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20日,京东云为天津市河西区打造的智慧养老服务平台,“登录”央视《新闻联播》,继《人民日报》客户端、中宣部学习强国后,再度被国家权威媒体“点赞”。
如此备受关注,京东云助力河西区居家养老,做对了什么?
养老平台:“满足20余万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
“河西区智慧养老平台,整合多部门资源,动态同步养老数据,最大程度满足区域内20万老人的养老服务需求。”《新闻联播》如是报道。
(京东云打造的“居家养老服务管理平台”,被CCTV《新闻联播》 点赞)
此前,河西区在京东云的科技助力下,开展智慧养老体系建设,搭建起覆盖全区的老年人口数据库,建立河西区居家养老服务管理平台,打通了社保、民政等多部门数据,汇集老年人家庭状况、身体状况、生活需求等4大类21项数据维度,涵盖全区20余万老年人老年人口数据,在本地政务云上实现私有化部署。平台可结合基础数据,和系统上线运营后产生的助医、助餐、家政等多维服务数据,丰富数据体系,实现养老数据动态同步。
河西区民政局党委书记、局长李欣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智能养老平台的数据采集和分析,为解决老年人需求,提供了依据。”增加老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居家养老成为提升社会治理和公共领域服务水平的重要课题。作为河西区的“一号工程”,居家养老服务被写入2021年天津市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明确提出:“推广河西区居家养老服务改革试点经验”。
智慧养老,数据先行。京东云数字城市业务群的技术专家认为 ,无论是社区养老服务,还是城市智能化健设,打破“数据桎梏”的这一举措,疏通了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渠道,奠定下一步智能城市建设的信息基石。
智能外呼:“解决了独居老人无人照顾的痛点问题”
《新闻联播》介绍,“每天早上9点,天津市河西区的智慧养老平台就会自动给近5000名独居老人拨打问候电话。一旦电话无人接听,人工智能系统就会立即通知家属和社区网格员上门,解决了独居老人无人照顾的痛点问题。”
家住河西区广顺园社区的翁淑琴奶奶,对此深有体会,她表示,早晨响起的电话,对我们老人来说,就像吃了一个定心丸。“突发情况会有人知道,给我帮助,这就是一个虚拟养老院。”
(独居老人介绍京东云智能外呼系统的使用感受)
让老人倍感安心的电话,从河西区居家养老服务管理平台播出,由京东云研发的智能外呼系统提供支持,可采取拟人化的TTS(语音合成)技术,由机器生成女生音色,每天早晨对全区独居老人展开自动呼叫。若两次拨打无人接听,平台将通知社区志愿者和网格员入户查看,确保老人健康安全。
智能外呼系统,可在3个小时内,完成全区5000位独居老人的问询,为了充分了解到老人情况,每通电话时长都在1分钟左右。而在传统模式下,这一工作量,需1名工作人员,连续忙活10个工作日才能完成。
智慧养老:绘制老有所养“新蓝图”
京东云助力河西区居家养老的智慧实践,坚持“数字友好”理念,致力于运用信息技术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
考虑到很多老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为了帮助其消除数字障碍,河西区依托京东云居家养老服务管理平台,推出居家养老服务卡,集成服务结算、补贴发放、安全储值等功能。老人通过传统的持卡消费的方式,消除消费和享受补贴的数字认知障碍,让老年融入智能生活。这一举措,平台可准确掌握政府补贴数据、老年人消费信息,为后续服务迭代,提供了研判依据。截至目前,该区已发放服务卡11000余张。
如今,在政策支持、技术发展、社会变迁和市场需求驱动下,中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赛迪智库发布的《2019中国养老产业发展白皮书》表示,2021年我国养老市场规模将达到9.8万亿元;中国社科院的《中国养老产业发展白皮书》预计,到2030年我国养老产业市场可达13万亿元。
这一产业前景,无疑提振了智慧养老产业的信心。此时,养老服务中心的合理化选址,成为政府和当地群众关心的焦点。河西区养老服务中心选址,主要靠“数据”讲话。依托于智慧养老平台积累的大数据,京东云展开智能挖掘和分析,通过AI建模,实现智能化选址,最大程度满足区域性的养老服务需求。目前,该区有20余个养老服务中心,基于养老数据的打通,未来可规划落成40多个中心,形成养老服务 “线上+线下”网络化共创。
在“十四五”开局之年,数字民生任重道远,既要设计顶层数字化架构和治理制度,让新智能渗透进不同行业的毛细血管,也要联合像京东云一样的技术力量,搭建起覆盖城市生活各个场景的数据网络,让居民享受有温度的智能服务。正如《新闻联播》倡议的那样:“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为亿万老年人老有所养绘制新蓝图。”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合作供稿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