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日本岛上一群“自学成才”的猴子,探讨老师的作用

2021-04-16 10:26:40 和讯网  刘云枫

  刘仁鹤是我哥的孩子,我的侄子,今年上了清华。上个星期五,他身体不适,我奉命去看他,到底是青春年少,偶然感冒,并无大碍。所以,我们之间,除了说说身体如何之类,也说点与身体无关的。

  下面,是我和他的一段对话。

  “二叔,你上什么课呢?”

  “《计算机网络与安全》,本科生的”。

  “你学过网络吗?就给学生讲”。

  “没有,我们那个时代,哪儿有网络啊。所以,上大学的时候,没学过;后来,网络流行,自己看;为了上课,就加劲儿看,也就这样了。”

  “那,谁来鉴定你学会了,可以给学生上课啊?另外,要是你能自学,为什么学生们不能呢?”

  这两个问题,看上去简单,实际上玄机重重,搞不好,就把“为人师表”者绕进去了。为什么这么说呢?且来分析。

  先说第一个问题——应该说,现在的大学,管理越来越规范了。凡事,总有一大堆表格填充,只要表格填满了,没有空白,事情也就圆满了。一个老师上台讲课,是一件近似于“神圣”的事情,马虎不得。所以,除去要填补表格的空白之外,还有一大批专家听课会商,以决定你能否给学生上课。

  我也有这么一个过程,经专家鉴定,认定我是合格的人民教师、合格的大学教师。这是无可置疑的。

  第二个问题的逻辑是,如果我能自学,学生也能自学,学生们也的确是通过自我努力获得知识的,那么,老师的作用何在?大学的价值又何在呢?“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岂不成了一句废话。在我,对此当然是欢欣鼓舞的。因为,一直以来,我始终坚信,学习是一件非常个人的事情,成绩好坏,能否掌握可用的知识,全在自己努力,和老师无关,和其他人更没有关系。

  所以,我从来不挑老师的毛病。记得大学期间,有一位名叫袁冰的老师,是我们《大学物理》课程的助教。几乎所有同学,都对他不满意,说他不认真、不负责,水平也有限,大有被袁老师“耽误青春”的愤慨。只有我,认定他是好老师,果然,后来他发明了风靡全国的“背背佳”,赚了大钱,让那些曾经的好老师也羡慕不已——这是我当学生时候的认识。

  当了老师之后,立场变了,观点随之而变——原来,认为学习好坏和老师无关,现在,则认定学生成绩好坏和我无关。不过,我只敢这么想,却不敢这么说,因为,要是一个老师敢说学生成绩优劣与己无关,一方面是推卸教师的责任,另一方面,果真如此的话,老师这个职业、大学这个机构,岂不真成了“误人子弟”的职业和场所了吗?

  就是说,知识不是“教”会的,而是“学”会的——要是“学生”没有自我学习能力,老师再怎么投入,也是白费。学习是一种“内生”能力,而不是外力灌输的结果。日本人类学者的研究,可以为证。

  幸岛周长3.5公里,面积32公顷,是一座位于日本宫崎县境内的小岛。这个岛在世界上很有名气,原因是,岛上生活着一群聪明绝顶的猴子。它们有两项学习成果,其一,洗红薯;其二,把含有沙子的麦粒,抓一把,放在海水里,沙子沉下去了,麦粒浮了起来。于是,猴子很容易吃到了干净的麦粒。这个方法,源于一只出生于1952年,死于1972年、名叫Imo的母猴。

  Imo的另一项学习成果是洗红薯。在幸岛的日本科学家,每周喂三次猴子。他们把红薯扔在沙滩上,猴子爱吃红薯,可是,讨厌上面的泥和沙子。开始,猴子用手拍打红薯上的泥沙,之后,再吃;三年后的一天,Imo用溪水把红薯上的泥沙,洗得干干净净。它把这个诀窍教给了妈妈,不久,伙伴们也都学会了这个办法。后来,溪水干枯了,猴子却没有改变他们的卫生习惯,它们改到海边洗红薯,海水含盐,增加了红薯的味道,猴子们吃得更有味了。

  猴子是和人类最接近的动物之一,其精明尽人皆知,“猴精”,由此而来。可是,这么聪明的猴子,日本科学家也是第一次见到。更令人惊奇的是,名为Imo的母猴,是自己觉悟的,并没有受人和其他猴子的启发。这就证明,猴子的学习能力是与生俱来的,它们能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将解决问题的智慧,在猴群当中逐步扩散。

  如果人类与猴子的智慧可以类比,显然,学生、所有学生的学习能力,都是与生俱来的。没有老师和老师的指导,学生们一样可以自我成才,并且,丝毫也不会逊色于“高师指点”的情形。因为这种想法,所以,每次站在讲台上,我都觉得特别无聊——把别人能够明白的东西,讲给别人,岂不等于把嚼过的馒头塞进别人嘴里吗?

  事情总有两面,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在“修行”上,有没有老师及其指导,无关紧要;“引领”的作用,则非老师莫属。这并不是说,没有“老师”的引导,“学生们”就找不到前进的方向,而是,有了正确的指引,“学生们”能在更短的时间内、以更低的成本找到正确的道路。人生以及求学,正如在一条没有航标的河流上航行,老师们年长,经验教训同样丰富,在哪儿有波折,哪儿水平浪静,都有了经历。把这些知识与年轻人分享,正是老师的作用所在。

  知识分享的社会意义,在于降低学习成本——一个合格的老师,能降低一个班级或课程的学习成本,足矣;一个学校,能降低数以千计年轻人的学习成本,足矣;老师和学校,乃社会分工与专业化之必然,他们的功能,仅仅是帮助别人以及整个社会,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量知识的经济职能,即:老师和学校的真正作用,是经济上的,而不是道德上的;把不属于老师和学校的职能,强加在老师和学校头上,让他们承担额外的社会责任,只会适得其反。

  换言之,“为人师表”的传统教育观,可以休矣;老师,只是现代社会一个不可或缺的经济环节,与其他职业、其他环节,可等量齐观;要是人们、社会依然按照传统的观念,要求我“为人师表”,要求我“学为人师行为人范”,做一个他们理想中的、标准化的老师,我肯定说“不”。王朔有言“千万别把我当人”,我愿意模仿王朔,也有言:“千万别把我当老师”。但我是一个正直、仁爱、有幽默感和善良的人,一个安分守己的良民,仅此而已。

  备注这篇文字,和我的设想,有很大偏差。本来,只想说明学习是学生的事情,与老师关系不大——学习能力是一种“内在”的潜力,是内因,老师是可有可无的外因。可是,到了后面,意义有了转折。这是我没有想到的。看来,所有的“设计”都是靠不住的。一篇短文,我自己都设计不好,难道说一个复杂的社会,能指望一个“总设计师”搞定吗?我觉得悬。

  虽然,文章的最终含义“跑偏”了,可是,反倒是意外之喜,至少,我认为比我设想的立意,高了。就像父母想要一个儿子,结果却生了一个女儿,而这个女儿,竟成了倾国倾城的美女,你说,父母能不笑逐颜开吗?

  9月10号,是教师节,这篇文章,就算对教师节的追记吧。

  

(责任编辑:李莹 HN016)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