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是按照行业推进开放的,可以理解为纵向推进;自贸试验区建设是按照区域打造开放集成的高地,可以理解为横向推进。北京“两区”建设横纵联合、条块结合、点面融合
◆ 北京“两区”建设全面提速,251项政策清单已落地过半;在鼓励创新创业、金融领域开放、引进人才等方面收获多个全国第一或唯一,出台全国首创或首批政策已有十数项
2020年9月4日,在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全球服务贸易峰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郑重宣布:“为更好发挥北京在中国服务业开放中的引领作用,我们将支持北京打造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加大先行先试力度,探索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经验;设立以科技创新、服务业开放、数字经济为主要特征的自由贸易试验区,构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高水平开放平台,带动形成更高层次改革开放新格局。”
自此,旨在“到2035年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努力建设好伟大社会主义祖国的首都、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国首都、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北京迎来了“两区”建设历史性发展机遇。
一系列扩大开放新举措,给北京的改革创新、转型升级赋能助力,开启了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的新篇章。北京市委主要负责同志提出,要以“两区”建设为抓手,形成与北京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京津冀协同发展同频共振、相互促进的“五子联动”新局面,进而产生叠加效应。
北京的开放,是世界的机遇。观察“北京样本”,可在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方面探索、提炼出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为全国提供示范引领。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首都北京正在努力践行重大国家战略,致力建树改革开放新高地。
“两区”建设全面提速
从统筹推进21个自贸试验区建设,到“建立健全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管理制度”“继续放宽服务业市场准入”……中国更加注重建立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推出深化服务业开放合作的新举措新主张,新一轮高水平开放浪潮奔涌。
北京肩负起建设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自由贸易试验区的重任,“两区”建设是中央支持北京开放发展的重大政策,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中赋予北京的重大机遇。
一方面,从世界经验来看,随着一国国民收入增长,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会不断提升。目前,全球发展中国家服务业约占GDP的45%,发达国家达到75%,我国服务业占比也随经济发展不断提升,到去年底约占53%。在“十四五”时期,服务业将继续成为经济中最重要的领域,成为未来开放的重点。
北京服务业占GDP的比重达83%,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近30个百分点,服务贸易占全国的1/5以上。2015年,北京成为全国唯一的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城市。这次中央支持北京在试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打造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将进一步发挥北京在服务业开放方面的引领作用。
另一方面,全国已有21个自贸试验区,而北京自贸区具有科技创新带动能力强、数字经济优势显著、服务业发展优势独特等三大特点,将提供更多改革开放试验场景,在有效带动全国自贸区建设、推动全国数字经济发展、推进我国服务业开放发展方面发挥探索作用。
“综合示范区政策在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自贸试验区改革试点具备条件的在中关村(000931,股吧)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全面实施。”北京市委常委、副市长殷勇说,“两区”政策联动互补,为国家多维探索开放路径提供有益经验,北京市将进一步提高站位,突出科技创新、服务业开放、数字经济,努力走在全国前头、作出示范。
当前,北京“两区”建设已全面提速。
3月,在海淀区举行的一场“两区”建设重点项目签约仪式上,互联网科技公司、重点企业代表、相关政府部门负责人等上百人将会场坐得满满当当,展现出北京经济复苏、向好发展的澎湃动力。
小米、字节跳动、国铁工贸、深信服(300454,股吧)、拟未等13个重点项目正式签约,一众顶尖企业加大在海淀、中关村科学城的业务链条布局。
“世界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全球范围布局战略新兴产业,抢占发展新优势的竞争日趋激烈。”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说:“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北京市相关部门的支持和帮助,更离不开这片沃土和创新生态,‘两区’建设的展开,给了企业更大发挥施展的空间。”
政府的积极作为,为企业和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海淀区利用一揽子利好政策集成包有力推进“两区”建设的务实举措:出台《关于促进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科技创新片区海淀组团产业发展的若干支持政策》,聚焦科技、金融、人才、电竞等重点领域,共涉及10类共38项,重点支持人工智能产业、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游戏和电竞产业和金融领域发展。
“两区”建设是海淀区“十四五”开局起步之年的发力点、重头戏。海淀区委书记于军表示,海淀区将持续跟踪政策实施效果,修订完善区级政策体系,优化支持方式,放大专项资金的撬动和引导作用,更好地帮助企业根据政策“对号入座”,充分享受政策释放的红利,努力形成更多制度创新成果、项目落地成果、产业发展成果。
海淀全区上下齐心协力推动“两区”建设的场景,是北京经济活力不断释放的一个生动缩影。
“两区”建设启动以来,立足“政策+项目+机制”多元发力,从“领域+区域+要素”三个维度全面拉开“两区”推进框架,一批全国首创政策措施密集落地,政策红利叠加起效,发展动能直达企业。今年一季度,北京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近9000亿元,同比增长17.1%,经济指标全线“飘红”。
北京市“两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专职副主任刘梅英说,现在北京市16区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及科技、商务、金融、教育、信息、医疗健康等9个重点领域牵头部门分别制定了推进“两区”建设的工作方案,同时,北京自贸试验区涵盖的组团(区)分别制定了自贸试验区实施方案。
在通州,北京绿色交易所、中美绿色基金等机构先后落地,推出首批副中心和天津滨海新区跨区通办行政服务事项;在顺义,全国首家外资全资控股持牌支付机构落地,全国首创航材保税监管模式取得新进展;在昌平,北京首个支持自贸片区产业发展政策(医药健康领域)出台,首家研究型医院破土动工;在大兴,全国首家跨省共建共管共享的综合保税区获批,自贸区创新服务中心建成开园,大兴机场自贸片区推出两批创新清单;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落地以SMC中国区总部为代表的一批重磅企业,工业用地全生命周期管理创新使企业“拿地即开工”;丰台丽泽金融商务区、西城区国家级金科新区等引入一批龙头企业,高端产业集聚效应愈加显著。
截至3月末,北京“两区”建设251项政策清单已累计落地140项,落地率超过一半。其中,全国首创或首批开展的突破性试点政策12项。
科技创新领域,在全国率先实施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报备即批准”政策试点;技术转让企业所得税优惠、公司型创投企业所得税优惠两项税收政策已在北京落地实施,形成更具竞争力的科技创新税收环境;3家试点单位启动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增强成果转化落地动力。
金融领域,全国唯一一家承载跨境金融信息传输职能的重大金融基础设施——金融网关信息服务有限公司获批落地;在全国首创性开展股权投资和创业投资份额转让试点,首批两单基金份额转让交易实现“零”的突破,引进本地首家外资S基金管理人;全国首批开展跨国公司本外币资金池试点和本外币一体化试点;人民币国际投贷基金在京获批。
互联网及数字经济领域,研究制定个人信息出境安全评估内部工作指引、申报指南等文件;数字人民币成功在北京地区试点推广,并将逐步应用到连锁餐饮、购物、物流等消费场景。
医疗领域,首批8家国际医疗试点医院正积极推进与国际保险开展实时结算;首批10家示范性研究型病房启动升级改造,加速医药研发成果孵化进程。
专业服务领域,境外期货职业资格认可机制率先在京实现突破;获准开展专利代理对外开放有关试点工作;印发境外仲裁机构设立业务机构登记管理办法,为境外仲裁机构设立明确路径。
法治环境方面,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为“两区”建设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25条支持措施,为北京市改革开放提供“全覆盖”法治保障;北京金融法院正式挂牌;北京法院国际商事纠纷一站式多元解纷中心挂牌成立,为中外当事人提供便捷、高效、低成本的一站式纠纷解决服务。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教授庄芮说,北京市在服务业对外开放当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而自贸试验区是一个更高更好的平台,可以提供更多先行先试的空间和创新的舞台,在数字经济、金融、生物技术等诸多领域进行制度创新,将为全国探索积累先进经验。
“两区”建设打造发展新引擎
从广交会到服贸会、从进博会到消博会,这些中国对外开放的展会平台,已成为中国服务贸易的“晴雨表”,成为国际服务贸易高水平合作的“连心桥”。
2020年9月,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在北京举行,来自148个国家和地区的2.2万家企业和机构线上线下参展参会。以会为媒,北京在服务业和自由贸易方面一直拥有独特优势。这一全球服务贸易品牌盛会承载着北京矢志推动服务业扩大开放的扎实努力与长期积淀。
作为党中央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赋予北京的重大任务,高标准“两区”建设与服务贸易发展具有天然联系,深度推进要素开放、产业开放和制度开放,将为服务贸易发展创造良好制度环境。
2015年5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北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总体方案》,同意在北京市开展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在科学技术服务、互联网和信息服务、金融服务、文化等领域扩大外资企业的业务范围,外资企业所面临的业绩、控股等方面的限制进一步松绑。
朝阳区、顺义区作为全市两个创建北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区,率先实施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工作。
北京市顺义区副区长徐晓俊介绍,作为北京市首批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区,顺义区近年来推动了126项试点任务落地,其中航材共享、知识产权证券化等14项是全国首创典型案例,在文化贸易、跨境电商等领域探索出一批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
从中国首家外资控股证券机构瑞银证券落地,到美国惠誉评级公司全资子公司获准进入中国市场,从日本最大唱片公司爱贝克思独资演艺经纪机构设立,到第一家拿到北京外资独资的演出营业执照和北京0001号外资营业演出许可证的企业美国龙之传奇娱乐有限公司……北京不断汇集新动能,成为对外开放、吸引外资的强磁场。
记者了解到,自改革试点以来,北京推出了400多项改革开放举措,其中25项经典案例向全国推广。
“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是按照行业推进开放的,可以理解成纵向的;自贸试验区建设是按照区域打造开放集成的高地,是按照横向推进的。”殷勇说,推进“两区”建设可以横纵联合、条块结合、点面融合。
在自贸试验区建设方面,以科技创新、服务业开放、数字经济为主要特征的北京自贸试验区更具特色。“自然指数-科研城市2020”显示,北京在全球科研城市中继续蝉联第一,在科研人员、重点实验室装备、研发投入占GDP比重、人均专利等科研产出方面北京领先全国。北京的数字经济占GDP的比重达到38%,在全国排名第一,在数字基础设施、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方面都在引领全国。
同时,在自贸试验区建设中,北京进一步突出服务业开放的特征,在国务院公布的政策里,自由贸易试验区实行的服务业领域开放政策,凡是符合北京发展定位的,可以按程序报批后在北京进行试点。
北京市委主要负责同志表示,这次党中央支持北京打造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和自由贸易试验区,就是为了进一步发挥北京在服务业开放方面的引领作用,以科技创新、服务业开放、数字经济为主要特征的自贸区建设有效推动全国自贸区的建设。
目前,作为“两区”建设的重要平台,服贸会数字平台功能持续完善,为各界客商提供不间断的服务。
半年多来,服贸会的影响力在线上线下同步延展,每月都有新活动。北京市“两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北京市商务局局长闫立刚说,北京相关单位持续邀请境外国家和地区相关机构、境内外商协会、省区市、专题承办机构、相关企业等在服贸会数字平台举办“展、论、洽”活动,力争实现“一月一展一会”。
首场来自国际组织、驻华使领馆、境内外商协会代表以及数字经济和数字贸易领域知名企业家的线上推介会已经召开;一批园区和海外商会等机构在数字平台举办专题活动并搭建线上展台;2020年服贸会的签约项目落地情况良好,组委会还收集到多家公司的数个追加项目,涉及成交额1000万美元。
在“北京—东盟投资合作日”活动上,北京市国际服务贸易事务中心常务副主任梁惊原宣布,2021年服贸会将于今年9月初在北京举办,地点设在国家会议中心和首钢园区。
记者在首钢园区采访看到,以重要工业遗址和冬奥重要场馆设施作为主要标志的园区灯火通明,服贸会会场的建设工作已拉开大幕。
“有首钢特色的服贸会会场,争取7月底竣工,突出展现工业风,打造花园式场馆群。”相关建设工程负责人说。
多点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两区”建设启动以来,北京市聚焦重点产业链条,明确重点突破领域,畅通生产要素流动,强化创新驱动,加速汇聚全球高端资源要素,加速重塑产业生态圈、创新生态链,多点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
目前,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覆盖北京全市域。北京自贸试验区涵盖科技创新、国际商务服务、高端产业三个片区,总实施范围有119.68平方公里。
在如此广阔的地域内,如何打造开放集成的政策高地?
记者了解到,在“两区”建设带动下,北京紧抓重点区域开放、创新政策集成,各区和组团改革方案陆续出台。同时,还将继续打造和提升一批“两区”建设特色园区,汇聚全球高端要素。例如,将继续提升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科技创新试验田和主承载地的作用;打造中德、中日等国际合作产业园,作为国际企业聚集发展的承载地;进一步优化综合保税区设置;建设国家级金融科技和专业服务示范区。
——一批行业领军企业、示范性外资项目在京落地生根。
2020年底,我国第二家市场化运营的个人征信公司——朴道征信有限公司,在北京自贸试验区国际商务服务片区朝阳组团注册成立。作为股东之一,北京金控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范文仲说,这家新的公司将进一步促进数字基础设施有效投资和有序建设,真正让大数据红利成为引领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两区”建设的核心竞争力。
截至目前,全球顶尖的创新药研发企业赛诺根亚太区总部、世界知名气动元件领军企业SMC中国区总部等海外巨头企业相继在京注册。全国首家外商独资货币经纪公司、首家外资全资控股持牌支付公司、首家外商独资保险资管公司等一批外资机构不断聚集。
在今年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北京市提出加强市区统筹,全面落实“两区”251项开放改革举措,加快形成与国际接轨的投资贸易服务体系。对标国际先进规则和最佳实践,探索实施供地、融资、人才、技术、数据等要素配置的突破性政策,加紧建设国际商事仲裁中心。
记者从北京市商务局获悉,今年一季度,北京利用外资实现“开门红”,新设外资企业379家,同比增长36.3%;合同外资96.3亿美元,同比增长1.3倍;实际利用外资49.4亿美元,同比增长32.7%。随着北京自贸试验区窗口期的全面打开,将有更多优质项目进京落地,享受开放发展的红利。
——全国首创或首批实施的政策进一步释放制度创新红利。
从“香港半月游”到“综保区一日通关”,位于首都机场的北京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享受到了“两区”政策红利。
在飞机维修领域,一些航空公司部分发动机采取包修模式。但在这一模式下,因缺少发动机进出境记录,无法享受出口企业“增值税免抵退”相关政策。境内维修企业只能采取“香港游”模式,将发动机出口香港后,再进口至境内维修,以此申请免抵退税,不仅时间长,而且增加了运输风险。
自“两区”建设全面推进以来,税务部门与相关属地政府联动响应,提出“综保区通关”免抵政策,企业可通过位于顺义的天竺综保区就地流转器材,实现航空器材包修转包修理退税业务。
北京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财务部副总经理韩克平说,这项措施推行以来,一台飞机发动机从“香港半月游”变为“综保区一日通关”,目前,该公司节省了发动机维修运费约800万元,缩短维修周期超过400天。近期,公司还将在有关部门指导下,进一步探索开展其他部分航材零部件的包修转包修理退税业务。
北京“两区”建设启动以来,在鼓励创新创业、金融领域开放、引进人才等方面收获多个全国第一或唯一,出台全国首创或首批政策十数项,各项专业政策助力企业发展壮大。
技术转让企业所得税试点政策,让企业敢将更多资金投入研发生产。
深耕医疗领域的纳通医疗集团掌握多项专利,随着业界之间技术交流的频繁和深入,技术转让带来的税务成本曾让公司犯难。集团副总裁董骧说:“新政策将技术转让所得免征额由500万元提高至2000万元,技术转让合同年限从5年下调到3年,对原有的关联方技术转让限制做了相应制度安排,这让公司每年至少节省了100万元税费,不仅解决了资金问题,更提振了持续研发投入的信心。”如今,北京纳通科技集团新一代的骨科技术和产品已跃出蓝图,正在进行新一轮研发、生产。
“‘两区’建设是园区开放和产业开放的结合,核心任务是制度创新。”闫立刚介绍,几个月来,探索出大量“首创”,重大成果不断涌现,高水平开放格局正在形成。
——营商环境日益优化,不断惠及企业与百姓。
2019年12月,北京市药监局、北京市商务局、北京海关、北京天竺综合保税区管理委员会制定发布的《北京市跨境电商销售医药产品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聚焦消费者关注的跨境电商进口药问题,是国内跨境电商政策在涉及医药产品方面的一次“破冰”。
“跨境电商进口药形成了‘北京模式’。”试点企业科园贸易总经理胡晓霞说,科园提供药品保税仓,跨境OTC业务流程已开仓运行,消费者可以用更便宜的价格,花更短的时间,获得更安全的非处方药品,涉及六十多个产品,销售额累计3000万元。
在“两区”建设中,北京以服务企业为中心,将企业诉求转化为试点政策,为企业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今年,北京营商环境改革已更新换代至4.0版,一揽子推出277项改革措施,给予市场主体更多优惠与便利,减时间、减成本、提效率,增强企业、群众的获得感。
谋发展、谈规划、做预期、深交流,连轴接待、会见多位海外大型企业负责人,“两区”建设如火如荼,北京市相关部门最近的工作日程满负荷。
北京市委主要负责同志表示,疫情没有阻碍中国对外开放步伐,北京以“两区”建设为抓手,坚定不移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一批标志性项目、头部企业正在落地,发展势头很好。希望外资企业持续扩大在京投资和业务布局,扎根北京实现更大发展,持续加强研发和生产配套能力,建设更多标杆企业,北京市将全力构建国际一流营商环境,让外资企业安心扎根在京发展。
近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下属的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与普华永道联合发布《机遇之城2021》报告,对全国47座城市进行观测,涵盖经济发展、社会民生、城市基础设施、自然环境、人口、城市治理及城市影响力等多个层面。综合排名显示,北京居于首位。
北京市社科院副院长赵弘说,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北京的各项举措正在有力推动全国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要素的涌现,为全国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积累经验,探索路径。“通过‘两区’建设能够提高‘四个服务’的能力,进一步落实‘四个中心’的功能定位,提高北京作为原始创新策源地的辐射带动能力,提高整个区域的国际竞争力。”
未来将在更高层次擘画发展大战略
放眼未来,北京“两区”建设将进一步挖掘制度型开放创新成果,在更高层次上擘画发展大战略。
闫立刚说,“两区”建设持续推进,目前已落地见成效的大多为单个突破性政策或项目,制度型开放创新成果还有待挖掘,体制机制层面改革成效还有待进一步深化。
在金融开放领域,有干部坦言,自贸试验区在金融对外开放方面仍存在一定障碍,建议将融资租赁等终审权限进一步下放,加快要素流动;在医疗健康领域,有消费者呼吁,扩充跨境电商进口药产品品类;在海关监管领域,有企业建议,探索对跨区内外的集团企业实施集团保税监管,实现在企业集团、上下游企业间的统一账册、统一管理的保税监管模式……
记者了解到,在服务业扩大开放方面,北京下一步将从“4大产业+2大要素+2类园区”三个维度谋划,加快探索科技创新、数字经济、绿色金融、生物医药等4大领域全产业链开放,推动人才、知识产权等2个要素全环节改革,聚焦综保区、中德中日国际产业园2类重点园区打造职住平衡、生态优良的“类海外”环境,谋划系统性改革,形成一批战略性、体系性制度创新安排。
在推进自贸试验区建设中,北京市将一方面按照自贸试验区实施范围,无差异化推进各项改革开放任务落地;另一方面,将结合各区产业优势、区位优势,积极发挥各区能动性,鼓励各区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避免均衡用力,推动实现改革成果成效最大化。
“永不落幕的服贸会”将积极推动组建全球服务贸易联盟。北京市正在广泛吸纳境内外服务贸易领域相关商协会、行业组织、知名企业及机构成为会员,搭建“走出去”“引进来”经贸合作平台。
殷勇介绍,北京市级层面指导各组团分别制定了实施方案,细化了目标和任务路径,各组团也分别出台了符合自身产业特征和发展方向的产业促进政策,进一步支撑特色产业发展。下一步,市级层面还将加大向自贸试验区各组团赋权,实现自贸区的事自贸区办,为各区探索开放提供更宽松的空间。
北京市委主要负责同志表示,北京将坚持两头发力,一头加强与国家部委沟通,让政策细化落地,另一头抓项目和体制机制创新,营造良好营商环境促发展。善抓机遇,滚动推进,扩大一批先行先试政策,提升含金量和竞争力,集聚更多优质资源,促进开放合作。
以国际视野、世界站位、中国特色、首善标准为着力点,北京正大力推进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和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全力打造中国改革开放的“北京样板”,讲好深化改革开放的“北京故事”,为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北京贡献”。
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综合展区现场(2020年9月5日摄) 鲁鹏摄/本刊
(记者 骆国骏 孔祥鑫 吉宁 陈旭刊于《瞭望》2021年第20期)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合作供稿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