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麻辣粉”如期端上! “量平价稳”啥信号? 资金面怎么样?

2021-03-15 16:46:01 北京商报网 

3月“麻辣粉”如期推出。3月15日,央行官网发布消息称,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2021年3月15日央行开展1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含对3月16日MLF到期的续做)和7天期100亿元逆回购操作,其中,MLF和7天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分别维持在2.95%、2.20%,均与此前持平。在业内人士看来,此次MLF操作“平价等量”续作,稳字当头。一方面为稳定市场预期,避免市场对政策转向担忧升温,另一方面也是为对冲季末月中缴税等一些干扰因素的影响,体现了央行继续维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不缺不溢”的政策意愿。

零投放零回笼

央行数据显示, 3月16日将有1000亿元MLF到期,因此本次MLF操作后,对到期量实现完全对冲。另从逆回购到期量来看,自3月15日开始,本周每个交易日均有100亿元逆回购到期量,从此次逆回购操作来看,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实现零投放零回笼。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此次央行操作MLF“量平价稳”,维持在2.95%这一利率水平已经连续11个月保持不变。

苏宁金融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陶金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央行在月中如期足额续作MLF,体现了央行继续维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不缺不溢”的政策意愿。

“在节后资金市场流动性持续充裕、DR007 (银行间质押式回购7天期利率)自3月以来持续低于逆回购利率的情况下,央行开展的公开市场操作规模并不低,有助于稳定全球通胀环境下国内经济和市场的预期。”陶金补充道。

3月15日MLF“平价等量”续作,稳字当头。对此操作,光大银行(601818,股吧)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周茂华进一步分析了背后多个原因:一是稳定市场预期,避免市场对政策转向担忧升温;二是对冲季末月中缴税等一些干扰因素;三是近期全球市场波动有所加剧;四是相对于同业存单利率,1年期MLF资金成本仍具有吸引力。

在周茂华看来,近期公开市场突出体现了央行“稳”政策特征,市场流动性有望继续保持平稳或紧平衡格局。

市场资金表现上,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3月15日,Shibor(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明显上行呈趋紧态势,其中隔夜品种上行45.8个基点报2.245%,7天期上行14.1个基点报2.275%,此外,14天期上行26个基点报2.411%。

对此,陶金指出,春节以来,银行体系流动性一直维持较为充裕的状态,资金利率波动中下行,同期公开市场操作维持小额高频操作,进一步维持资金面宽裕。后续市场流动性在短期内仍然将维持平稳略宽裕状态,但未来若信用端扩张速度放缓,为配合稳信用政策,资金利率水平长期低于政策利率的可能性较小,但也不会频繁明显高于政策利率。

LPR大概率维持不变

无论是MLF还是逆回购操作,央行在价格政策上,均保持等价操作。

基于MLF的锚定作用,多位分析人士认为,按照以往惯例,3月央行维持MLF利率稳定,预示本月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利率下调的可能性偏低。

“在政策利率不变的情况下,3月LPR报价大概率维持不变。”陶金认为,当前经济仍然处于复苏阶段,利率提高会对经济复苏进程产生影响,同时尽管PPI(生产价格指数)上涨概率加大,但CPI(消费者物价指数)依然维持较低水平,总体物价水平也不允许货币政策在短期内明显收紧和调升利率。

周茂华同样称,此次MLF平价续作,本月LPR报价利率继续按兵不动可能性大。在他看来,LPR利率不变,一方面是政策稳字当头;另一方面,金融数据显示,国内实体经济信贷需求旺盛,加之市场利率中枢抬升,银行整体负债成本有所上升,削弱银行整体降低信贷利率意愿。

货币政策缓步回归中性

此次MLF操作,也是2021年全国两会后的首次MLF操作。

针对后续货币政策,两会期间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宏观政策要继续为市场主体纾困,保持必要支持力度,不急转弯,根据形势变化适时调整完善,进一步巩固经济基本盘。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把服务实体经济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处理好恢复经济与防范风险的关系。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

基于此,周茂华认为,货币政策锚定实体经济恢复状况,金融数据显示国内信贷供需两旺,国内经济恢复态势符合预期,后续货币政策缓步回归中性(正常化)是大方向。

陶金同样认为,央行在2021年要实现稳增长和防风险的谨慎平衡,总量政策的想象空间变小。他认为,结构上,未来货币政策更关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针对性加强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支持。央行再贷款再贴现、延期还本付息等结构性货币政策仍然有必要延续下去,并有必要探索形成常态化的结构性政策工具体系。同时,通过窗口指导、宏观审慎管理继续支持普惠贷款投放,也将在未来延续,以扩大支持小微企业的范围和时限。

“但当下货币政策需要兼顾经济恢复与防风险,继续对经济复苏中短板弱项提供必要支持,通过改革和结构性创新工具,疏通货币政策传导,精准扶持,释放微观主体活力,让经济加快进入平衡、可持续轨道。”周茂华称。

北京商报记者 岳品瑜 刘四红

(责任编辑:王治强 HF013)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