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价格一跌再跌 上市猪企以量补价能力迎大考

2021-05-21 07:39:52 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 魏中原

  4月以来,国内猪肉价格持续震荡下跌,超预期的下跌幅度和速度导致猪肉价格在微博上引起了热议。

  据农业农村部网站,截至19日14时,全国农产品(000061,股吧)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为13.35元/斤,比前天下降2.9%。外三元生猪方面,中国养猪网猪价系统显示,5月20日,全国外三元生猪价格为18.77元/公斤,5月以来该价格累计下降15.79%,且较年内价格高点几乎“腰斩”。

  生猪价格持续下跌逼近养殖成本,对A股养猪企业的业绩冲击不言而喻。一季报显示,除了牧原股份(002714,股吧)(002714.SZ)以外的规模化养猪企业都出现归母净利润不同程度的下降。比如,新希望(000876.SZ)今年一季度的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91%。

  “尽管头部猪企尚未出现亏损,但若猪价进一步下跌,头部猪企的分化会愈演愈烈。”业内分析师对记者说,“预计生猪价格三季度会有季节性反弹,但无论是反弹还是进一步下跌的空间都有限”。

  猪价大跌令头部猪企增收不增利

  猪周期的后半场考验的是上市猪企能否“以量补价”,以规模化养殖的出栏量和成本优势烫平价格周期波动。今年以来,国内生猪价格整体震荡走低,下跌的速度和幅度不仅超出了业内的预期,眼下猪企的养殖成本备受考验。

  从上市猪企的一季报来看,增收不增利是普遍现象。部分头部猪企难以实现“以量补价”,利润明显被压缩。温氏股份(300498,股吧)(300498.SZ)、新希望和正邦科技(002157,股吧)(002157.SZ)的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下降71%、91%、76%。其中,温氏股份营收净利双双下滑,主要由于养禽业务遭遇较大亏损,业绩环比下降幅度较大。

  另外,天邦股份(002124,股吧)一季度的归母净利润也同比下滑近60%。最新销售简报显示,公司4月生猪销售量环比大幅下降,导致销售收入环比下降46%。主要是由于公司去年四季度育肥投苗较少,且4月减少了仔猪销售。

  斥巨资扩张产能的“猪王”牧原股份,1~4月实现生猪销量1086万头,超过去年前8个月的销量。一季度,牧原股份实现归母净利润69亿元,同比增长68%。

  另外,傲农生物(603363,股吧)、唐人神(002567,股吧)等企业也都实现了归母净利润同比正增长。是什么导致了一季度猪企盈利加速分化?在一位农业分析师看来,猪价大幅度回调、饲料原料上涨抬升了养猪成本等都是导致猪企利润和收入严重背离的主要因素。

  另一方面,猪企的养殖模式也成为决定盈利表现的关键因素之一。从头均利润来看,一季度自繁自养生猪养殖平均利润为1773 元/头,外购仔猪育肥养殖平均利润为287 元/头,两种模式下的头均盈利差距远高于去年同期的707元/头。

  进入二季度,猪价跌势不止,自繁自养的头均盈利空间也出现明显下滑。数据显示,截至5月19日,生猪自繁自养盈利在560~70元/头左右,较年初高点下滑超80%;仔猪育肥盈利压力更大,亏损值已达到49.95元/头,而年初盈利最高点则在1803.56元/头。

  猪价进一步下跌的空间关系到猪企的盈亏。“无论价格怎么波动,自繁自养模式的成本更可控,考虑到猪瘟疫情零星发生的情况,该模式下的现行成本还是比正常年份稍高一点。”上述分析师补充说,“目前来看,生猪需求端趋势不改,三季度猪价会有反弹但力度有限,下跌阻力也较大,应该不可能出现10~12元/公斤的情况”。

  养殖成本决定企业未来命数

  分化加剧是A股上市猪板块现阶段表现的最主要特征。

  Wind数据显示,4月1日~5月20日,猪板块24只个股中,仅3只录得上涨,包括牧原股份、龙大肉食(002726,股吧)(002726.SZ)、顺鑫农业(000860,股吧)(000860.SZ)。

  进入5月以来,双汇发展(000895,股吧)(000895.SZ)、得利斯(002330,股吧)(002330.SZ)等生猪屠宰环节的个股已经录得正增长。反观处于上游的生猪养殖企业,除了牧原股份以外,悉数录得下跌。其中,新希望、温氏股份、正邦科技年内股价已跌超20%。

  在基金持仓方面,截至2021年Q1末,农业板块重点公司的基金重仓持股总市值为346亿,相比于2020年Q4末增长43亿,为连续第四个季度环比增长。其中,牧原股份获明显增配。此前,牧原股份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2021年预计出栏生猪3600万头至4500万头。

  倘若猪价下行空间有限,生猪养殖企业的股价又能否止跌?上海一位私募基金经理对第一财经记者说,“非洲猪瘟后猪企的养殖成本都抬高了,眼下供需阶段性的错配导致猪价大幅回调,再考虑到饲料原料、疾病防控等因素,资金持观望态度为主,静待二季度业绩表现落地”。

  对比去年全年猪企业绩表现,猪价的大幅回落明显压缩了盈利。不同养殖模式下的成本差异是导致各家猪企盈利分化的根本因素,该因素也被非洲猪瘟疫情进一步放大。

  “2018年的非洲猪瘟疫情可能彻底改变了国内生猪养殖行业的格局。不同企业在疫情发生后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造就了今日的行业格局。”前述分析师补充说,“疾病防控导致育肥的效率降低、成本抬升,随着行业产能逐步复苏,规模化、集中化趋势会不断加强,才有了‘以量补价’”。

  另一边,猪价高位年份,靠着外购仔猪育肥获利的猪企,面对严峻的价格形势不得不放弃外购仔猪。此前,新希望因外购仔猪的成本和疾病防控压力,不得不叫停外购仔猪业务。

  “就全年猪价来看,其实仍然是价格相对比较好的年份,规模大的猪企盈利水平还是很不错的。但对于部分猪企来说,猪价高位时光忙着育肥赚钱,投苗少、扩产进展慢,且能繁母猪存栏不足量的话,明年的日子可能会更难过。”上述分析师说。

(责任编辑:董云龙 )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