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观澜之江门篇:“今日之中国如你所愿”

2021-04-19 21:49:49 和讯  人民网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

置身“中国第一侨乡”江门的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面对3万多件海内外华侨实物和史料,仿佛在翻阅一部看得见的中国近代史。

有的文物催人泪下,抗日战争时期一位江门华侨奔走南洋,将摆摊筹得的18万元捐回祖国,所用布袋上“远走天涯、为国效劳”的字样至今依然清晰;有的故事令人起敬,美国华工群像雕塑再现了先辈创造人力铺轨世界记录的壮举,1869年他们接受白人发起的挑战,12小时内铺完10英里多的轨道;有的画面激励图强,拍摄于上世纪的黑白照片里,带着脚镣的瘦弱华工孤独地站在南美秘鲁甘蔗种植园里,眼神中满是痛苦和悲愁……

江门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一景。人民日报记者 吴姗摄

江门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展出的美国华工群像雕塑。人民日报记者 吴姗摄

文物无言,历史有声。百年前江门人走出国门,是民生凋敝时代迫于生计的无奈选择。甚至,无法称之为“选择”。

一名年仅11岁的小小讲解员已经在博物馆志愿讲解2年多,她说要把老一辈华侨艰苦奋斗、心系祖国的故事传递给更多人,她希望家乡人不用再背井离乡。

家乡,是海外华侨华人永远的牵挂。当地人介绍,祖籍江门市的海外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分布在全世界107个国家和地区,与江门常住人口相当。改革开放以来,海外华侨、港澳乡亲在江门捐资助学、修桥搭路、投资兴业,带回了资金项目、先进技术、管理经验。

江门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内负责志愿讲解工作导赏员。人民日报记者 张武军摄

今天的中国早已不是百年前的中国,从新中国成立到推进改革开放,从夺取全面小康到迎来建党百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是去是留,我们要做出的是有底气、有尊严的抉择。

前方报道组一位85后同事是土生土长江门人,问起他“家乡最大的变化是什么?”他说选择变了,小时候总是看到年轻人成群结队越洋闯荡,如今则优先留在国内、留在家乡,还有很多华侨华人回乡谋发展。

尤其这几年,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蓬勃发展、如火如荼、全面开花。江门人也抓住机遇,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见证者和参与者。在国家相关战略的部署带动下,江门的交通区位、社会环境等发展优势逐渐显现。

一位在深圳工作的江门人感慨,早年开车回江门恩平要花七八个小时,现在高速公路拓宽了,三个多小时就能到家。还有当地人说,在外打工多年,听到家门口要建高速,立马辞职带上积蓄回乡创业。

跳出江门看江门,当地交通谋划越发着眼于融入到粤港澳大湾区、“一核一带一区”发展格局中。即使在历经考验的2020年,深中通道、黄茅海跨海通道、中江高速、江门高新区公共码头等项目建设都取得重大突破。如今,江门内联外通的交通格局基本成形,珠西综合交通枢纽作用必将越来越强。

交通区位优势的凸显,促使江门与湾区各地联系更加紧密,助推江门不断强化自身优势、坚持错位发展。

江门加快创建国家级侨乡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擦亮开平碉楼与村落世界文化遗产名片,并推出中国侨都华侨华人嘉年华、“少年中国说”系列文化交流等具有侨乡特色的品牌文化活动。不久前,广东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印发《江门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台建设方案》,激励江门进一步思考如何凝聚、发挥好更多“侨”力量。

无人机拍摄的江门城央绿廊。人民日报记者 张武军摄

沉甸甸的期许令人期待、催人奋进。伴着江门满街的桂花香,走在舒适的城央绿廊上,记者突然很想穿越回百年前,告诉那些漂泊在外的先辈们:“回家吧,今日之中国如你所愿。”

(责任编辑:董萍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合作供稿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