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韩亚栋报道? “十四五”的第一个春天,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复苏。
4月16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我国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数据。初步核算,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24931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8.3%,比2020年四季度环比增长0.6%;比2019年一季度增长10.3%,两年平均增长5.0%。
(来源:国家统计局官网)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刘爱华表示,今年一季度,面对冬春疫情考验和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得到了巩固和拓展。总体上看,我国经济持续稳定恢复,开局良好。
回顾一季度成绩单,放眼高质量发展新前景,中国经济呈现出无惧风雨、稳步前行的坚强韧性,凸显了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
01
中国经济这艘大船在经历疫情风浪带来的短暂颠簸后,又回到了稳定的轨道上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新征程开启之年,中国一季度经济数据备受关注。
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执行副院长董煜指出,看待一季度经济数据,要和“十四五”开局结合起来看,和中央对年度经济工作的要求结合起来看,既要看年度变化,也要看两年平均,既要看同比,也要看环比,既要肯定成绩,也要发现问题,既要总结经验,也要判断趋势。
从同比情况看,一季度主要指标都呈现了两位数的增长;从季度环比看,主要指标继续保持增长;从两年平均增速看,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两年平均增长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两年平均增长6.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两年平均增长4.2%,固定资产投资两年平均增长2.9%,货物进出口总额两年平均增速也接近10%。
一项项细分指标的走高,进一步印证了我国经济处于稳定恢复状态的判断。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3.9%,两年平均增长4.2%;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25.6%,两年平均增长2.9%;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9.2%,两年平均增速近10%。消费回暖、投资企稳、外贸升温,为经济发展源源不断地注入动力。
与此同时,新动能快速成长、市场预期稳中向好、就业物价稳定、居民收入增加等一系列指标都说明,一季度,国民经济恢复态势在持续,积极因素在累积增多。
“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中国经济这艘大船在经历疫情风浪带来的短暂颠簸后,又回到了稳定的轨道上,重新呈现出平稳健康发展的态势。这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是独一份的,体现了中国经济发展的韧性和中国制度的优越性。”董煜说。
02
消费市场呈现恢复性较快增长,超大规模市场的优势明显,消费升级的态势也没有改变
疫情增加了居民所面对的不确定性,降低了他们的消费意愿。促进消费是今年乃至整个“十四五”经济工作的重点。为此,我国出台了多方面的措施来培育一个更大规模的国内消费市场。
图为辽宁沈阳一商场为迎接顾客用各种花卉装扮内景。顾客宛如进入一个大花园,挑选自己喜欢的商品。(图片来源:视觉中国(000681,股吧))
刚刚过去的清明假期,旅游、观影居民消费需求旺盛。从出行看,国内旅游出游人数达到1.02亿人次,恢复到疫情前同期的94.5%。4月2日至5日,全国铁路发送旅客人次比2020年同期增长225.8%,恢复至2019年的92.4%。从电影市场看,清明假期三天电影总票房突破8亿,刷新了历史同期票房最高纪录。
4月3日,清明小长假第一天,故宫、天安门广场游人如织,迎来旅游客流高峰。(视觉中国)
数据显示,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3.9%,两年平均增长4.2%,消费市场延续了上一年逐季恢复的态势,呈现恢复性较快增长。刘爱华指出:“总体上看,从去年以来,消费市场经受住了疫情冲击的严峻考验,超大规模市场的优势明显,消费升级的态势也没有改变。”
不只是受疫情冲击后传统消费的基本恢复,还有背后消费新业态的成长与新模式的更迭。正是后者凸显了中国不断迸发的创新活力,令人对中国经济行稳致远更有信心。董煜指出,网络消费继续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这将进一步改变我国的消费结构,进而深层次地改变我们的产销供给方式,提升经济运行的整体效率。
03
直播带货、在线诊疗、远程办公等发展向好,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中国经济添活力
新动能快速成长,是一季度中国经济的重要特点。刘爱华就此总结说:“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直播带货、在线诊疗、远程办公这些新模式发展向好,线上线下融合提速。”
4月15日,第129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简称“广交会”)在网上开幕,图为参展企业在广交会直播间内向采购商介绍产品。(视觉中国)
数据显示,一季度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39.9%、31.2%,两年平均分别增长9.7%、12.3%,增速都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整体增速。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了37.3%,两年平均增长9.9%,快于全部投资7个百分点。智能低碳产品产量快速增长,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微型计算机设备产量同比分别增长了3.1倍、1.1倍、73.6%,两年平均增速都超过两位数。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25.8%,两年平均增长了15.4%,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1.9%。
结合互联网与信息技术,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核心内容的“三新”经济促进了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
1月14日,山西省运城市大运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的工作人员正在加紧生产订单产品。金玉敏摄(人民视觉)
以新能源汽车为例。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是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的战略举措。近年来,中国企业在关键技术上不断实现技术突破,我国新能源汽车进入加速发展新阶段,成交量连续5年居全球第一,累计推广超480万辆,占全球一半以上。一批国产新能源汽车品牌强势崛起,成为促进汽车产业回暖、推动经济复苏的一支重要力量。
新动能快速成长,折射着创新驱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变化,也体现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成果。业界认为,2021年,我国经济发展新动能将继续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将加快成长,为中国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04
国际机构纷纷上调中国经济预期,中国全年经济有望保持稳中加固、稳中向好态势
近期,各大国际机构纷纷上调对中国经济的预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最新《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计2021年中国经济将增长8.4%,较1月份预测值上调0.3个百分点。世界银行发布《东亚与太平洋(601099,股吧)地区经济半年报》指出,随着全球经济逐步回暖,中国经济在2021年增长将更加强劲,预计将实现8.1%的增长。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教授唐遥分析称,随着疫苗接种的推进,中国经济的活力会进一步加强;同时海外主要经济体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反弹迹象,支撑了外需。在这样的整体经济环境下,我国有望在今年取得良好经济表现。
展望全年经济,既要看到总体态势,也要看到新情况新问题。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郭丽岩认为,当前,全球经济复苏和国际金融市场、国际贸易形势仍面临较多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发达经济体与除我国之外的发展中经济体错位复苏带来的一系列新情况也值得关注。就国内而言,市场主体整体上在加速恢复,但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面临的成本压力与市场压力仍较大,尤其是资金链压力。此外,海外疫情状况不利于全球产业链的正常运转,国内出口企业复工复产仍面临较多挑战。对这些方面的因素也要保持清醒。
05
持续巩固“稳”的基础,积蓄“进”的力量,守住“保”的底线,以高质量发展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依靠改革创新打通国民经济循环的梗阻。开年以来,为了畅循环破梗阻,构建国内统一大市场,我国发挥全面深化改革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关键作用。在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方面,及时出台了《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行动方案》,破除妨碍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和商品服务流通的体制机制障碍,畅通市场循环,打通堵点,推动形成市场主体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4月1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草案)》通过,将为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和促进公平竞争提供法治保障。
郭丽岩指出,考虑到当前市场体系的基础制度仍不够完善,市场对内对外开放的广度与深度仍待拓展,今年需要以更高标准将市场体系建设行动落深落细落实。包括参考国际规则和实践,加快构建国内统一大市场,促进不同地区和行业标准、规则、政策协调统一,有效破除地方保护、行业垄断和市场分割。例如,纵深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着力健全要素市场制度体系;在市场准入环节,强化负面清单制度管理的权威性;在转变政府职能方面,大幅简化涉企审批条件、环节、材料和时限要求等。
中国经济在经历风雨中发展起来,在应对挑战中成长壮大。要全面客观理性辩证看待当前经济形势,充分认识我国经济呈现稳定恢复态势,同时必须正视困难挑战。持续巩固“稳”的基础,积蓄“进”的力量,守住“保”的底线,扎实办好自己的事,推动中国经济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