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战十戒

2021-04-12 11:58:53 和讯网 

  战争和商业贸易是人类最古老的两种社会行为。一般来说,战争是一种非常状态,是不同种族、部落、国家或者不同宗教信仰的人以征服或者消灭对方为目的,所展开的剧烈的军事冲突。商业行为也被人称作“和平时期的战争”,虽然,商业活动的持续性、非冲突性与战争不可相提并论,却不能阻止人们以战争思维来观察和指导企业的经营活动——这就是“商战”的概念。

  原因在于,有时,战争与商业行为是可以互相交换的,“商”不能实现的目标,可以依靠战争解决;比如,15世纪开始的地理大发现,开始只是为了找到黄金,而当仅仅依靠商业手段拿不到金子之后,西方殖民者就转而信奉“枪杆子里面出黄金”,以“战”代商;有时,“商”也可以代战,比如,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就会花钱买和平,每年给辽国岁币30万,粮食、牲畜、生丝、布匹若干,以保边境平安。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商”和“战”两种活动掺合在一起,互相利用,互为表里,很难说清哪些行为是“商”,哪些行为是“战”。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荷兰的东印度公司,这个公司毫无疑问是为了赚钱,荷兰今天之富有,很大一部分功劳应该记在东印度公司的账上,但是,这个公司不只是贩卖香料,靠香料发财,而是兼有印度尼西亚的行政职能,它有自己的武器和军队,有发动战争的权利和能力。

  由于以上原因,人们很容易将“商”“战”混为一谈,尤其是,战争之暴利性更容易诱发商人的战争思维。加之,传统中国社会自上而下“重农贬商”,商业萎缩,商人地位低下,“士农工商”,商人一直被排在社会序列的末尾。相反,5000年历史上大规模的战争却从来没有断绝,就像孕育中华文明的黄河一样,“年年都泛滥,十年浪滔天”,改朝换代、外族入侵之际,战争的范围更是普天之下,“草木皆兵”,没有一处安宁之地。所以,在中国,商业以及由此营养的商业文化基本上处于幼稚状态,而战争和有关战争的文化却十分发达。

  这就带来了一种社会化的倾向——不是一个人或者某些人,而是大多数中国人常常有“拿来主义”的习惯,以“战争思维”看待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市场活动,以我们引以为傲的、擅长的战争文化替代我们比较薄弱的、劣势的商业文化,“商战”由此而来。上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的管理学者、企业家,也有鼓吹《孙子兵法》的报道,这更坚定了国人“以战代商”的信心,“商战”遂成为一种思维定势,并形成潮流。

  “商”、“战”有某些相似之处并不奇怪,可是,如果从头儿说起,就会发现两者之间的本质差别。下面列出“商”、“战”各自特点,计有十条。

  战争是这样的:

  1,战争是一次性博弈,是“悬崖边的搏斗”。

  2,战争是零和博弈,一方所得来自另一方所失,一加一减,互相抵消。

  3,“兵不厌诈”——战争的基本规则就是欺诈。

  4,战之道,在于“劫”。

  5, 战争是基于暴力的。

  6,战争的目标是“胜者通吃,一统天下”。

  7,战争的游戏规则是不择手段。

  8,战争的单纯性在于敌对方是明确的,可以“有的放矢”。

  9.战争的单纯性在于其目标函数是单一的。

  10.战争的单纯性在于它是不计成本的。

  商业行为有哪些特点呢,下面分别讨论。

  1,商业行为是重复博弈,是可持续的社会行为。

  2,商业行为是“双赢”的,每一次交易行为都会增进双方福利。

  3,商之道,在于诚——诚信是商业社会的通行法则。

  4,商之道,在于养。

  5,商业行为是基于契约的。

  6,商业社会繁荣的根本是“各守其业,分工合作”。

  7,商业社会的一般规则是“按规则出牌”。

  8,商业行为的复杂性在于,有时我们根本找不到“敌人”、找不到“机遇”、也找不到“顾客”。

  9,商业行为的目标函数是多元的,而不是单一的。

  10,任何一种商业行为,都必须进行成本/收益分析,“不计成本”的行为绝对不是商业行为。

  如果有一点经济学根底(坦率地说,我也只有一点),应该知道,商、战的根本差异是第一条,即战争是一次性博弈,而商业活动是重复博弈。所有一次性博弈,都具有最大的风险,因为,欺骗是一次性社会活动的最佳选择;商业活动是重复博弈,而在重复性经济活动中的最优选择是诚信,这就是说,“好人不吃亏”这句话是有经济学来历的。一个人一旦建立了“好人”的“品牌”,那么,将会有更多的人和他合作,他的机会也随之源源不断。

  放眼中国,商战已经一体化了,即以战争思维来思考商业活动的实践和理论比比皆是。实践方面,有史玉柱;理论方面,有在各种管理学教科书中的“商战”案例。应该说,找出战争和商业之间若干相似之处,并不难,比如“兵贵神速”、“商贵敏捷”;比如战争“集中优势打歼灭战”、商业要“专业化”经营,都有类似的思维习惯。可是,我们并不能因此而否认两种社会行为一种是常态的,而另一种是极端的冲突,忽视了战争和商业两者之间的根本对立,却把无关要紧的因素相互类比,相互移植,再一次明证中国知识界的无知以及民众的“起哄”精神。

 

(责任编辑:李莹 HN016)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