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黄金周”来临之际再探讨:如何“与民休息”

2021-04-27 10:50:07 和讯网 

  有关“黄金周”和法定节假日调整的方案终于有了眉目,主要的调整有三:第一,取消“五一”黄金周;第二,将清明、端午、中秋节等民族传统节日定为国家法定节日,农历除夕也将法定放假。第三,法定休假天数将增加。

  在这三项措施中,前两项是明确的,只是第三项语言含糊,不知道通过什么方式增加法定休假,也不知道增加的天数具体是多少。

  改革“黄金周”的声音从“黄金周”设立之初就有了,有关方面今天才拿出“黄金周修正案”,可见是慎之又慎的。改革的一个最主要原因是“黄金周”集中出行造成人满为患,旅游质量大大降低。但是,取消了“五一”黄金周之后,本来分散在两个黄金周的人流岂不是都集中在“十一”了吗?因为,人们没有其他选择——春节是一个聚会的节日,加之,春节正值北方冬季,出门不方便。“五一”春暖,“十一”天爽,正是出游的好时光,现在,却基于提高旅游质量的原因被“砍掉”了。可以预见,“十一”会更拥挤,也更繁荣,这或许是“改革者”愿意看到的“大场面”。

  所以,我不理解为什么取消“五一”黄金周,也不理解取消了“五一”之后,新方案依靠什么手段来降低客流、提高服务质量。清明、端午、中秋节等民族节日只能公休一天,其意义在于唤起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怀念和重视,与休息、休闲关系不大。解决之道只有带薪休假,而带薪休假和法定假日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法定假日是国家主导的,由政府部门颁布并在全国范围内实施,而带薪休假更多体现了企业对员工福利的重视,是不可能由相关部门“一刀切”的。

  由此可见,如果“黄金周修正案”得以实施,不仅起不到平抑客流高峰的目的,相反,只会将更多的客流驱赶到更为狭窄的“时间窗”内,造成更大规模的人流高峰,加剧旅游资源负载量,并为进一步降低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收费制造有力证据。这不是说“黄金周修正案”提出者“集体弱智”,想不到这一点,恰恰相反,这才是“改革者”的高明之处——“改革”总是给“改革”制造条件,如果改革“一蹴而就”,何来“改革”的可持续发展呢。

  这么说,好像挺不厚道。其实,我的用意并不在“黄金周”,而是“指桑骂槐”。因为,每当关系国计民生的改革出台的时候,总有“专家”、“学者”指点江山,说这个政策如何如何切实可行、前景看好。由于社会改革的不可重复性,一旦改革出了问题,甚至于全盘失败,这些“智囊”们又会以“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改革偏离了最初的设计”等理由相推诿。教育产业化如此,医疗制度改革也是一样,现在拿“黄金周”说事儿,就是给“改革者”提一个醒,别再拿“改革”忽悠老百姓(603883,股吧)——要是你们心里没谱,就别实行;

  当然,我不仅仅是一个“破坏者”,也是一个“建设者”,具体到“黄金周”,我的建议是:

  1, 保持现有的春节、“五一”、“十一”三个“黄金周”不变。

  2, 增加清明、端午、中秋节等民族传统节日,农历除夕也法定放假。

  3, 每年八月,增加一个“小暑假”,时间也在一周左右。8月份是中国大部分地区最炎热的季节,别说工作,就是休息,也是酷暑难耐。选择这样的时刻“与民休息”,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再则,“小暑假”和春节、“五一”、“十一”呼应,每一个季度都有一个小“黄金周”,休假时间分布更均衡,人们的选择也更多了。选择多了,人就不会扎堆了,旅游景点闹闹哄哄的景象自然也就大为改观。

  4, 带薪休假,由各企业自行确定。

  这个方案,最容易受到的攻击是“太浪费”时间了——因为,一下子增加了9个休息日,有点大把挥霍光阴的意思。我的看法是,富裕不仅仅是有钱,更重要的也许是有闲。与任何一个经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人的休息时间还是太少了。多一些假期,既可以缓解劳动者的压力,让劳动者放松身心、享受生活;也可以给一直处于高速增长的中国经济降降温,消除可能出现的经济过热现象。所以,再增加9天休息时间,于国、于民、于经济发展都是“利好消息”,何乐而不为呢。

  中国历史上,凡是“与民休息”做得好的朝代和时期,都是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的太平盛世,“文景之治”、“贞观之治”都是如此。换句话说,如果我们能让全体人民得到最好的“休息”,我们也将开创中国历史上最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时期。在这个意义上,“黄金周修正案”的意义非同一般,不可小视——因为,最好的“休息”带来最有效率的工作,最好的“与民休息”将缔造一个前所未有的太平盛世。

  

(责任编辑:李莹 HN016)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