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顾见
监制丨阑夕
HUB做对了什么?
今年“两会”上,“加快数字化转型”成为政府工作报告的重要关键词,有关数字化的提案更是层出不穷。两会之外,主流企业也纷纷开启数字化探索。这就不免让人们把注意力放到“协作办公”领域:协同办公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第一站,相当于为复杂的齿轮组涂上润滑剂。尤其是在线办公场景激增的后疫情时代,专业的协同办公能力几乎是所有企业不可或缺的拼图。
就在近期,会议平板行业领军品牌MAXHUB发起了开工节活动,向参与企业提供免费获得会议平板的名额,以此完成数字化时代的“空中加油”。这台平板的神奇之处在于,它不仅拿下了中国500强企业会议室的“半壁江山”*, 自2017年全球发布以来,已经连续4年蝉联国内商用平板行业销量销额第一*。眼下的开工节活动中,搜狗、OFFICEZIP、寰图、无忧精英网等知名企业干脆来了一波集体种草。
在数字化转型的大潮中,MAXHUB究竟有哪些“人无我有”的特质?又如何把这种特质与各行各业无缝衔接?
今天不妨来研究一下这个品牌的成功之道。
1
会议平板背后的“效率革命”
几乎所有成功的智能技术都会掀起一场“效率革命”。
就像苹果IOS系统提供了同时期手机无法比拟的的流畅度和应用扩展能力,改变了智能手机格局、特斯拉以自动驾驶能力为技术之锚,指向了未来出行方式新的可能性,MAXHUB会议平板的革命意义在于软硬一体化的智慧办公解决方案,为混合办公时代注入了新鲜血液。
去年下半年起,微软、谷歌等大厂宣布永久允许员工在家办公;欧六大银行有超33万人开始常态化的“在家办公”;国内也有不少公司开始尝试更加灵活的办公管理机制。与之对应的,企业内部沟通协作的复杂性却大大增加。
传统模式下,员工之间以物理意义上的会议室为枢纽完成信息交换与推进工作。而混合工作制在此基础上需要消耗更多资源:
会议接入阶段,传统模式只需要参与者抱着笔记本前往会议室,做到“守时”即可。混合工作制下,会议的“阻力”类型凭空多出不少。如新员工首次接入的学习成本、不同终端解决调试问题、软件兼容性的时间成本等。
正式会议阶段,传统模式可以借助“小黑板”等即时互动工具,高效完成信息交换和创意发散。但在线上线下混合会议中效率会大打折扣,公司经常会出现一种情况,会议室里的参会者讨论的热火朝天,通过远程接入的参会者却全程闭麦。主要原因就是缺乏视觉互动工具,导致解释成本过高。
作为公司正常运转的“超级节点”,会议的质量和深度会逐渐映射到市场竞争层面。正是这些看似细枝末节的噪音,最终成为企业的“效率杀手”:每个参会者的细小问题都会因为“人等人”被无限放大,每次低效会议产生的副作用都会影响到下次会议的进度。
MAXHUB恰恰快人一步发现了这些痛点,重塑会议场景。
从产品层面看,MAXHUB的七款V5系列平板围绕标准会议、商务会议、休闲会议、老板办公室等细分场景进行了精细化定位,加入屏幕共享、内容笔记一键获取、即时书写和智慧投屏功能,还能够在会议过程中持续关注“发言人”的变化,给予放大特写。
基于这些创新功能,MAXHUB成功填补了一般视频会议欠缺的四要素:定制化、信息交换、情绪流动和推进力。
定制化的软硬件能力,让参会者能够快速明确会议主题和类型,通过统一的平板终端“闪电接入”会议。免去了软硬件调试、笔记整理等干扰因素,做到“掐头去尾”时刻保持最佳状态,聚焦会议主题。
信息交换能力体现在两个维度,其一是对存量信息进行互通共享,助力多方参与者系统性的消化已知内容,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其二是激发灵感创造增量信息,通过MAXHUB内置电子白板、多人同屏书写随时捕捉创意火种,群策群力实现“从0到1”引爆会议目标。
情绪流动是会议的灵魂。一场参会者毫无情绪波动的会议,往往会陷入“集体沉默”甚至偏离主题。MAXHUB“视角跟随发言人”的功能,能够给予发言人身临其境的现场感和仪式感,无形之中解决了视频会议的情绪缺失问题。
推进力,是区分会议质量高低的关键指标。一场有价值的会议“牵一发而动全身”,每个参会代表在散会后都能明确下一阶段工作任务,并将核心信息带回各自的项目组、团队指导工作。MAXHUB提供了高效的投屏交互方式,双向书写批注的远程协作体验,能够协助与会者清晰梳理目标,做到自始至终把握全局层层递进。
如今MAXHUB发起的“效率革命”已经得到全球数十万家知名企业的全情参与,你可以在腾讯的会议室、唯品会的走廊轻松找到MAXHUB的设备。正如普鲁士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所说,“战争是商业竞争的一部分。”作为一项新型商业基础设施,MAXHUB本身不具备进攻性,但它为企业提供的竞争加速度却在用另一种方式影响着战局。
2
放大场景价值,创造“关键先生”
MAXHUB对企业的赋能并不局限于会议场景,他更像一位提升业务容错率、放大商业价值和场景能力的“关键先生”。
事实上,每家企业、每个团队都有各自的关键先生。他们或是经验丰富或是天赋异禀,总能发挥出不可替代的商业价值。超额完成业绩的销售冠军、面对任何业务需求都能轻车熟路的银行客户经理,亦或是兼顾专业和统筹能力的医院护士长...
用通俗的话说,他们是团队遇到困难时第一个想取得联系的人。不过正因为关键先生有不可替代性,经常会导致一种尴尬情况:一旦他们因工作交接、休假等原因暂离岗位,就有可能让原本畅通无阻的业务流动陷入拥堵状态。
3
有没有可能把“关键先生”变成
可复制的数字化能力?
MAXHUB正让想象变成现实。
在银行,MAXHUB结合场景特性打造了智慧厅堂营销、智慧信发、智慧会议等新金融网点解决方案。任何一个业务人员都能在MAXHUB的助力下化身“关键先生”:通过一键发布、实时更新功能获取最新活动政策;借助一键传屏、触控书写完成产品讲解推荐;独立举办产品沙龙高效获客;为客户远程连线专家答疑解虑。目前在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城市商业银行中,已有30余家金融机构接入了MAXHUB的金融行业解决方案。
在线下门店,MAXHUB能够让销售人员“变身”产品经理,轻松输出可视化的产品陈列方案和效果图。比如在TATA木门门店,销售可以根据客户的偏好在MAXHUB上生成实景3D图和720度视角的家居搭配方案。这种升级版的销售服务能力既有利于销售的订单转化,又能在无形之中完成连带销售,从木门销售过渡到“全屋商品”销售,为门店提供了多元化收入空间。
在医院,MAXHUB让医护人员从繁琐的事务性工作中得到解放,有了更多精力关注患者护理和家属答疑工作。配备MAXHUB的医院能够实现全链路的数字化互联互通,无论是对患者的信息获取、健康情况时时掌控,还是工作交接、联合会诊,都变得比以往更具效率。
能够为各行各业持续打造出“关键先生”,主要得益于MAXHUB的“深井思维”:把会议场景开发到极致后,MAXHUB仍在纵深发展。结合与客户深度合作积累的经验和数据,形成各垂直行业的数字化解决方案。
MAXHUB在做的事情,本质上是将“屏幕”作为视觉交互入口,把技术手段、场景思维、数据化的经验沉淀进行高度集成和前置处理。这与Salesforce前首席科学家J. P. Rangaswami的观点不谋而合:他认为,一家企业若想加速已有任务,就要尽可能的缩短获取、处理信息和决策之间的距离。MAXHUB的出现,让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数字化链路畅通无阻。运营者们自然有余力去做好重要决策,同时更好的关注客户情感诉求。
当人人皆可成为“关键先生”,企业的提速目标也就不难实现了。
4
“数字化”下半场,关注人的力量
数字化转型上半场,是把线下场景的功能属性平移至线上;下半场则要致力于,让原本不能轻易标准化、数字化的环节也被激活,以此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通俗的说就是做好“人”的数字化,让每个员工能够不受限制的迸发灵感、在信息通道上传递价值,而不是被数字化工具的条条框框困住。
在MAXHUB之前,市场出现过很多“想当然”的办公协同工具。它们硬生生把办公协同变成了员工的“噩梦”:原本的协同机制被“外行人”给出的替代方案搞成一团糟;一些无意义的功能凭空增加了工作量。舍近求远的代价是不断打消着员工积极性,最终让数字化转型变成了不伦不类的形式主义。
从这个角度看,MAXHUB的成功关键在于始终关注“人”与“服务”。
背靠视源股份(002841,股吧)这个由60%技术人员组成的科技“大厂”,MAXHUB有强大的技术驱动能力,却没有走向“唯技术论”的陷阱。在产品研发迭代过程中,MAXHUB有完善的用户调研与产品转化机制,以此来确保用户的声音能够在产品上得到“回响”。
每年高达数千次的调研,能够让产品保持活力和敏感度,还让公司拥有了开发专业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的能力。所以MAXHUB总能快速融入企业的员工生态当中,就像人们会自发使用微信、百度搜索一样,MAXHUB也有“看得见”的工具价值。
Facebook早期员工王淮认为:不断发展、改进公司的内部工具,可以极大提高每个员工的工作效率。这样既改善了整体协调,又减少了整体开支。从他的话中不难看出,“工具文化”的核心逻辑不是无意义的炫技亦或是替代人力资源,而是“以人为本”的科技杠杆。
这正是MAXHUB开工节在业内得到积极响应的原因所在,一项“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双赢策略:对于MAXHUB而言,自己的产品理念能够得到更广泛的市场认知和自传播。对于合作伙伴而言,MAXHUB的产品优势已经在500强公司得到了充分验证。携手MAXHUB必然能让数字化转型迈出坚实有力的第一步。既有降本提效的实际意义,又能为企业提供转型路上的经验输出和信心支撑。
有理由相信,MAXHUB将为越来越多的企业打造智慧办公“起步区”。一条通往“数字中国”的高速路,正式通车。
数据来源:
*MAXHUB内部营销数据
*《AVC Revo-中国大陆商用平板市场研究报告-2020Q4&全年》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阑夕。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