是继续为市场主体纾困。
货币政策再次确认回归正常化 “有保有压”平衡增长与风险
文丨孙璐璐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对货币政策的展望总体符合预期,货币政策回归正常化再次得到确认。一些受访的分析人士认为,与去年相比,今年的货币政策将通过一系列“有保有压”的举措,更加着眼于稳增长、防风险与控通胀之间的综合平衡,更加注重平衡长短周期。
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表示,2021年两会,恰逢通胀威胁初步显现、全球政策拐点若隐若现和国际金融市场大幅调整的短期微妙时点,中国政府于乱局给出了非常清晰的政策信号,对短期市场行为选择和长期资源配都做出了审慎、高效的前瞻指引。2021年是一个长短周期重合的特殊年份,经济基本面呈现出“强反弹和弱复苏相结合”的复杂特征,相较于2020年,全球经济的复工复产和全面反弹势头强劲,但相较于2019年,全球经济依旧没有恢复到接近自然率的水平。从时序结构上看,由于2020年基数原因,经济增长和通胀局势也将自然呈现出前高后低的结构特征。
“有鉴于此,保持政策定力、平衡长短周期影响、并有效引导市场预期变得格外重要。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这种既保留一定政策余力、又不急于猛掉头的政策搭配,将有助于中国经济的平稳运行和金融市场的理性回归。”程实称。
市场普遍认为,“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意味着今年货币投放量要小幅减速。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紧信用”下,今年M2和存量社融增速将比2020年低1至2个百分点。这是2021年货币政策“转弯”的一个体现。
红塔证券研究所所长、首席经济学家李奇霖也预计,货币政策回归中性的体现就是社融和广义货币向名义GDP增速靠拢,稳住宏观经济的杠杆率。今年实际GDP增速大概率是8-9%,名义GDP大约为10-11%,所以今年社融差不多也就11%左右。
除货币投放增速小幅放缓外,从资金利率水平看,鉴于目前资金利率已回升至政策利率附近,今年资金利率整体依然有望围绕政策利率波动,不少分析认为,加息或降息的概率较低。
“在年初市场利率已普遍升至政策利率附近后,’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意味着今年资金面出现趋势性收紧的可能性不大。未来市场利率将围绕政策利率宽幅波动,预计全年利率中枢与年初水平相比,不会出现大幅抬升。”王青称。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市场预期政策利率变动的概率较小,但报告仍提出“推动实际贷款利率进一步降低”。对此,王青认为,这可能主要是指今年实体经济中的企业一般贷款实际贷款利率还会进一步小幅下降。这会消除市场对今年贷款利率转而大幅上行的担忧。不过,今年涉房贷款等流向非实体经济的贷款利率仍有可能出现上升,这是报告中坚持“房住不炒”,实施结构性信贷政策的一种体现。
此外,“有保有压”的结构性货币政策依然会是今年的主要发力点,报告提出,资金更多流向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更多流向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其中,“延续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有望近期由金融监管部门进一步细化相关政策,按照此前政策安排,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将于今年3月底到期。
李奇霖表示,货币政策回归常态化得以再次确认,疫情对经济的冲击逐步减弱,不可能维持像去年一样的宽松,但对小微企业等结构性宽松措施还会保持。总体看,今年的货币政策要把服务实体经济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避免资金过多的外溢到虚拟经济领域,处理好恢复经济发展与防范金融风险的关系。
注册制与常态化退市 双轮改革重塑资本市场生态
文丨程丹
连续三年提到注册制,首提退市机制,这是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资本市场的内容。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稳步推进注册制改革,完善常态化退市机制,加强债券市场建设,更好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作用,拓展市场主体融资渠道,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可以看出,退市的地位上升,与注册制被同时提及,为下一步资本市场的改革指明了方向。
多位市场人士表示,注册制、退市,是资本市场的重头戏,注册制增加了A股市场的供给,需要退市制度的完善以形成“有进有出”的市场体系,以让更多的优质企业,新经济企业上市,让绩差公司及时退市,从而实现优胜劣汰的生态格局,不断提高上市公司整体质量。
针对注册制的进展,证监会近日表态频频。2月26日,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高莉在例行发布会上表示,注册制采取试点先行的原则,目前科创板、创业板已经分步实行了注册制,证监会将在试点基础上进一步评估,待评估后将在全市场稳妥推进注册制。
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陈雳认为,当下我国全市场推行注册制的条件已经趋于成熟,从经济总量上来看,2020年我国国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2.3%,是2020年GDP增速为正的唯一主要经济体,经济总量超过100万亿元,这些基础条件为全面推进注册制奠定了资金基础。从科创板试点、创业板注册制改革经验来看,科创板、创业板平稳健康运行,成功帮助300余家企业通过注册上市实现直接融资,进而推动企业的做优做强,创业板和科创板实行注册制的经验为全面推进注册制提供了参考。
“但一些问题确实存在,需进一步解决后再稳妥推进注册制。”陈雳指出,一方面,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仍需加强,保障市场信息公开透明,减少不同投资者间的信息不对称性,对上市公司违法行为进行严格的监管,对于上市公司瞒报、谎报、虚报等多种行为进行惩罚;另一方面,要继续加强上市公司质量,注册制虽然有利于企业更加快捷便利地实现上市,进而取得直接融资,但在质量把控上却丝毫不能松懈,因此近期监管层出台一系列政策强调提升上市公司质量,这也是为全面推进注册制打下坚实的基础。
资本市场要实行平稳健康发展,常态化退市必不可少。前海开源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政府工作会议中首提“完善常态化退市机制”,就是要严格落实退市制度,实现市场的优胜劣汰,进一步提高A股上市公司质量。
2020年12月31日晚,沪深证券交易所发布一系列退市新规,规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标志着新一轮退市制度改革正式落地。新规在全部板块取消单一连续亏损退市指标,制定扣非净利润与1亿元营业收入组合财务指标,从盈利能力、营收规模等方面对上市公司持续经营能力进行多维度考察,压缩已丧失持续经营能力、依靠非经常性损益规避退市的操作空间,推动僵尸空壳企业出清;在保留“面值退市”等交易类退市标准的基础上,设置“3亿元市值”标准,进一步充实交易类退市指标。有利于A股市场逐步走向成熟,提高A股的可投资性,让投资者真正分享企业的成长。
政府工作报告中还提到了“加强债券市场建设”,可以预期,2021年我国债市改革发展力度将加大。全国政协委员、原中国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表示,要推进债券市场高质量发展,还需要加强债券市场顶层设计,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解决长期应解决但未解决的债券市场割裂等问题;推进互联互通,提升投资便利度和市场效率;建设多层次债券市场体系,提升市场的深度、广度和包容性;丰富债券市场交易前台服务窗口。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证券时报网。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