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成绩属于中国更属于世界——访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院长张琦

2021-04-09 13:56:20 和讯  中国经济网

近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了《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白皮书。就读者关心的话题,经济日报记者专访了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院长张琦。

记者: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请问白皮书如何介绍我国在减贫方面所作的努力?

张琦:白皮书全面回顾了中国消除绝对贫困的伟大历程。

1949年之前,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土地革命、实行“耕者有其田”,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为中国摆脱贫穷落后、实现繁荣富强扫清了障碍,创造了根本政治条件。

新中国成立后,党团结带领人民废除了延续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除了造成农民贫困的主要制度因素。

改革开放至党的十八大之前,党团结带领人民实施了大规模、有计划、有组织的扶贫开发。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发展进入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入关键阶段。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持续高位推进。8年多来,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全国累计选派25.5万个驻村工作队、300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同近200万名乡镇干部和数百万名村干部一道奋战在扶贫一线;中央、省、市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累计投入近1.6万亿元,东部9省市共向扶贫协作地区投入财政援助和社会帮扶资金1005亿多元,东部地区企业赴扶贫协作地区累计投资1万多亿元;累计建成各类产业基地超过30万个,960多万贫困人口通过易地搬迁实现脱贫。

记者:请问我国在减贫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

张琦:关于我国在减贫方面取得的成就,白皮书在第二章分五个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

一是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作出了关键性贡献。贫困人口的收入和福利水平大幅提高,“两不愁三保障”全面实现,教育、医疗、住房、饮水等条件明显改善。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3年的6079元增加到2020年的12588元。

二是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落后面貌得到根本改变。截至2020年底,全国贫困地区新改建公路110万公里、新增铁路里程3.5万公里,贫困地区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通客车、通邮路。贫困地区农网供电可靠率达到99%,大电网覆盖范围内贫困村通动力电比例达到100%,贫困村通光纤和4G比例均超过98%。

三是脱贫群众精神风貌焕然一新,发展信心得到增强。脱贫攻坚唤醒了贫困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极大提振和重塑了贫困群众的精气神,增强了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劲头。

四是妇女、儿童、老人和残疾人等群体中特殊困难人员生存发展权利得到有效保障。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等老年人补贴制度全面建立,惠及3689万名老年人。700多万名贫困残疾人如期脱贫,1066.7万名残疾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织牢了最低生活社会保障安全网络。

五是贫困地区基层党群干群关系明显改善,治理能力显著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不断增强,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明显提高。

记者:白皮书的大标题是“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请问脱贫攻坚对于中国发展和世界减贫有哪些意义?

张琦:从国内看,脱贫攻坚实践为乡村振兴和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脱贫攻坚完备有效、上下贯通的制度体系,目标明确、执行力强的工作体系,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宝贵经验。脱贫攻坚为贫困地区带来了先进发展理念、现代科技手段、科学管理模式,给贫困地区输入了生机活力和知识保障,激活了发展的动力源(600405,股吧)。脱贫攻坚战是中国农村的又一次伟大革命,深刻改变了贫困地区落后面貌,有力推动了中国农村整体发展,补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突出短板,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也极大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向心力,极大增强了中国人民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极大增强了中国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生活的信心和底气,这将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凝聚伟大精神力量。

从全人类减贫视角来看,中国脱贫攻坚为世界减贫作出了突出贡献,也为人类减贫探索出了新的路径方法,供世界各国分享。摆脱贫困一直是困扰全球发展和治理的突出难题,尤其是在全球贫困状况依然严峻、一些国家贫富分化加剧的背景下,我国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为世界减贫注入了信心和力量。

中国积极倡导构建没有贫困、共同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仍未完全得到控制,贫穷、饥饿、疾病侵蚀着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希望和信心,世界减贫事业亟需明确的方向和可持续的措施,因此脱贫攻坚成绩不仅属于中国,更属于世界。中国脱贫攻坚为世界减贫播下了希望的种子。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黄俊毅)

(责任编辑:王炬鹏)

(责任编辑:刘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合作供稿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