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范志毅,《吐槽大会5》应该不会是最后一季了

2021-03-23 08:06:55 传媒1号 微信号 

如今的脱口秀,正在属于它的浪尖上。备受期待的《吐槽大会5》,渐渐有《脱口秀大会》分赛场内味了,直到范志毅一战封神。出圈?还得看脱口秀圈外人。#你觉得这一季吐槽大会谁最强#,请在留言区留下你的看法。

"

作者|青枝

《吐槽大会》第四季后半段,思文半开玩笑半真话地说,「这个节目做不好就不要硬做啦」,喊话李诞「咱们都别骗钱了」。

这当然是句玩笑。中国电视脱口秀第一IP停掉,先别管我们观众怎么想,你问问笑果文化老板叶烽同不同意?众多的品牌主同不同意?

做,那肯定得继续做。要不岂不辜负了这个时代给脱口秀的机会。今年在《奇葩说7》舞台上疯狂输出的最强新人小鹿,便是一位脱口秀演员。这个新锐缩影的背后,是近两年来一众脱口秀演员纷纷登上各大综艺舞台,贡献喜剧效果和高光时刻。2017年《吐槽大会》首播,可谓潮起;如今的脱口秀,正在属于它的浪尖上。

可问题是,第五季了,《吐槽大会》该怎么做?

第五季开播时节目的赛制改版让我眼前一黑,心情跟豆瓣开分的水平差不多:6.0分,五季最低。之后,易立竞、许知远的表现使得追节目有了点意料之外的惊喜和期待,所谓的「文化人脱口秀」开始掀起了一些小范围的讨论和波澜。直到最新的体育专场,范大将军范志毅横刀立马,吐槽周琦、郭艾伦,一战封神。看完范志毅这一part,我心想,这把《吐槽大会5》稳了。

给脱口秀打分,不容易

第五季的赛制改版,不难看出节目组求新求变的努力。

这种努力,在《吐槽大会5》里表现为量化机制的引入。根据嘉宾自爆水平选择主咖,组成战队,吐槽要被投票打分,按全队得分实行末位淘汰,且加入补刀环节和1v1「开杠」环节。值得一提的是,上一个脱口秀要求打分的节目,正是同一家公司的双生子《脱口秀大会》。

一位脱口秀演员曾在《脱口秀大会2》总决赛中说,「我们用搞笑来比赛这件事,就显得很不搞笑。脱口秀比赛,我觉得赢的人不是最搞笑的,而是最能比赛的」。实际上,在《脱口秀大会》第二、三两季,不少脱口秀演员表达过类似的观点:「不想讲脱口秀的时候,就可以选择不讲」。

话虽如此,《脱口秀大会3》成了去年最成功的综艺之一。在去年疫情后初解封时期,脱口秀演员被淘汰机制倒逼拼命写段子在舞台上逗观众开心,身体力行地践行着它自己喊过的口号——「笑是生活的解药」。

激烈的淘汰,激发了脱口秀演员的胜负欲和创作力,但《脱口秀大会3》的赛制,却并不完美。开场50进25淘汰赛,1v1 PK,导师三盏灯则直接晋级,不足三盏,台下站起来的选手里选人PK。然而,选手上场顺序又不透明,出现了强强互灭、弱弱晋级,周奇墨和思文双双出局,后被导师复活。

这次《吐槽大会5》的赛制改版,引入淘汰赛制,或许是想学习《脱口秀大会3》的「成功经验」。但这些新的规则,反而让赛制在激烈对抗中显露出一些「玩笑」特质。例如,黄奕队因第一轮比分落后被淘汰了三名队员,但被淘汰的辣目洋子转眼就被捞去了张雨绮马思纯战队。要知道,节目此前可从没提过胜利队有捞人的权利。

补刀环节同样显示出节目在赛制逻辑层面的不足。之前的规则是1v1 battle,可第二次battle过程中,张雨绮队全员上场为队长撑腰,又唱又跳又rap的大联欢打得对手毫无招架之力。其他人大呼耍赖,但又有什么办法呢。好在过程都是玩笑,最后也没怎么「动真格」的淘汰。

其实,一档脱口秀节目之所以能火,其核心竞争力源于优质的选手和内容,而不是赛制的复杂性。对比《脱口秀大会3》,它的成功并不是因为「赛制曲折」,而是因为脱口秀水平整体的提升。

当讲脱口秀的素人成了人气艺人

相比赛制,嘉宾问题对于「吐槽大会」这个IP显得更加重要而紧迫。

张雨绮作为《脱口秀大会3》的导师,和多次救场《吐槽大会》的大张伟一样,已经是笑果文化的老朋友了。而老朋友的另一面,就是很难在吐槽身上做文章。就连李诞也不得不承认,「编剧们都很喜欢雨绮姐,该吐的点也都吐过了,不知道稿子该怎么写了」。

大张伟、马苏、秦昊同样是熟悉的面孔。秦昊的姐弟恋和「爬山」梗、马苏的「为朋友两肋插刀」梗,大众已然耳熟能详。首次来到《吐槽大会》舞台的黄奕和张大大,槽点又过于明显,反而导致他们越是躺平任嘲,观众越是不在意。

至于其他吐槽嘉宾,如新生代艺人姜云升、陈卓璇、张颜齐还没完全形成自己的个人风格,以及部分分集主咖薇娅、李若彤、郭采洁,又很难有值得吐槽的铁证。

其余的场上嘉宾构成可谓是笑果文化代表队了。首批上场的是呼兰、王建国、杨笠、杨蒙恩、王勉。等到第一轮团战结束,人员增补换血,补充了七位嘉宾,里面有四位竟然都是脱口秀演员:李雪琴、庞博、程璐、李诞,这就离谱。在场的所有嘉宾中,仅笑果文化的自己人就占了九席,这届的《吐槽大会》不如叫《脱口秀大会》分赛区。

这批脱口秀演员们身上的人设、故事和梗,已经成了互相吐槽的主场,很难说场上的有些明星嘉宾人气比他们更高。

杨笠的「男人看起来那么普通却那么自信」,王建国和李雪琴的「雪国列车CP」,呼兰的rap和知名粉丝马思纯,程璐思文离婚,程璐「独立男性」,这些都曾频频登上热搜。不管观众是主动获取,还是被动地在各种吐槽中被一遍遍冲刷,这些人设和梗在某种程度上已经盖过了场上一部分无聊嘉宾的槽点。

不得不承认,时代变了,现在是属于脱口秀和脱口秀演员的最好的时代。犹记得《吐槽大会》第一季,李诞、池子是场上真真正正的素人,明星嘉宾们忙着互相吐槽,谁还能顾得上他们。几年后,李诞青云直上成了众人口中的「诞总」,笑果文化麾下的一干脱口秀演员成了真正的艺人,从「打辅助」变成焦点本身。

一个重要佐证是:按照张大大「娱乐圈谁红就和谁交朋友」的人设,在这季节目中,他多次表示要和这帮脱口秀演员们做朋友。

出圈?还得靠脱口秀圈外人

或许他们也意识到了《吐槽大会5》中脱口秀演员比重过高的问题,不待别人说,李诞在节目里率先向自己开炮,「这个节目越来越像《脱口秀大会》了,但它没《脱口秀大会》好看!」

场上的明星嘉宾,阵容和槽点都太平,表现差强人意;脱口秀演员,观众对他们本就有期待,但效果却有可能不如预期。反倒是德云社艺人阎鹤祥、rapper弹壳、人物访谈记者易立竞、文人许知远,贡献出令人惊喜的表现。尤其是易立竞、许知远的吐槽,开创了「文化人脱口秀」的新鲜观感。

原是《南方人物周刊》主笔的易立竞,后转做人物访谈节目。她进入公众视野的成名一战是对《乘风破浪的姐姐》里姐姐们的采访。知名的万茜「人淡如菊」人设翻车事件,便缘起于她的采访。

易立竞的「犀利一刀」风格延续到了《吐槽大会》之中。在全场兄友弟恭、隔靴搔痒的吐槽氛围中,其他人往往带着一种同为圈子人点到为止的觉悟。易老师却不同,直突猛进:

她问呼兰: 「王勉拿冠军,你服吗?」她问王勉: 「你拿冠军,实至名归吗?」她问大张伟:「你知道你的队友重组了却没带上你吗?这个feel倍儿爽吗?」

呼兰吐槽她是「哪壶不开提哪壶」,但易立竞不止于此,她继承和发扬了杨笠的衣钵。最新一期体育专场,虽然非常精彩,平均水平很高,但大多数讨论还是基于男性视角,只有易立竞抛出了不同的观察维度:

「篮球宝贝为什么都是女生?女篮比赛也挺累的,难道就不能整点男拉拉队助助兴吗?」

易立竞是「姐姐来了」,另外一位文化人许知远的吐槽,也非常之新鲜有趣。

他吐槽李诞的新书:「我帮他出版了一本新书,叫《候场》。书的封面上有一面镜子——知道是干嘛的吗?就是让读者反省反省自己的文学趣味。」

他吐槽金星采访的鸡毛蒜皮,「金小姐,她有一种把全世界的事都变成家长里短的能力。我想,即使鲁迅上了她的节目,她也就是问问鲁迅在北平一个月挣多少钱?你的故居是租的还是买的?后来跟闰土还有联系吗?我估计鲁迅听完,就想说两句话,一句是脏话,另一句也是脏话。」(这里化用了鲁迅的那句名开头:「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他借用李雪琴的梗,「李雪琴你好,我是许知远,你看这北大的门槛,多低」。

还有「吐槽三杀」名场面:「在我的认知里,《雪国》就是川端康成的小说。张大大,小说是一种作家写的、假的事;李诞,作家是一种你以为你在从事的职业;阎鹤祥,职业你曾经拥有过」。

这些「文化吐槽」具有不同于以往脱口秀嘉宾吐槽的独特气质:它既是用文化完成对吐槽的超越,又将这种「文化吐槽」设置在大众可以企及的理解水平。

最精华的一段莫过于他对薇娅的吐槽,「我很难想象她会怎么卖梁启超的书。这本书,好多字啊!你看了以后就会觉得好多字啊,而且好实惠!现在全网最低价,梁启超来了,都拿不到这个价!」

这种贴合嘉宾本人身份和口吻的吐槽,激发了用户对于脱口秀的关注和热情:「这太许知远了!是那个永远保持愤怒,警惕庸俗的世界的许知远」。就连弹幕里都在刷屏:「这么有文化的稿子,XX编剧写不出来」。

有笑果编剧对这样的话语表达了忿忿。然而,换个角度想,台词像嘉宾自己的即兴创作,这何尝不是对编剧的最高褒奖呢。

至于一战封神的范志毅,更是全程无尿点。

一上场,先是男足男篮一锅端,「足球篮球隔着行,节目组把我请来,让我骂骂周琦和郭艾伦,他们能差成什么样?能让中国足球来拯救他们!」「真没想到?(中国)足球还能有鞭策别人的一天」。

从「篮球只拿一分不容易的」到「我当年也踢后卫,我进的球都比他多,足球进球不容易的」,这段对比当中的气口停顿、节奏、语气、表情、肢体动作,配合近乎完美。

高潮部分则是在对中国男篮的吐槽里完成经典重现:「就在家门口都打成这样,脸都不要了!」

其实之前《吐槽大会》也办过体育专场,冯潇霆、邓亚萍林丹孙杨等运动员都相继登场。但在吐槽水平上,范志毅可能真是运动员里脱口秀能力的天花板,短短的时间内很好地立住了「范大将军」的人设。

纵观易立竞、许知远、杨鸣和范志毅,这些脱口秀圈外人带来的表演精彩程度不逊于专业脱口秀演员,跟他们在各自领域的积淀有关,语言表达能力也都很强,且带有极鲜明的个人风格和独特标签。

范志毅这一炸场表演,不仅炸了脱口秀的场子,场外各界也被炸下场,体育界人士、官媒体纷纷下场点评。最为有趣的是,中国足协3月16日印发《中国足球协会纪律准则》的通知,其中第59条规定,球员或官员利用公共媒体挑起敌意,最多会禁赛18个月,并处罚款至少30万元。

场内场外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足协仿佛是吐槽大会场外嘉宾,这个规定和范志毅的吐槽一起,构成了今年以来最幽默的一幕图景。

时也命也,是脱口秀这种内容形式本身的基因,为《吐槽大会》的红奠定了基础。就像之前杨笠跳的预言家人设,她向空气开枪,然后总有人跳上来接住子弹。真正幽默的段子,亿万分之一在台上完成。

也劝大家且看且珍惜。最新消息,《吐槽大会》第五季第八期因剪辑原因不能如期上线。身处浪尖,衷心祝愿接下来的路稳健而有力。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传媒1号。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李莹 HN016)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