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二美国发布了3月份的CPI数据,季调后CPI月率为0.6%,高于市场预期(0.5%),这个数据创下去年7月来新高。相对前值0.4%,高出预期的数字也说明目前美国通胀的确在升温;同时季调CPI年率换算为2.6%,也创下2018年8月来新高。由于之前美债收益率的上扬已经震动不少投资者脆弱的心理状态,虽然此次数据发表后市场表现相对冷静,但也不乏担忧的声音,甚至有投资者忧心忡忡地怀疑起输入型通胀风险的抬头。
实际上在这个数据公布前一天,美联储的另一项月度(3月)调查数据就已经显示出美国消费者的中短期通胀预期已经上升至7年高点:1年后为3.2%,3年后为3.1%。而且对住宅、汽油、租金等经常性支出的预期也达到该项调查开始(2013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同时对失业水平的看法也大幅改善,显示美国消费者信心回复,录得去年新冠疫情爆发后最乐观数字。
近期美联储各路官员利用不同场合安抚市场,诱导舆情的努力似乎也奏效。由经济复苏预期引发的长期利率反弹是好事,通胀预期高企不过是低基数效应,宽松政策将持续相当一段时间。同时部分地区联储首脑甚至放风将在秋季开始讨论缩表,因为按照计划8月前后美国的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率将达到70%-80%以上,这些行为显示出联储也在不断试探市场反应。
细心的读者应该发现我们一直对去年末以来市场担心的通胀预期不是那么感冒,立场接近美联储的公式谈话,那就是技术性的通胀率上升多半会是一时性的。这意味着目前没有必要去担心恶性通胀的风险,即便有几个月的通胀数据超过联储政策目标,也将很快沉静。
由于美国的超级量化宽松和一般意义上理解的“印钱”效应现实里并不沾边,如同过去10多年来我们见识到日本央行如何在这条不归路上一路向西但通胀率依然和政策目标相去甚远的窘态。没有实际资金需求的货币供应将沉淀在金融体系内,由于超低利率,甚至无法形成国内那种投机性需求引发空转。其次,疫情暴发后人民币实际上是一枝独秀,反映了中国经济领先全球的恢复能力。没有大幅贬值的基础,输入型通胀风险非常有限,除非物流和资金流出现意外阻塞。考虑到中国独步全球的工业生产和供应能力,通胀失控的预期有点牵强。
但这并不是说我们对疫情以来的经济对策措施带来的副作用可以熟视无睹。鲍威尔主导的美联储实实在在面临着压力,不能让经济复苏的良好预期夭折,同时要紧密跟踪和判断对物价上升的容忍度,诱导资本市场顺利消化以形成良性预期来实现软着陆。因为美国在疫情暴发后,先是美联储直接出手干预,通过注入流动性拯救资本市场,后面连续5轮财政刺激美联储作为陪跑虽然是被动地支撑,但从央行角度而言,不断加码的刺激规模也是必要的,因此目前美国面临的潜在风险和副作用也是美联储直接参与的结果。
特别是美国的刺激方式和日本完全不同,财政举债融资,其中很大部分直接支付给居民消费,效果比日本挤牙膏似的间接刺激要明显。而央行为此保驾护航帮助财政顺利消化,还不忘精准控制水平:既要反映复苏预期还要确保实际利率维持在相对刺激的水平。3月份,外资对中国国债的需求就在美国长期利率走高的3月呈现净卖出,连续24个月净买入的势头戛然而止。近期港汇持续走弱也显示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复苏预期市场已经强化,从新兴市场回流资金的现象比较明显。从历史看这类趋势往往伴随对新兴市场的冲击,一旦烧到其后院,美国自己也难独善其身,甚至需要国际协调,而疫情已经透支了很多经济体的潜力。
由于短时间庞大的扩表,美联储自身也必须要先有个明确的指针,究竟物价水平上升到什么位置就算“过头”或者说必须干预,因为这个涉及到后续市场看待联储的干预方式甚至是干预能力。正如很多投资者担心联储的紧缩,不仅鲍威尔,包括耶伦在内的美国经济政策主导者都急切地希望刺激政策更快更广地惠及美国社会,实现充分就业,甚至公开宣言可以短期放弃稳定物价这一职责。但为防止出现意外导致失控,美联储比谁都需要提前做好准备,万一经济过热将如何对应。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