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2020年历史罕见的全球大疫情后,全球各国均面临如何进一步抗击疫情同时加大经济复苏力度的巨大挑战。全球经济在疫情的第二年能否迅速复苏,哪些经济体、哪些产业将领先一步?中国的“世界工厂”地位是削弱还是会加强?全球政商学界对于全球经济和各经济体的增长前景信心如何?
在这个重要的时刻,为了更好地了解政商学界对全球经济和秩序的信心和远见,《财经》(博客,微博)杂志、《财经智库》、沙特基础工业公司共同组织了“2021全球经济信心指数调查”。调查对象为全球杰出的经济学家、政商财界领袖和财经媒体专业人士,以期凝聚各方智慧共识,解析全球经济机遇挑战,为前路提供一些指引。
为确保问卷调查的权威性和专业性,我们邀请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国家发改委学术委员会、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机构的专家组成联合课题组,共同探讨设计“全球经济信心指数”模型和问卷。
2021全球经济信心指数问卷共发放1.75万份,回收有效问卷749份。其中,政府机构人士占比5.2%,学者12.1%,金融业14.7%,企业37.9%,媒体13.1%,境外人士5.1%,匿名人士11.9%。
全球经济信心指数调查对2021年全球经济及中国经济增长、国际贸易、跨境投资、汇率、股市、大宗商品、风险事件和产业机会进行研判,解析全球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发掘经济增长的产业动力,展望全球经济发展前景。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加上全球一体化趋势出现再次加强的动力,受访者普遍预测2021年全球经济将稳步复苏,全球贸易增长和跨境投资将出现反弹,主要国家或地区的股市、全球大宗商品市场也将回暖。受RCEP等区域经贸合作协议的带动,受访者对东亚和东盟的经济信心尤为强劲。
多数受访者认为中国经济将出现更加有力的复苏,扩大内需、尤其是扩大消费的政策预期将发挥积极的效果,对外贸易也将继续取得稳定增长,但在扩内需和营造良好外部环境方面的挑战仍不容忽视。拜登新政府上台后,对中国的政策还未完全成型,受访者多数认为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仍然基本稳固,对关键技术与关键零部件突破的信心也较去年有所增强。
无论是全球还是中国,受访者最为担心的都是政府或企业的债务风险及其引发的金融动荡。对国内来说,中美关系的走势仍是关键的风险点之一。在疫情冲击和气候变化受到更加重视的影响下,受访者普遍认为生物医药、信息技术和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产业是国内外最有成长前景的行业,也是今后国际产业竞争的焦点。
一、疫情逐步控制加上经济秩序恢复,助力全球经济稳步复苏
受访者预期2021年全球平均增速约3.4%左右,比2020年有显著恢复。在本次信心指数调查中,有近一半(44.9%)的受访者认为今年全球经济增速将在3%以下,有近30%的受访者认为在3%-4%之间,两者合计占到近四分之三的比重,认为能达到4%-5%的有14.7%,还有近10%的受访者认为全球经济增速在5%-6%之间甚至达到6%以上(见图1)。如果对3%以下按2.5%的平均值,6%以上按6.5%的均值计算,则预期平均增速约3.4%左右。IMF于2021年1月份估计2020年全年经济增长为-3.5%,OECD于今年3月份估计为-3.4%,本次信心指数的预期值比2020年要加快约7个百分点。另外,也要高于近年来全球的平均增长速度,在2000年-2019年的20年间,全球GDP年均增速为2.9%,3.4%左右的预期增速比这20年值要高0.5个百分点。
多重因素助力全球经济稳步恢复。一是2020年的低基数因素,2020年不少国家 经济出现了负增长,负增长是由于疫情造成的短期内部分行业经营停滞,并不是基础生产能力出现了下滑,因此恢复起来相对容易。二是随着很多国家开始大力推进新冠疫苗生产和注射,不少国家疫情得到控制的曙光已经显现,全球疫情形势已经见到好转的希望。截至3月28日,全球新冠疫苗接种总量已经达到5.28亿剂次,平均每百人接种量已经达到6.94%,其中完全接种的人数达到1.2亿人。此外,包括美国在内的不少国家开始新一轮财政刺激政策,2020年多个高水平区域贸易和投资协定得到签署,美国新政府上台后全球经济秩序有望更加可预期和更加稳定,这些都有助于全球经济稳步复苏。东亚、东盟和美国等地区的经济信心指数较高,而西亚北非、英国和大洋洲等地区较低。
经济信心指数的取值范围在“0-200”之间,100为经济增长放缓和加快的临界值,取值在80以下表示“明显放缓”,80-90表示“中度放缓”,90-100表示“轻度放缓”,取值在100-110表示“轻度加快”,110-120表示“中度加快”,120以上表示“明显加快”。受访者对全球主要地区的经济信心指数均超过100,显示对2021年的经济增长预期显著好于2020年。其中,东盟地区的经济信心指数为157.5,韩国和日本的经济信心指数分别为141.8和135.8,显示受访者对这些地区的恢复抱有强烈信心,认为经济增速将“明显加快”;对美国和欧元区的经济信心指数为131.8和126.6,也处于很高的水平;信心指数相对较低的地区是西亚北非、英国和大洋洲地区,说明受访者对这些地区经济增长的信心弱于其他地区(见图2)。
对全球各地区经济信心指数的差异与RCEP等重要贸易协定和各国疫情控制能力有较强关联。《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谈判于2020年完成,虽然将于2021年各国正式批准以后才能生效,但受访者普遍预计其对主要国家的贸易和投资将产生正面影响。根据调查结果,RCEP对中国、东盟和日韩都有积极影响。89.2%的受访者认为该协定对中国的贸易和投资有比较积极或非常积极的影响,78.9%的受访者认为RCEP对东盟有比较积极或非常积极的影响,对日本和韩国所受影响的看法与之类似,只是受益程度比中国和东盟较弱。相比较而言,美国和大洋洲(主要是澳大利亚)可能会受到一定的消极影响,受访者中有36.5%认为对美国有比较消极或非常消极的影响,这一比重显著大于认为有积极影响的比重(17.4%)(见图3)。
从美国来看,虽然在RCEP等方面没有利好的消息,但随着拜登新政府上台,美国控制疫情的能力得到显现。到3月27日,美国疫苗已接种1.4亿剂,接种率达到27.9%。随着疫苗生产能力不断扩大,其接种速度还会加快,这将对其经济增长产生重要的利好影响,受访者对2021年美国的经济增长也较为看好。
对全球经济复苏的信心除了缘自各国经济本身外,还有来自于全球经济秩序恢复和贸易增长的因素。对外贸易增长是推动经济的重要动力之一,从2001年到2011年,全球货物出口总额从6.4万亿美元增长到18.1万亿美元,平均每年增长11.4%,但2012年至2019年平均增速只有0.4%,比2001年-2011年间显著放缓(见图4)。2020年,已经有全年统计数据的中、美等37个国家和地区(2019年占全球总出口的64.8%)出口总额为负增长(-6.4%)。从历史规律看,全球贸易前一年较大幅度的负增长一般都会紧随着下一年的较大幅度反弹。受访者中,有61.6%认为2021年全球贸易会小幅加快,15.6%认为会大幅加快,认为持平的有9.2%,认为将小幅放缓的只有10.8%,显示绝大多数受访者对2021年的全球贸易较有信心。对贸易的信心一方面来自于疫情得到控制后的自然恢复因素,另一方面也与美国拜登新政府上台后,中美经贸摩擦虽然仍在继续,但全球经济秩序的稳定性加强和可预判性提升有关。
大多数受访者对全球跨境投资的趋势较为乐观,这是支撑全球经济形势好转的另一个重要因素。疫情期间,由于人员流动的限制,跨境投资受到极大的影响,随着疫情形势好转,跨境投资很可能出现一定程度的反弹。有54.2%的受访者认为跨境投资将小幅加快,13.1%的受访者认为将大幅加快,两者合计比重达到67.2%,认为小幅放缓或大幅放缓的合计只有18.4%。
虽然调查结果显示受访者认为2021年全球经济将显著快于2020年增长速度,但与国际组织的预测相比,仍然显得较为审慎。OECD和IMF等国际组织对2021年全球经济增长速度都高度乐观,例如OECD估计2021年全球经济增长将达到5.6%,IMF则估计2021全球经济增速为5.5%。与OECD和IMF的预期相比,信心指数调查对全球经济增长平均3.4%的预期明显偏低,这体现了受访者对全球经济仍然存在较大风险的担心。
对2021年全球经济最大的担心来自于各国大幅度增加财政支出带来的债务风险、新冠疫情出现反复,以及国际金融市场动荡的风险(见图5)。
有68.8%的受访者认为,2021年全球经济的主要风险是疫情下各国大幅增加财政支出,全球债务规模攀升。60.5%的受访者认为,新冠疫情的演变趋势,特别是病毒变异情况,疫苗注射率是否会不如预期等仍然是重大风险。另外,还有接近45%的受访者认为国际金融市场动荡是一个重要风险,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与各国的债务攀升,以及股市汇市发展息息相关。与2020年的调查结果相比,受访者对全球经济的风险点有了巨大的变化,2020年受访者高度关心的是逆全球化趋势、中国经济大幅度回落和公共卫生等突发事件,而2021年全球债务风险上升到首位,这反映了受访者对全球各国经历了一年多的疫情冲击,不仅政府收入有所缩减,更主要的是财政支出,特别是各种经济刺激支出大幅度增加的高度担忧。
二、全球经济复苏将带动全球股市、大宗商品和重点产业向好发展
每次经济遭受冲击后,都会有一些产业受到冲击,也会对部分产品和一些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准确把握这些机遇,无论是对国家还是对企业都非常重要。
受访者对2021年各国或地区股市发展前景普遍看好,其中对中日韩和美国股市的看好度尤其高。受访者对中国大陆、中国香港、日本和韩国的股市看好度最高,股市信心指数分别为166.4、149.7、133.8和136.1。其中,分别有15.9%和16.7%的受访者认为中国大陆和中国香港地区的股市将大幅上涨,分别有58.4%和44.8%认为两地股市将小幅上涨;对日本和韩国的股市看好度要显著低于大陆和香港地区,分别有40.0%和41.8%的人认为两地将小幅上涨,仅有3.5%和3.2%的人认为将大幅上涨。对美国的股市看法也较乐观,有10.3%和42.8%的受访者认为美国股市将大幅上涨或小幅上涨,但也有20.7%的受访者认为将下跌,这一比重显著高于对中、日、韩股市的看法。对印度、英国和西亚北非地区的股市看法也是正面的,但相对较弱,这与这些地区的疫情控制状况相关(见图6)。
约四分之三的受访者认为2021年全球基础原料类大宗商品价格会小幅或大幅上涨。大宗商品是现代经济运行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其价格涨落对一国通胀水平有重要影响,一些重要大宗商品如原油等供应紧张会直接影响实体经济运行。从中国大宗商品价格指数变化看,其与全球经济形势有密切关联(见图7)。例如2009年、2015年和2020年中国能源、钢铁类大宗商品价格均出现较大幅度回落(其中2015年虽然全球经济未出现大的回落,但2015年-2016年中国出现严重的产能过剩现象,导致国内能源钢铁等产品价格回落,并对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产生了重要影响)。48.5%的受访者认为2021年大宗商品价格将会小幅上涨,29.1%的受访者认为会大幅上涨,认为会持平的受访者占比为16.6%,只有5.7%的受访者认为会下跌。受访者普遍认为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会上涨,这也反映了对全球经济复苏的信心。
智能制造、生物医药和信息技术被认为是最有可能带动全球经济增长、最有发展潜力的新动能。在新能源汽车、现代物流、新材料、智能制造、共享经济等11个行业中,受访者认为最能带动全球经济增长、最有发展潜力的行业分别是生物医药、信息技术和新能源汽车(相应选项的占比分别是66.3%、57.8%和44.8%),列在第4位的是新型消费(网上零售、直播带货、在线医疗、在线教育等),排在后几位的则分别是人工智能、新材料和节能环保产业(见图8)。对这些产业发展前景的看法,既体现了产业发展的长期趋势,也反映了2020年一些产业发展的短期趋势。生物医药和信息技术一直是近几年全球各国发展较快的领域,在疫情冲击下,生物医药和疫苗与健康领域密切相关,网上零售、线上办公和网上教育这类有助于减少对现场办公或者人员需求的技术也出现了爆发式的增长。与2020年的调查相比,今年受访者对新能源汽车的重视程度明显上升(2020年时有9.6%选择新能源汽车),这或与2020年新能源汽车市场进入了爆发式增长的新阶段有密切关系。
三、中国经济将持续复苏但仍面临不少挑战,需着力防范债务风险和外部环境风险
受访者认为2021年中国经济将取得较高的增长速度。28.6%的受访者预期今年中国经济增速将在6%以下,34.6%的受访者认为将在6%-7%,有22.2%的受访者认为在7%-8%之间,还有14.6%的受访者认为今年经济增速有望超过8%(见图9)。若将6%以下按5.5%计算,10%以上按11%计算,则受访者的加权平均经济增速为6.8%。“十三五”期间,中国GDP年均增长5.8%,其中2016年-2019年四年间年均增长6.6%,这也意味着受访者对今年的经济增速不仅比2020年的2.3%高4.5个百分点,也高于“十三五”前四年的平均增速0.2个百分点,受访者的预期也和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的目标相吻合,总体上较为积极。
约60%的受访者认为2021年中国扩大消费的效果会比较明显或非常明显,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受访者持谨慎态度。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当前中国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产业安全的重要战略。新发展格局的一个核心内容是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国内消费,用更大规模、更高比重、更高质量的消费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进一步提升国内经济增长的稳定性。从受访者的回复看,扩大消费可能会出现比以前更明显的成效。10.4%的受访者认为在双循环的发展格局下,2021年中国扩大消费的效果会非常明显,有超过一半(50.5%)的受访者认为会比较明显,也有28.6%的受访者认为扩大消费的效果仍然会一般,不会特别明显,仅有10.4%的受访者认为与以前相比,效果提升会非常有限。在2020年的问卷结果中,有超过一半(56.2%)的受访者认为消费对中国经济的拉动作用会增强,32.7%的受访者认为消费的贡献会保持总体平稳,有11.1%的受访者认为将减弱(见图10)。比较起来,今年受访者对扩大消费的态度更加积极,信心更强。但是长期来看,消费增长有其内在的规律,扩大消费的政策短期内较难见效,特别是中国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相当一部分居民的收入水平还较低,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完善、保障水平不高,不少居民增强消费的后顾之忧较大,要真正发挥扩内需的成效,还需要多方面的政策配合。
对外贸易,特别是出口是重要的总需求,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受访者对2021年中国出口表现了较强的信心,出口信心指数达148.7。1978年-2011年间,中国货物贸易出口从97.5亿美元增长到1.9万亿美元,年均增长17.3%;2012年以后,随着中国成本上升、劳动力短缺以及部分国外市场饱和等因素,特别是2018年美对中国开始贸易打压以来,出口增速明显下滑,2012年-2020年间年均增速下降到3.5%。但2020年和2021年,中国面临着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而国际疫情还没有完全解决,生产还没有完全恢复的有利机遇,出口存在较快增长的可能。从调查结果看,61.6%的受访者认为与2020年相比,中国出口将小幅加快,有16.6%的受访者认为将大幅加快,还有15.0%的认为将和上年持平,总体对外出口信心指数达到148.7。
受访者认为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仍然基本稳定,比上年调查时的信心有所增强。随着中国的传统成本优势不断下滑,特别是2018年中美经贸摩擦以来,中国产业链存在不少短板,例如芯片等关键零部件供应链断裂的风险更加凸显,对中国“世界工厂”地位的担心也有所增加。今年的调查中,有32.1%的受访者认为该地位将“有所强化”或“大幅强化”,比2020年调查的结果提升了15个百分点;有39.4%的受访者认为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基本稳定,比去年下降9个百分点;认为将“小幅弱化”或“大幅弱化”的受访者比重为28.6%,比上年降低了5.9个百分点,这表明与去年相比,受访者对国内制造业在全球的竞争力信心有所增强,这与中美经贸摩擦近三年来中国制造业仍然维持较好的国际竞争力的出色表现有关(见图11)。但是也要看到,2020年中国制造业的出色表现与其他国家深受疫情困扰有关,随着全球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其他国家生产逐步恢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分散化、去中心化的趋势或再度出现,提高中国制造业全球竞争力的任务仍然任重道远。
受访者对中国解决“卡脖子”问题的信心也有所增强,但也有不少人认为这是一个长期问题,需要久久为功。超过一半(53.3%)的受访者认为,随着国家更加重视提升战略科技力量,重视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自主可控能力,中国“卡脖子”问题有望得到部分解决,7.4%的受访者认为能得到明显解决,但也有39.3%的受访者认为“卡脖子”问题是一个长期问题,短期内改善可能性不大。总体来看,调查结果反映了当前中国促进创新驱动,加强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已经成为发展阶段的需要,而且中国也已经有一定的科研基础和产业发展基础,具有了一定的技术突破能力。
多数受访者认为人民币汇率将保持稳定,最有可能在6.4-6.5之间。自2018年中美经贸摩擦正式开始以后,人民币汇率出现了较大幅度贬值,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从2018年3月至4月份的6.3左右迅速攀升到7.0左右的水平,但从2020年6月开始,随着中国生产活动逐步恢复,而全球其他地区生产活动受到疫情的冲击,人民币汇率呈现持续快速升值态势,到2021年2月份,人民币汇率已经升值到6.5左右,目前仍低于2014年和2015年时6.1左右的水平,也低于2018年3月至4月份6.3左右的水平,但也属于2015年以来币值较高的水平(见图12)。展望2021年,30.4%的受访者认为人民币汇率将在6.4-6.5之间,有29.8%的受访者认为还将进一步升值达到6.3至6.4之间,甚至有14.7%认为汇率将升到6.3以下的水平,但也有近四分之一的受访者认为汇率将贬值到6.5以上的水平。
多数受访者认为2021年中国房地产价格仍将小幅上涨。近年来,房地产“房住不炒”的政策方向明确,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在这一大背景下,6.4%的受访者认为2021年房地产价格会大幅上涨;有超过一半(51.9%)的受访者认为将“小幅上涨”;28.7%认为将“大致持平”,只有13.0%的受访者表示将“小幅”或“大幅”下跌。从中国住宅价格指数看,2018年以来住宅价格已经趋于平稳增长,2021年2月份百城住宅价格指数和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指数均在4%左右(见图13)。根据调查结果,2021年仍有很大可能延续这一平稳增长态势。
信息技术服务、生物医药和新能源被认为是中国最具成长前景的行业。在生物医药、养老健康、旅游休闲、教育培训、文化产业等共17个行业中,受访者认为最有成长前景的前三项分别是信息技术服务(含5G、工业互联网、大数据服务)、生物医药和新能源(选择比例分别是46.5%、43.0%和34.4%),新能源汽车也处于前列,比例达到31.8%(见图14)。与上一年相比,受访者对养老健康、人工智能的重要性排序有所下降,而对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的排序上升,这反映了中国当前高度重视低碳化发展的战略,特别是在中国提出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雄心壮志下,给新能源产业带来了重大的机遇。
地方政府和企业债务风险,以及中美关系的风险是受访者最关心的问题。虽然普遍预期今年中国有望取得较高的增长速度,出口和消费都有望进一步回暖,但潜在的风险点仍不容忽视。有接近一半(47.5%)的受访者认为,地方政府债务是中国经济最大的风险点,近年来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持续存在,加上2020年地方政府收入减少但支出增加,政府债务问题愈加突出。企业债务高企也是一个较大的风险点,近来一些大规模的企业集团相继出现破产事件,说明可能有不少企业的债务压力较大。排在第二位的风险是中美关系问题,美国拜登新政府上台后,一系列举措与特朗普时期可能有所区别,但从目前的一些迹象看,美国将中国视为战略竞争对手的大格局已经形成。在这一背景下,是否会再度出现,或者更加严格的美国对关键技术封锁和对关键零部件“断供”,仍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并可能对中国经济运行带来重大冲击的风险点(见图15)。
四、总结与展望:债务风险成为各国共同挑战,信息技术与能源转型成为产业竞争的新焦点
长时期的疫情冲击,很多国家都面临财政收入下滑但支出大幅扩张、债务风险陡升的窘境,要慎防债务风险演化为金融危机。鉴于疫情对经济的强烈冲击,各国纷纷出台了史上最大规模的纾困政策。总体上,发达国家都面临较严重的债务问题,而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的债务风险比发达国家可能更为严重。世界银行2021年发布的《全球债务浪潮:原因和影响》一书指出,1970年以来发展中国家经历了4次大的债务危机,其中前3次最终都导致了金融危机——80年代后期的拉丁美洲债务危机、90年代后期的亚洲金融危机和2007年-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机;自2010年以来进入了第四轮债务周期,前期的债务快速增长叠加2020年的疫情冲击,债务风险已经成为当前全球各国所面临的共同挑战。
虽然困难犹在、挑战不减,但在全球经济复苏、新一轮产业革命及气候变化受到更多重视的大背景下,不少新兴产业加速发展的机遇也更加突出。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新兴国家或发展中国家,智能制造、大数据、物联网等领域的新技术正在加速得以应用,疫情更成为催化剂,新一代信息技术给各产业效率提升带来了全新的空间。美国政府于2021年重新加入《巴黎协定》后,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将再次得到更高的重视。《巴黎协定》的长期目标是将全球平均气温较前工业化时期上升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并努力将温度上升幅度限制在1.5摄氏度以内。将温升控制在1.5摄氏度之内将要求工业、建筑、交通、城市等行业和领域中“快速且深远”的转变,这将成为新能源以及新能源汽车等一系列行业的发展的重要动力。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