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北京开放新活力,外媒记者点赞北京“两区”建设

2021-04-27 09:34:23 和讯  北京日报

体验自动驾驶、了解5G创新技术、感受人工智能……4月26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联合外交部新闻司、北京市“两区”办、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宣传文化部、北京市海淀区委宣传部,共同组织“北京市推进‘两区’建设 打造高水平开放平台”外媒集体采访,邀请美联社、彭博社、欧洲新闻图片社、新加坡海峡时报、日本读卖新闻等18家境外媒体,以及网络新媒体共计40余名记者,前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海淀区,深入了解北京“两区”建设的制度创新、重大项目签约落地、场景应用等内容,感受北京开放新动能。

优化营商环境服务更贴心

一大早,外媒记者一行首先来到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走进北京经开区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正用流利的外语为前来办理业务的外籍人士提供服务。

据北京经开区有关负责人介绍,这是北京市首家实现外国人工作许可和居留许可“一窗受理、同时取证”的一站式服务大厅,可提供英语、德语、日语、韩语、法语等多语种服务,将原来两证累计办理的时间由17个工作日缩短至7个工作日,办理时限缩短了近三分之二。同时,服务中心还开设“两区”建设服务窗口,提供金融、税务及外资企业问题咨询和受理反馈等多元化涉外服务,不仅为高水平服务外籍人士搭建了平台,还实现了北京经开区的事在本区办理,推动贸易、投资和人才流动自由化便利化,助力营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

走进SMC(中国)有限公司,造型各异的机器人吸引记者们围观拍照。作为最早一批进入北京经开区投资发展的外资企业,经过27年的发展,SMC(中国)在北京经开区已建成3个工厂、1个研发中心。今年年初,SMC(中国)总部正式在北京经开区落地。

“这次在中国成立SMC中国投资管理公司,行使中国总部的管理职能,是SMC在本土之外设立的第一个海外地区总部,也是第一个在海外直接设立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区域。”SMC(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马清海说,“北京经开区已成为北京市乃至中国的政策高地,拥有一流的营商环境和产业发展生态,让我们坚定在经开区发展的信心,选择将总部落户到经开区,并持续加强研发和生产配套能力,积极参与和支持智能制造发展。”

据悉,“两区”建设启动以来,北京经开区吸引外资的“强磁场”效应持续释放,目前已汇聚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3万余家企业,包括90多个世界500强企业投资的项目140余个,投资总额超过1000亿美元。

点赞自动驾驶初体验

在北京百度智行科技有限公司,记者们走进目前全球最大的自动驾驶和车路协同应用测试基地深入体验自动驾驶。

“这是我第一次体验自动驾驶,感觉非常棒。”韩国《亚洲经济新闻》记者李在镐亲自按下“开始”键,车子便缓缓启动,驶出园区。看到汽车可以自动识别红绿灯、遇到行人自动缓行,李在镐感到十分神奇。“这个车子速度最高能达到多少?车顶装了多少摄像头?……”李在镐一路向技术人员提问。已在京工作两年的他感受到,北京的智能科技发展迅速,正在不断改变人们的生活。

为了探究背后的奥秘,记者们走进大数据云控中心,通过调度大屏,工作人员可实时了解呼单总量、运营车辆数量、成功派单量、承担总量等车辆运营信息。外媒记者在现场踊跃采访,对全球首个网联云控式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智能化应用场景纷纷点赞。

走近园区感受创新活力的源泉

外媒记者一行随后来到海淀区,在中关村(000931,股吧)壹号园感受科技创新的魅力。中国(北京)自贸试验区成立以来,海淀区不断探索“重点园区+主导产业+项目带动”开放新模式,多点发力齐向推动“云团式”产业链集群开放,中关村壹号作为自贸试验区科技创新片区海淀组团内的重点园区,已聚集硬科技企业100多家,2020年园区总产值达200多亿元。

“产业+园区”双轮驱动开放模式是“两区”建设探索开放路径的有益经验,而企业为园区发展带来了源源不竭的活力。在北京佰才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走近5G 创新技术、在北京声智科技有限公司感受智慧数字世界……外媒记者深入企业一线,探寻园区活力的源泉。这些硬核科技企业是中关村壹号的缩影,也是“两区”建设带动下,重点区域开放、创新政策集成、各组团园区和企业蓬勃发展的缩影。

(责任编辑:董萍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合作供稿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