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新闻眼丨考察福州这座城,习近平有哪些深情牵挂?

2021-03-25 13:18:24 和讯  央视网

  

3月24日,习近平来到福州考察。1990年至1996年,他曾在这座有着2200多年建城史的城市担任市委书记。六年间,他推动建设“海上福州”、保护“城市文脉”、倡导“马上就办”、谋划“3820”工程……再次回到这座熟悉的城市,习近平有哪些深情牵挂?又会关注这座城市的哪些创新发展呢?

△3月24日考察点示意图

福州郊野有“福道”:望见山水 记住乡愁

当天下午,习近平首先来到福州市福山郊野公园福道,了解城市规划建设等情况。

△俯瞰郊野福道(总台央视记者李鹏冲拍摄)

从2017年起,福州在全市建设15条休闲步道,总长约125公里。它们如同“绿色血管”一样穿梭全城,串联起十余个生态公园,让市民们享受直通家门口的“绿色福利”。

郊野福道位于福州郊野公园,现在已经建成约20公里。踏上福道,活力气息扑面而来。

△郊野福道的设计理念是“生态、便民、健身、休闲、共建、共享”。(总台央视记者郑皓拍摄)

沿着郊野福道,可以来到祈福台。站在这个观景平台,放眼望去,榕城风光尽收眼底。

△祈福台上(总台央视记者杨波拍摄)

当年在福州工作期间,习近平在全国较早提出和推动“安居工程”“广厦工程”“造福工程”。他还主持编制了被称为“3820”工程的《福州市20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设想》,科学谋划了福州3年、8年、20年的发展目标。如今,蓝图早已变为现实,昔日的“纸褙福州城”已经成为安居乐业的“有福之州”。

△1991年12月,习近平与同事讨论福州市战略规划设想。

从一座城市的主政者,到东方大国的领路人,习近平带领中国人民擘画更壮阔的蓝图。

刚刚通过的“十四五”规划纲要专辟一章“全面提升城市品质”,其中明确提出,要科学规划布局城市绿环绿廊绿楔绿道,推进生态修复和功能完善工程,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建设自行车道、步行道等慢行网络。越来越多的“福道”,将出现在你身边的城市。

△郊野福道日常客流量每天约1.3万人次。(总台央视记者范本辉拍摄)

走进三坊七巷 探访名人故居

当天,习近平考察了被称为福州城市名片的三坊七巷。

△俯瞰三坊七巷(总台央视记者李鹏冲拍摄)

△南后街是三坊七巷的中轴线,街里店铺林立,这是捏面人技艺。(总台央视记者钟锐、彭汉明拍摄)

一条街就是一段历史,一块砖就是一个故事。位于福州市鼓楼区的三坊七巷“藏”着半部中国近代史。习近平在福州任职期间力主保护文物古建。当年,正是由于他的重视,三坊七巷才得以免遭拆除建楼,一大批历史文物古迹保留至今。

△郎官巷是七巷之一。午后时分,光影斑驳。(总台央视记者彭汉明拍摄)

△走进郎官巷,可以看到街区外的高楼,新旧建筑风格交相辉映。(总台央视记者彭汉明拍摄)

三坊七巷,由西边的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和东边的杨桥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吉庇巷组成。这里云集了林则徐、严复、沈葆桢、林觉民、冰心等名人故居。

△郎官巷内一隅(总台央视记者彭汉明拍摄)

沿着郎官巷古朴的青石板路前行不远,就是习近平当天到访的严复故居。

△严复故居中,严复雕像手中所拿的是《天演论》。(总台央视记者张宇、覃思拍摄)

严复(1854—1921),福建侯官(今福州)人。他是近代著名思想家、翻译家、教育家。他翻译的第一本名著是《天演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法则,正是由于他译成中文才在国内广为知晓。

△由严复翻译的《天演论》《社会通诠》纸质版珍藏在故居中。(总台央视记者程铖拍摄)

严复提出的“信、达、雅”,至今还是翻译界的重要标准。他先后在北洋水师学堂和京师大学堂任职,是北京大学的首任校长。

△严复任北大校长期间曾向教育部提交《北京大学不可停办说帖》,这是由北大校史馆提供的影印件。(总台央视记者彭汉明拍摄)

2016年5月,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谈到了严复。他说:“为了寻求救亡图存之策,林则徐、魏源、严复等人把眼光转向西方。”

△严复故居正厅(总台央视记者程铖拍摄)

2018年11月,习近平在首届进博会开幕式演讲中引用了严复的一句话:“纵观国际经贸发展史,深刻验证了‘相通则共进,相闭则各退’的规律。”

△故居顶上,是严复临帖的书法作品。(总台央广记者潘毅拍摄)

当天,在三坊七巷,习近平重点了解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情况。他对福建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始终牵挂于心。2002年,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欣然为福州知名文物学者曾意丹所著《福州古厝》一书作序。他在序中写到:“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历史,保存城市的文脉,保存历史文化名城无形的优良传统。”

考察科技企业 关注科技创新

到中央工作以来,习近平三次到福建考察调研,每次都会选择省会的企业看一看。2014年11月,他考察了一家当年在担任福州市委书记期间支持创立的科技企业,重点了解企业自主创新情况。

这次在福州,习近平考察的是全球光学镜头重要制造商——福建福光股份(688010,股吧)有限公司。

△福光公司企业技术中心在去年1月被认定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这是一项国家级创新荣誉。(总台央视记者李辉拍摄)

去年11月,工信部公示了第二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福光公司入选。成立17年来,这家企业开创了多项全国、全球第一,相关产品在国内率先实现进口替代。

△置身各类大小不一、型号各异的镜头展厅,有随时随地被“聚焦”的感觉。(总台央视记者李辉拍摄)

福光公司制造的星敏感器光学导航系统,是“天问一号”的“千里眼”,最远可以在1000万公里的距离识别火星,实现“万里犹比邻”。

△星敏感器(总台央视记者李辉拍摄)

就在总书记这次考察的两周前,由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福光公司等5家单位联合申报的“高海拔地区科研及科普双重功能一米级光学天文望远镜建设”项目正式启动,这是目前世界上口径最大的折射式光学望远镜。

△这一光学折射望远镜建成后,将具备覆盖白天和夜晚的目视观测、天文摄影、在线直播、远程教学能力。这款米级镜片毛胚直径达1.05米。(总台央视记者杨立峰拍摄)

△米级镜片打磨演示(总台央视记者杨立峰拍摄)

在福光公司,习近平重点了解企业创新发展等情况。“十四五”规划纲要专辟一章“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强调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福州(图/视觉中国(000681,股吧))

这次赴福建考察,是“十四五”规划纲要通过后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国内考察。如何开局起步,是此行的重要关注点。从城市规划建设、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到企业创新发展,总书记牵挂着这座城市的百姓福祉,也在谋划着全体国人的美好未来。

监制丨申勇龚雪辉

主笔丨郁振一 刘瑞琳

记者丨魏建 杨立峰 李辉 杨波 范一鸣

视觉丨陈括 张晶 齐欢

编辑丨杜弘扬 于明立

(责任编辑:刘静 HZ01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合作供稿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