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好正常的货币政策空间?如何支持碳减排?易纲讲话干货来了

2021-03-21 20:27:12 新京报 

零利率、大放水在很多国家大行其道。不过,中国货币政策始终保持在正常区间。

央行官网3月21日披露了《用好正常货币政策空间 推动绿色金融发展—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圆桌会的讲话》,其中主要涉及中国货币政策和绿色金融。易纲讲话中表示,中国货币政策始终保持在正常区间,工具手段充足,利率水平适中。

其强调,我们需要珍惜和用好正常的货币政策空间,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另一方面,其明确指出,人民银行已经把绿色金融确定为今年和“十四五”时期的一项重点工作。

如何用好正常的货币政策空间?

保持流动性总体合理充裕的基础上,定向支持重点领域、薄弱环节

从具体数据看,当前广义货币(M2)同比增速在10%左右,与名义GDP增速基本匹配,10年期国债收益率约为3.2%,公开市场7天逆回购利率为2.2%。2020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5%。从上述数字可以看出,中国的货币政策处于正常区间,在提供流动性和合适的利率水平方面具有空间。

“我们有较大的货币政策调控空间。”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我们需要珍惜和用好正常的货币政策空间,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那么如何用好正常的货币政策空间呢?

易纲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货币政策既要关注总量,也要关注结构,加强对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定向支持。在保持流动性总体合理充裕的基础上,货币政策能在国民经济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和社会事业等方面发挥一定程度的定向支持作用。

货币政策在支持经济增长与防范风险之间如何平衡?

为经济主体提供正向激励的同时,抑制金融风险的滋生和积累

2月26日,社科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发布的《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2020》一书显示,经过3年多的治理,风险得以缓释,防风险攻坚战取得初步成绩;另一方面,中国总体金融风险仍处在高位,且有向政府和公共部门集中的态势。

“我们必须在两难多难中寻求平衡”2019年3月,易纲曾公开表示。在两年后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易纲再度表示,货币政策需要在支持经济增长与防范风险之间平衡。

那么如何保持平衡呢?

易纲表示,在为经济主体提供正向激励的同时,抑制金融风险的滋生和积累。当前,我们要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支持稳企业保就业,持续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

碳中和需要的巨量投资如何解决?

以市场化的方式,引导金融体系提供所需要的投融资支持

有机构测算,实现碳中和目标需要的投资额约130多万亿元,用来产业转型、发展新能源等。

易纲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对于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资金需求,各方面有不少测算,规模级别都是百万亿人民币。

这样巨大的资金需求如何解决?易纲表示,要以市场化的方式,引导金融体系提供所需要的投融资支持。政府资金只能覆盖很小一部分,缺口要靠市场资金弥补。这就需要建立、完善绿色金融政策体系,引导和激励金融体系以市场化的方式支持绿色投融资活动。

那么如何激励金融机构支持碳减排呢?

易纲表示,货币政策方面,正在研究通过优惠利率、绿色专项再贷款等支持工具,激励金融机构为碳减排提供资金支持。

此外,易纲表示,近期银行间债券市场成功发行了碳中和债,募集资金专项用于具有碳减排效益的清洁能源等项目。人民银行已经指导试点金融机构测算项目的碳排放量,评估项目的气候、环境风险;已按季评价银行绿色信贷情况,正在研究评价金融机构开展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的业绩。

如何引导资金准确投向绿色项目?

完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是基础

不过,哪些项目是金融机构需要支持的绿色项目呢?这时候就需要完善绿色金融标准,绿色金融标准是识别绿色经济活动、引导资金准确投向绿色项目的基础。

易纲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对此表示,人民银行在2015年、2018年分别制定了针对绿色债券和绿色信贷的标准,即将完成修订《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删除化石能源相关内容。同时,我们正在与欧方共同推动绿色分类标准的国际趋同,争取年内出台一套共同的分类标准。我们在G20下也将讨论这一问题。

绿色转型可能使高碳排放的资产价值下跌,金融机构如何应对?

正在研究在对金融机构的压力测试中,系统性地考虑气候变化因素

有专家指出,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过程中,产业结构一定会发生非常大的变化,比如对那些煤炭产业占比较大的地区而言,要大量关闭煤炭、压缩产量,可能符合整个国家的发展需求,但对当地而言,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

绿色转型对金融机构同样既是机遇,也存在一定风险。

易纲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绿色转型可能使高碳排放的资产价值下跌,影响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资产质量。一方面,这会增加金融机构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进而影响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另一方面,这可能影响货币政策空间和传导渠道,扰动经济增速、生产率等变量,导致评估货币政策立场更为复杂。这是在维护金融稳定、实施货币政策上面临的新课题。

易纲表示,金融稳定方面,我们正在研究在对金融机构的压力测试中,系统性地考虑气候变化因素。外汇储备投资方面,将继续增加对绿色债券的配置,控制投资高碳资产,在投资风险管理框架中纳入气候风险因素。

中国金融机构在积极行动。易纲还表示,工商银行(601398,股吧)把环境与社会风险合规要求纳入投融资全流程管理。中国银行(601988,股吧)正在研究开展环境风险压力测试。

编辑 岳彩周 校对 吴兴发

(责任编辑:李佳佳 HN153)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