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治局会议透露了哪些新信息?学区房、碳达峰、经济复苏

2021-05-01 15:17:59 新京报 

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30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

1

罕见提学区房

专家指出打击炒作将成为政策重点

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30日召开会议,再次提及“房住不炒”,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供给,这表明我国对房地产市场调控的主基调并未发生变化。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还提到,要防止以学区房等名义炒作房价。

记者注意到,近期多地出台了针对学区房的调控政策,比如4月22日,北京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市场秩序整治工作的通知》,就将“借学区房等炒作房价”作为整治重点之一,检查经纪机构是否存在以“学区、学区房、学区名额”等为名宣传推广房源等行为。

针对这一提法,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此次会议将防止以学区房等名义炒作房价上升到了更高地位,这是比较罕见的,充分说明这一问题的严重性以及中央对学区房管控的导向,预计后续大城市打击学区房炒作会成为一大政策重点,也会有一些动作,比如约谈炒作学区房的中介机构等。

2

中小企业复苏速度偏慢

重申宏观政策不急转弯

与上一次(2月26日)政治局会议的表述相比,本次重申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不急转弯,并要求把握好时度效,固本培元,稳定预期,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使经济在恢复中达到更高水平均衡。

积极的财政政策要落实落细,兜牢基层“三保”底线,发挥对优化经济结构的撬动作用。稳健的货币政策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强化对实体经济、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支持。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对贝壳财经记者表示,一季度的经济数据开了个好头,但基础还不牢靠,外部也还存在不确定性,所以需要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保驾护航,以保持经济稳中向好趋势。

红塔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奇霖表示,2021年信用收缩的趋势是确定的,到年底大概率会实现货币供应和社融向名义GDP匹配。但信用收紧应该是结构性的,收紧的压力主要由公共部门和房地产来承担。考虑到中小企业复苏的速度偏慢,政策上不得不继续保持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所以仍强调了要强化对实体经济、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支持。

他还提到,因为(今年)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中小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投资回报率明显受到了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侵蚀,导致大中小企业之间、上中下游行业之间出现了明显的分化,同时居民收入水平的修复力度以及消费回升速度也远低于预期,这说明实体经济还是有局部压力的,政策层面不宜搞“急转弯”。

3

首提碳达峰碳中和 透露哪些信号

会议强调,要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积极发展新能源

这是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提碳达峰、碳中和。去年12月16日至18日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将碳达峰、碳中和列入新一年的重点任务。

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对贝壳财经记者表示,“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已明确要拿出十年行动计划,各地省市自治区也在研究路线图。不久前我国在气候峰会上提出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是继去年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双碳目标”后的又一次庄严承诺,可以肯定这是未来十年的重点工作之一。

但要看到,由于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球的28%,206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意味着更陡峭的节能减排路径,面临压力巨大。

新能源技术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必然路径。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院长潘教峰近期在公开活动中表示,作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必然路径,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势必加快进入能源体系主流,而这种变革性的能源转型将引导能源知识和技术体系的重大创新,促进基础理论、技术链条和产业形态等突破。

红塔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奇霖指出,做好碳中和、碳达峰一方面是承担大国责任,要保护环境,另一方面这也是实现能源安全的重要一步,目前我国在原油等能源上对外依存度比较高,而相比于化石能源,我国可再生能源比较丰富,也不易受到外部的掣肘。降低碳排放,发展绿色能源,有利于提高能源体系的安全性。

李奇霖提出,同时也要注意到在碳达峰和碳中和的过程中面临的一些困难。如在环保限产的政策下,部分大宗商品供给受限,这就推动了部分大宗商品价格进一步上涨。对此政策也做出了一系列的应对,比如我国开始对生铁、粗钢等产品实行零进口暂定税率,取消部分钢铁产品的出口退税,尝试通过扩大钢铁资源进口,减少出口来缓解国内压降钢铁产量造成的影响。

后续来看,在坚持“碳达峰、碳中和”和继续深化供给侧改革的要求下,会继续加强对房地产和基建领域的调控,降低市场对大宗商品的需求,还会更多地强调通过设备更新、技术改造和废金属循环利用等方式降低碳排放。

4

经济恢复不均衡、基础不稳固

如何辩证看待一季度经济数据?

会议指出,要辩证看待一季度经济数据,当前经济恢复不均衡、基础不稳固。要用好稳增长压力较小的窗口期,推动经济稳中向好,凝神聚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通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堵点,为“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根据国家统计局初步核算数据,今年一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18.3%,比2020年四季度环比增长0.6%;比2019年一季度增长10.3%,两年平均增长5.0%。

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钟正生指出,受去年疫情低基数影响,一季度18.3%的经济增速很高,但比市场预期的20%稍低;而环比增速更能体现经济增长动能的变化,一季度经济环比增长0.6%,去年四季度环比增速为2.6%。总体上看经济是平稳修复。值得欣喜的信号是消费的加速复苏,3月消费同比增速超过30%。由于可支配收入的增长还有提升空间,未来随着可支配收入增速继续修复,居民消费倾向边际改善,消费有更大的改善空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是发挥提升产业结构对消费响应能力的作用,将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打通,需求拉动供给,供给创造需求。

华宝基金副总裁李慧勇指出,会议认为经济复苏的基础尚不稳固,这是安排下一阶段工作的基础。下一步,一是要稳增长,推动经济在恢复中达到更高均衡。因此宏观政策要保持稳定性连续性,再次强调不急转弯,货币政策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市场此前担心流动性收紧,在这样的基调下,担心应该有所缓解。二是要促改革。抓紧难得的保增长压力不大的机遇期,推进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核心的关键领域的改革,主要包括数字经济、碳达峰和碳中和、收入分配、防范金融风险,规范整顿互联网平台、保障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等。除了数字经济之外,这里面尤其关注的是“双碳”目标倒逼之下的系列改革及其影响,这不但是能源领域的一次改革,其影响可能涉及生产生活社会治理等方方面面。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指出,展望二季度,主要受基数波动影响,预计经济增速将回落到8.0%左右,GDP环比将延续稳健修复过程。其中,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将进一步显现。考虑到二季度物价的冲高态势,宏观政策将在稳增长、控物价和防风险之间把握综合平衡,其中后两者的权重或将加大,整体政策方向将会稳中略紧,政策面“有保有压”的结构性特征会越发明显。

(责任编辑:马金露 HF120)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