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尔智联旗下化塑汇构建产融生态,推动打通供应链堵点

2021-04-02 16:33:33 和讯 

 

  日前,国家发改委等13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动制造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意见》在“拓宽融资渠道”方面与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的精神一脉相承,强调了要创新发展供应链金融。供应链金融通过平台化服务,可以有效解决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供应链管理及融资难问题。

  在大宗商品领域,供需量大、价格波动大、流通性强、金融属性强等市场特征为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提供了一定的基础。但是,供应链环节多、链条长、底层信用度低、交易真实性识别难度大等难题,使得金融机构难以真正满足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融资所需。以化工塑料行业为例,化工品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材料,涵盖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产业链十分冗长和复杂。如何保证化塑产业链平稳发展,解决企业融资难题,需要产业互联网平台的介入。

  据统计,2015年我国供应链金融市场规模已接近12万亿元,至2017年增长至13.08万亿元左右。按每年5%的增长率,到2020年我国供应链金融市场规模将达15万亿左右。逐步增长的市场规模,足以证明企业在融资方面的需求一直存在并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扩大,产业互联网平台与金融机构携手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大有可为。

  自2014年起,一批着眼于化塑行业的垂直产业互联网平台开始兴起,卓尔智联在化塑板块的服务平台化塑汇同样成立于这一年,并先后获得多家知名投资机构的投资。2017年10月,卓尔智联正式宣布成为化塑汇的控股股东,卓尔智能交易生态圈不断扩大并完善。

  在随后的发展过程中,化塑汇面向全产业链提供一站式服务,用互联网方式降低行业信息不对称,提高流通分销效率,降低产业链运营成本。2019年,卓尔智联推动化塑汇与塑化行业供应链服务平台“鸿网电商”合并,进一步整合化塑行业供应链资源,从产业链的角度创新服务模式。2020年,在疫情冲击和经济整体下行的环境下,化塑汇以“供应链+助力服务”的方式,链接整个产业链上中下游,年交易规模破百亿。

  以化塑汇提供的供应链金融服务为例,通过与众邦银行、光大银行(601818,股吧)等多家金融机构达成合作,实现交易数据同步和智能化风控管理,化塑汇为客户提供量身定制的服务方案——助塑贷、邦信贷、采融e、酷e融等,更好地服务客户需求,为银行与行业客户搭建了有效的资金流动通道。2020年银行通过化塑汇平台,直接为客户放款超过3.6亿。

  浙江宁波一家做注塑加工的企业,之前业务来源基本都是外贸订单,但由于国外疫情四处蔓延,订单被迫取消。就在企业的刘老板及时把业务转向国内并接到了一些订单时,开工最先面临一系列的开销又变成了“拦路虎”,去本地银行贷款,审核材料繁琐、流程慢,订单难以按时完成。经人介绍,刘老板在“助塑贷”产品上填写生产经营、法人和开票等信息,做个打款认证就获得了30万元的贷款。门槛低、全线上操作、秒批秒贷、用款灵活的供应链金融产品,真真切切地解决了困扰中小微企业多年的融资难、贵、慢等问题。

  供应链金融服务只是化塑汇服务行业客户的典型之一。除供应链金融之外,化塑汇还拥有多项服务:线上交易服务,整合各种资源,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交易风险服务,以“订单保”为依托,帮助客户代采远期现货;仓储服务,整合化工、塑料交易环节中全产业链资源,应用智能仓储技术;物流服务,通过车联网及人工智能等手段对物流车辆实时监控,确保货物安全;信息技术服务,开发APP和小程序等,使客户通过手机随时随地完成供应链的全流程操作;企业SaaS服务,为企业订制SaaS管理系统,助力客户实现信息化、数字化管理。

  化塑汇聚集了化工、塑料行业精英和具备大数据、互联网技术领先的IT研发团队,以“平台+供应链服务”的模式,整合信息、商品、仓储、物流、金融等资源,通过七年的平台服务和交易数据积累,建立了适合化工、塑料行业客户的供应链服务体系,以信息+SaaS服务全面提升在线交易+供应链服务。目前,平台拥有近50000家企业会员,超8000家下游化工塑料行业客户通过化塑汇平台采购原料。

  

  

(责任编辑:张洋 HN08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合作供稿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