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平常心看待书店

2021-03-22 17:33:24 和讯名家 

今年以来,感觉实体书店方面没什么特别的值得关注的消息。与其他文化消费业态相比,有点寂寥,寂寥了存在感就在下降。看到春节期间关于实体书店的一些报道,还是来自于行业内自己采写的,也看到了一些数据,就不再拿出来讨论了,只能说蛮低的。

院线方面,“唐探三”高开低走,但票房已经40多亿了。“李焕英”成为黑马,拿下50多亿票房,不管是不是小品电影化,至少消费者买了单。春节期间电影票房80个亿,算是过了个好年,人民日报总结说叫“报复式观影”。同时,人民日报微博在春节期间还提到了剧本杀,“剧本杀成过年聚会新潮流,在不少95后00后的眼里,剧本杀是集角色扮演、推理、查证等元素为一体,实景还原的沉浸式体验……就地过年的年轻人,纷纷打开自嗨模式,低度酒、省内游、宅家健身、同城剧本杀成为今年过年新潮流。新的文化消费业态来势汹涌,传统文化消费业态该怎么办?

某种程度上,影院和书店有点类似,都是提供场地空间以承载相关文化产品并进行售卖,影院是电影,而书店是图书。所不同的是,影院主要靠电影,有好电影时票房就高,反之亦然。疫情以来,院线方面已经产生了去年国庆和今年春节两个黄金档期,但档期之外,票房其实还是低迷的,远没有恢复到疫情前水平。但至少,所有的新电影都在影院上映后根据一定的时间差上线视频网站,这对影院是个保护措施吧。

实体书店很大程度上也靠书,但书的品类太多了,大家的同质化就严重了。同时,实体书店不能控制的是新书也是同步在线上发售的,而且价格更优惠。好的电影在影院看可以获得良好的观影效果,即使重映的《阿凡达》也能收获不错的票房。但图书不管从哪个渠道购买,还是这本书(这里不包括某多上的一些盗版书),不会因为购买渠道不同带来差异化的消费体验。

影院的复苏与购物中心的兴起以及进口分账大片的引进有关,中国大陆首家多厅电影院已经于2013年在武汉关闭。距离1997年开业,营业了15年,距离今年是24年。上世纪末本世纪初的时间段,实体书店的零售完全不受影响,处在新的黄金时段。另一个重要的文化消费载体,有线电视也完全不受影响,至少城市居民家里肯定都安装了有线电视。但20年过去了,情况有了巨大变化,由技术改变带来的消费习惯及消费渠道改变,对实体书店和有线电视带来了冲击和巨大影响。

我父母这一辈对有线电视还是有高度依赖的,他们也习惯了这种收看方式,但这个年龄段的人毕竟会越来也少。我现在已经对有线电视完全没有需求,智能电视上的APP可以收看电视台的节目,收录的频道更多。只要有了替代手段和网络连接,怎么看不是个问题。虽然房屋在新建时都会把有限电视线路预埋好(这也是有限公司的基础收入之一),但很多人家里现在也已经不安装及开通有线电视了。以这种情形看,有线电视当下的处境及未来可想而知。

方所成都店

实体书店的境遇可能不至于这么惨,但确实也没那么乐观。三四年前,新开一个高颜值书店是一个很大的新闻,放在今时今日感觉也是稀松平常的事了。这说明什么问题,一是社会对于实体书店的实际关注度在降低,每年的世界读书日前后算是个密集曝光点,但其他时段实体书店的出镜率确实有限,开店关店放在整个社会环境中看其实只是个小事件而已。二是实体书店确实也没什么特别大的创新或巨变,越来越美、越来越多还是越来越杂?对于书店的这些,大家开始习以为常了,所以也就慢慢缺乏了关注。去电影院肯定是要去看电影的,要花钱,但去书店可能不一定会买书了。在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社会生态下,买书或阅读对很多人已经不是特别明确的生活需求,其实这才是实体书店最大的对手。如果这成为趋势,那发生可逆的可能性将是很低的。

这些年虽然我一直在研究书店,但我对于书店和图书的需求真的是越来越低了。我会买书,也会看书,买的肯定比看的多,但基本都是在网络书店买了,因为方便、也因为价格优惠。我的日常生活中,基本不去实体书店,确实没这个需求,而如果因为工作原因或研究角度去看书店,立场基本是站在商业角度或者消费者体验角度,来去匆匆。

好的书店我愿意去,也愿意消费,但符合我生活需求的这种类型的书店不多。茑屋书店符合这样的标准,但我最喜欢的其实是茑屋开在日本的那种生活化店型。像个小购物中心,有吃有喝有买,还有书店,这是我真正喜欢的书店场景。现在的购物中心虽然有书店,但购物中心一般都太大了,而且人太多了,我没那么多复杂的品牌需求和消费需求。繁杂社会中的一方净土,还得同时满足人的物质消费及精神消费需求,想想做到及做好也不容易就是了。

当然,这是我个人的消费逻辑和消费习惯,并不代表什么。其实,很多书店场景还是不错的,比如围绕学生及儿童,将图书、文具、学习空间等结合起来的书店。只要有孩子,这类书店就有存在的必要和生存的可能,而且可以不断迭代发展。在低线城市,这是比较稳妥的经营模式。

比如围绕成年人提供社交空间或者个人空间的书店,将图书、咖啡、餐饮、酒吧等业态,将交流、学习等空间结合起来,提供一个人、两个人、几个人、一群人的空间场景。图书作为氛围及商品存在于场景中,书店不管消费者来干什么,只要能让他(她)产生消费就可以,应该也是个适合大中城市的书店模型。

鹿森书店

大书店靠人流,小书店做小社群,怎么都离不开对人的依赖和研究,也离不开技术的支撑。从研究需求到满足需求,还是想象需求或创造需求,哪种更合适,在不同城市、不同载体和不同场景下应该会有不同答案。从出售商品到提供场景,到社群运营,这其中应该还能分化出更多的经营模式。

如果以商业的角度看实体书店,现在发生的一切都很正常,因为商业变化更快更剧烈。因为视角的不同或者视角的封闭,实体书店中其实很多问题是看不到的,包括自身的问题,也包括对外部的看法。当然,也有很多问题看到了,但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无力解决,这就是环境。

对于现在及未来的实体书店,既不要高看、也不要看淡,保持个平常心吧,企业的事最后会通过企业的办法及规律来解决的。几千年来,一直如此。

专栏作者介绍

曾锋,任职于凤凰商管,北京开卷特约研究员。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北京开卷。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张洋 HN080)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