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大繁荣》作者埃德蒙·费尔普斯新作《活力》再谈创新

2021-05-21 14:41:25 和讯网 

  对西方世界来说,如何摆脱创新系统性衰退的困境?如何应对经济下滑、民众幸福感下降的长期形势?

  对中国来说,如何挖掘创新更深层的潜力?企业如何利用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去应对变局?经济增长、国家繁荣的动力是否存在另一种可能?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埃德蒙·费尔普斯提出,一切的答案在于社会活力。费尔普斯联动三位经济学家莱彻·博吉洛夫、云天德和吉尔维·索伊加共同撰写的新作《活力:创新源自什么又如何推动经济增长和国家繁荣》中,聚焦创新在经济可持续增长中的核心地位,进一步深入阐释大众观念如何营造积极工作氛围、推动经济增长,最终推动国家繁荣等重大议题。《活力》已由中信出版(300788,股吧)集团于2021年5月引进出版上市。

  后疫情时代再谈创新意义

  经济学家埃德蒙·费尔普斯力主,大多数创新是由千百万普通人共同推动的,“如果人类拥有如此非凡的天赋,那么整个社会只要有意愿,就有可能建立起一个允许和鼓励新想法产生的经济,从而推动创新和经济增长”。

  因此,在《活力》这本书中,四位经济学家用现代经济学严谨的分析方法检验文化、价值观、企业家精神对创新的重要作用,把个人的价值观、热情、欲望、能力、创造性重新拉回到经济增长研究的聚光灯下。在本书前两部分中,他们从数据中提取了关于自主创新的时间序列,接着对价值观与创新之间关系的论点进行了检验,发现了哪些价值观对社会有正向推动。在第三部分,他们考察了机器人对创新和工资的影响。这本书通过问卷调查对价值观进行了直接的测量,并通过统计学方法估计它们的影响。通过这些检验和结果,促使大众可以更好地理解长期衰退、增长和繁荣的消失。

  多位专家学者赞誉推荐

  《活力》这本书深入分析了西方世界的困境,对中国来说有着独特的角度来反思自身,破解百年未有之变局。这本书由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林毅夫、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陈劲和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赵忠倾情作序,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军、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哲学与思想史教授刘擎、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李稻葵和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陆铭联袂推荐。

  林毅夫教授评价本书:“《活力》和《大繁荣》两本书对照来读,对于中国如何落实新发展理念、实现充满活力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许多值得深思的问题和可以借鉴的经验。”

  张军教授认为:“费尔普斯教授是一位总能影响我们视野的经济学家。持久的增长活力不仅来自科技创新,而且是个人创业价值观普及的结果。今天发达国家的生产率增长放慢,实乃创业价值观消退的后果,这一点被《活力》论证清楚了。”

  刘擎教授谈到:“这部著作重返文化价值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这一经典学术论题,并以新颖的理论框架与跨时空的经验研究做出了突破性的探索。作者发现,对工作意义的积极肯认是驱动创新的重要力量,而健康的增长依赖于某些现代价值的普及。在创新经济成为广泛关注焦点的今天,《活力》将刷新人们对创新驱动力的理解。”

  《活力》阐明活力社会和国家繁荣的联系,更为中国如何落实新发展理念、实现充满活力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许多值得深思的问题和可以借鉴的经验,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政策制定无疑有巨大的借鉴意义,对中国的科技创新政策制定也有重大启示。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大繁荣》作者埃德蒙·费尔普斯新作《活力》再谈创新

  作者简介

  埃德蒙·费尔普斯:2006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就业与增长理论奠基人、现代宏观

  经济学缔造者和影响经济学进程的重要人物之一、2014 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得主。

  莱彻·博吉洛夫:智利天主教大学商学院经济学与商学系助理教授。

  云天德:新加坡管理大学经济学教授、经济学院院长。

  吉尔维·索伊加:冰岛大学和伦敦大学伯贝克学院经济学教授,冰岛中央银行货币政策

  委员会成员。

  内容简介

  对西方世界来说,如何摆脱创新系统性衰退的困境?如何应对经济下滑、民众幸福感下降的长期形势?

  对中国来说,如何挖掘创新更深层的潜力?企业如何利用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去应对变局?经济增长、国家繁荣的动力是否存在另一种可能?

  诺奖得主埃德蒙·费尔普斯提出,一切的答案在于社会活力。

  费尔普斯力主,大多数创新是由千百万普通人共同推动的,“如果人类拥有如此非凡的天赋,那么整个社会只要有意愿,就有可能建立起一个允许和鼓励新想法产生的经济,从而推动创新和经济增长”。

  他在其前作《大繁荣》中肯定了大众创新的重大意义,与中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倡导不谋而合。这次,费尔普斯联合几位经济学家,聚焦创新在经济可持续增长中的核心地位,进一步深入阐释大众观念如何营造积极工作氛围、推动经济增长,最终推动国家繁荣等重大议题。

  他们在这本书中用现代经济学严谨的分析方法检验文化、价值观、企业家精神对创新的重要作用,把个人的价值观、热情、欲望、能力、创造性重新拉回到经济增长研究的聚光灯下。在前两部分中,他们从数据中提取了关于自主创新的时间序列,接着对价值观与创新之间关系的论点进行了检验,发现了哪些价值观对社会有正向推动。在第三部分,他们考察了机器人对创新和工资的影响。

  《活力》将阐明活力社会和国家繁荣的联系,更为中国如何落实新发展理念、实现充满活力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许多值得深思的问题和可以借鉴的经验,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政策制定无疑有巨大的借鉴意义,对中国的科技创新政策制定也有重大启示。

  编辑推荐

   看内容

  中信出版集团《活力》 后疫情时代,诺奖得主的回答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大繁荣》作者新书,进一步阐释大众创新的意义

  埃德蒙·费尔普斯8年前出版的《大繁荣》肯定了大众创新的重大意义。现在,西方世界因民粹主义、新冠疫情等而陷入迷茫、冲突、矛盾之际,费尔普斯回归大众观念,从理论、实际案例等多个层面,进一步深入阐释大众观念如何营造积极工作氛围、推动经济增长,最终推动国家繁荣等重大议题,值得世界各国学习、思考、借鉴。

   看意义

    后疫情时代的深入思考,为中国政府、企业、个人指出创新出口创新、“双创”都是中国从政府到民间非常重视和提倡的主题。尤其是现在面临“双循对,个人想法对大局又有什么影响?《活力》中提出社会价值观、社会观念对创新、对经济的反向推动作用,并深入讨论人工智能对劳力的取代问题,“对于我国如何落实新发展理念实现充满活力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许多值得深思的问题和可以借鉴的经验”,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政策制定无疑有巨大的借鉴意义,对中国的科技创新政策制定也有重大启示。

   看背书

  林毅夫、陈劲、赵忠、张军、刘擎、李稻葵、陆铭等谈与中国的联系,连接理论与现实

  林毅夫等经济学家从《活力》中挖掘了该理论与中国的联系,本书深入阐述了西方世界的困境,对中国来说有着独特的角度来反思自身,破解百年未有之变局。

  名人推荐

  《活力》和《大繁荣》两本书对照来读,对于中国如何落实新发展理念、实现充满活力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许多值得深思的问题和可以借鉴的经验。

  ——林毅夫

  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

  《活力》一书的独特之处,是更科学地解释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和繁荣的因素,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政策制定无疑有巨大的借鉴意义,对中国的科技创新政策制定也有重大启示。

  ——陈劲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主任

  我十分赞同费尔普斯和他的合作者赋予个人的中心地位,个人创造性地把自身的优势与技术进中信出版集团《活力》 后疫情时代,诺奖得主的回答步结合,是“活力”的重要来源,是决定创新方向的关键力量。

  ——赵忠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

  费尔普斯教授是一位总能影响我们视野的经济学家。持久的增长活力不仅来自科技创新,而且是个人创业价值观普及的结果。今天发达国家的生产率增长放慢,实乃创业价值观消退的后果,这一点被《活力》论证清楚了。

  ——张军

  经济学家,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经济学院院长

  这部著作重返文化价值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这一经典学术论题,并以新颖的理论框架与跨时空的经验研究做出了突破性的探索。作者发现,对工作意义的积极肯认是驱动创新的重要力量,而健康的增长依赖于某些现代价值的普及。在创新经济成为广泛关注焦点的今天,《活力》将刷新人们对创新驱动力的理解。

  ——刘擎

  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哲学与思想史教授

  以这本书书名“活力”来形容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费尔普斯是再合适不过了。年近九旬的他多次访华,对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表现出孩童一般的好奇,更赞不绝口。他多次对我说,中国的发展成就主要归功于中国百姓的热爱生活、勤劳向上、充满活力的精神面貌。《活力》认为一个经济体能否繁荣,不完全取决于科学家和工程师的创新,而取决于这个国家的普罗大众是否具备愿

意接受工作挑战、从工作中获得成就感的价值取向。这本书用经济学的方法验证了这一推断,同时也试图解释当前西方社会的相对衰退。这本书对中国意义重大,它特别提醒国人,不要只关注一般意义上的体制改革,更要注重普罗大众的价值观的塑造,这对于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中国经济具有特殊的意义。

  ——李稻葵

  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

  费尔普斯在《活力》中阐释了观念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这一组关系,的确可以开启对未来世界新的探索路径。

  ——陆铭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中国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

  中信出版集团《活力》 后疫情时代,诺奖得主的回答

  目录

  引言

  导论 一个关于创新、繁荣和增长的理论(埃德蒙·费尔普斯)

  章节概览(莱彻·博吉洛夫、吉尔维·索伊加、云天德)

  第一部分 估计创新——跨时比较与跨国比较(莱彻·博吉洛夫)

  第一章 高速增长的来源

  第二章 自主创新来源及其跨国传播渠道

  第三章 IT 革命时期的自主创新——我们从未有过这么好的时代?

  第二部分 创新的根源及益处

  第四章 案例研究:冰岛的成功创新者(吉尔维·索伊加)

  第五章 价值观的力量(吉尔维·索伊加)

  第六章 个人价值观、企业家精神与创新(莱彻·博吉洛夫)

  第七章 创新、工作满意度与西欧国家的经济绩效(吉尔维·索伊加)

  第三部分 机器人的两种应用(云天德)

  第八章 增加型及增倍型机器人与传统机器的增长效应

  第九章 与厂房和实体建筑一起使用的增加型及增倍型机器人的工资效应

  第十章 增加型机器人、相对价格与自主创新

  后记(埃德蒙·费尔普斯)

  注释

  致谢

(责任编辑:李莹 HN016)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