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福建福州考察调研。回到这座熟悉的城市,习近平深情地说:“我在福州工作了六七年,37岁到这里,一生中最好的年华在这里度过,有很多体会。”
1990年至1996年,习近平担任福州市委书记。期间,他建设“菜篮子工程”、推动棚户区改造、保护三坊七巷、谋划“3820”工程……一项项举措落地生根,至今泽被当地人民。
视频来源:央视
一
“你们知道福州人最怕的是什么吗?”
一次,时任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问身边工作人员。大家有的说这个,有的答那个。
习近平揭开谜底:“福州人最怕的就是水火无情。为什么?福州这个地方很多都是木板房,火一烧就是一大片。闽江一发大水,水就会倒灌进来,百姓就遭殃了。”
在习近平的领导下,福州修建起坚固的钢筋水泥防洪堤,一举解决了千百年来的洪涝问题。同时,习近平大力推进棚户区改造工程,一座座新房拔地而起,昔日的“纸褙福州城”成为安居乐业的“有福之州”。
民生无小事。主政福州期间,习近平规定市委、市政府每年至少要给福州市民做20件实事。其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菜篮子工程”。
因为经常有台风、洪涝,菜地动不动就被冲走了,福州蔬菜供应链说断就断。而且,福建山多地少,种蔬菜就不能种粮食。习近平下定决心,要通过“菜篮子工程”解决市民吃菜难问题。
习近平提出,把琅岐岛和闽侯的南通、南屿列为福州市最大的菜篮子基地。同时,他要求大力发展副食品生产基地、蔬菜生产基地,加大养猪、养鸡、养鸭、蔬菜种植的投入,保障市场供应。
习近平主政期间,福州“当地生产为主,外地供应为辅”的蔬菜供应格局基本形成,肉、禽、蛋、菜、果十分充足,价格平稳。当时,媒体调查显示,“菜篮子工程”被福州市民评为“最满意实事”的头一件。
这次,习近平在福州考察调研时,仍不忘叮嘱:建设好管理好一座城市,要把菜篮子、人居环境、城市空间等工作放到重要位置切实抓好。
3月24日下午,习近平在福州福山郊野公园考察时,向市民们招手致意。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二
一片三坊七巷,半部中国近代史。
三坊七巷形成于晋、唐,鼎盛在近代。这里不仅保留了千年坊巷格局,还走出了林则徐、严复、林觉民等著名历史人物。
这片人杰地灵的宝地,却在20世纪80年代的城市开发建设中岌岌可危。紧急关头,福州市一位政协委员写信给新任市委书记习近平。习近平听闻这一消息,立即要求暂缓拆迁。
1991年3月,习近平在三坊七巷召开了一场文物工作现场办公会。他语重心长地说:“把全市的文物保护、修复、利用搞好,不仅不能让它们受到破坏,而且还要让它更加增辉添彩,传给后代。”
从拆到修,一字之差,天壤之别。城市开发建设和文化遗产保护的冲突之间,考验的是历史远见。
1992年1月24日,习近平在《福建日报》发表文章《处理好城市建设中八个关系》,其中写道:“保护古城是与发展现代化相一致的,应当把古城的保护、建设和利用有机地结合起来。”
2008年,习近平已到中央任职。福州市相关领导去北京出差时,向他汇报三坊七巷的保护情况。习近平感慨地说,三坊七巷应该好好保护!当年我们部分同志对问题的看法有局限性,这也是青春的困惑、成长的烦恼。
习近平保护三坊七巷,已成为福州市民津津乐道的故事。日前,习近平再次踏访三坊七巷。他强调,保护好传统街区,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了城市的历史和文脉。
3月24日下午,习近平在福州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考察时,向游客和市民招手致意。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三
1990年9月,在闽江职业大学迎新暨军民共建大会上,一位身材高大的年轻干部走进会场。他便是时任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这所学校的新校长。
上任伊始,习近平明确提出:“从我开始不当挂名校领导,关心这个学校建设,应该及时解决具体问题。”此后,尽管习近平工作繁忙,仍通过现场办公等方式,和全校师生共谋发展。
习近平到任时,校园面积只有35亩,全校只有3栋楼。他亲自谋划部署,主持校园基础设施建设,制定发展规划。
1991年10月,总建筑面积6000多平方米的“毓英楼”落成。在“毓英楼”落成暨建校七周年庆典上,大家发现,习近平在合影时没有按“惯例”站在中间位置,而是把老领导、老同志和嘉宾安排在中间,自己站到了边上。
1996年4月,习近平离任履新。他致信闽大全体师生员工,写道:我将一如既往地心系闽大,热爱闽大,为闽大的发展尽自己一份绵薄之力。
如今,闽江职业大学已经和福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合并为闽江学院。这次“老校长”习近平重返校园,他一进闽江学院就感慨:过去巴掌大的地儿,现在这么大的发展,沧桑之变啊!
在闽江学院校史和应用型办学成果展示厅中,“不求最大、但求最优、但求适应社会需要”十分醒目。习近平当年提出的这一办学理念,影响深远。
3月25日上午,习近平在福州闽江学院考察时,向师生们挥手致意。新华社记者 王晔 摄
四
1990年6月,一艘客轮行驶在闽江。
客轮尾部,摆放着一张简陋的桌子,福州地图在上面铺展开来。刚上任的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和同事们一边看地图,一边讨论福州的发展方向。
当时,中国各地呈现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发展态势。作为沿海开放城市之一,福州市如何抓住历史机遇实现更好更快发展?
“必须加快经济建设步伐,做到每3至5年上一个新台阶,尽快改变港澳粤闽台南中国海区域内我们处于‘后排就座’的状况。”一次会议上,习近平说,“现在我们组织了一个班子,准备做些深层次的探讨,研究20年后福州市将达到怎样一个发展水平。”
这个班子,由习近平亲自担任总指导。1992年,在他的倡议和主持下,《福州市20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设想》出台。这份文件科学谋划了福州3年、8年、2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因此被称作“3820”工程。
习近平从长远目标着手,全盘统筹考虑福州未来发展。在他看来,福州基本上是一座没有“雕琢”过的城市,要发展就一定要有长期设想。
在“3820”工程指导下,一批重点主导产业集群形成规模,长乐国际机场、福厦高速、福州港等重大基础设施接连落地,为福州发展蓄积了强大势能。“3820”工程擘画的蓝图,2010年全部实现。
一天,福州的几位退休老同志碰到一起,大家感慨地说:“现在,习总书记的‘中国梦’,让我们想起了当年的‘3820’。‘3820’就是习总书记给我们提出的‘福州梦’。今天,这个梦已经完全实现,‘中国梦’的实现也不远了。”
文/钟祺
资料/新华社、中国青年报、学习时报等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合作供稿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