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焦一线原创
文丨徐雨杭
编辑丨李芊雪
最近,三台联播的献礼建党百年革命历史电视剧《啊摇篮》以其演员浮夸的演技、老套的剪辑和粗劣的造型频上热搜,引发争议。
《啊摇篮》作为根据真实历史事件改变的革命历史电视剧,有着丰厚的创作土壤,也有影版《马背摇篮》探讨人性之美、珠玉在前。可是,剧版《啊摇篮》播出以来,给观众的观感却像是为赶工期的敷衍之作。从粗劣的造型、琐碎的故事线,到年轻演员浮夸的演技,每一个都槽点满满。严肃的革命历史剧选角应谨慎,只有贴近角色、注重质量才有收视保障。
1
《啊摇篮》槽点连连
《啊摇篮》播出伊始,其有别于“韩式平眉”、“精致妆容”,具有时代特性的造型得到过好评。然而随着剧集的播出,观众逐渐质疑于女主角的一头红发和“用力过猛”的黄土盖脸造型。
《啊摇篮》除了造型引发争议,其琐碎的故事线也颇令人审美疲劳。在四十集的剧集长度中,《啊摇篮》用轻松诙谐的方式讲述保育院的日常生活,包括给孩子们吃饭穿衣、生活起居,与熊孩子斗智斗勇等育儿故事。如果去掉这样特定的时代背景,也许它的归宿还是现代生活伦理剧。或许剧情设定的本意是以小见大,但在这样好的历史题材下,把重点靠在育儿问题上,实在是隔靴搔痒了。
另一方面,拍摄手法老套,充斥全剧的慢镜头强行煽情就好像是硬塞进观众口中的干馒头,吐不出来,但哽在喉间咽不下去。突然的升华并不能催泪,反而让人摸不着头脑。
年轻演员周也的演技更加让人有所指摘。周也饰演的女二“唐素素”,是这部剧新增的一条故事线。唐素素是从上海来延安寻找未婚夫的“大小姐”,在延安保育院成为一名年轻保育员,她与艰苦朴素的大环境格格不入,对革命只有模糊的了解和浪漫主义的向往。
《啊摇篮》意在表现延安生活和延安精神对其思想的改变,但显然台词演技双双不及格的周也并没有很好地诠释出这个人物形象的深层内涵。其浮夸的演技和大特写下乱飞的表情,让整部剧充斥聒噪感,令观众出戏。初入革命的稚嫩和年轻女孩的机灵被演绎成傻白甜,人设是一方面,演员的诠释占主要原因。
2
可以年轻化
但不是迷信流量
严肃的历史革命题材启用年轻演员并非百害无一利。在网络时代的今天,历史剧革命剧面对庞大的年轻受众,革命剧年轻化无疑会扩大受众,增强影响,由此促进大家正视历史、学习党史。
正如斩获大批年轻观众喜爱的《觉醒年代》。通过贴近人物形象的选角、对当时革命青年的群像描述,歌颂了他们为革命做出的贡献和牺牲。剧中的有志青年有理想、有抱负,鲁迅、陈独秀等不再是课本中扁平化的伟人形象,而是被刻画出来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
不过,反面例子却总是更多。流量明星的加入,不仅给影视作品带来极高的关注度、话题度,其庞大的粉丝群体也是出品方所期待的热度保障。
然而,在2017年之后,中国的影视市场就迎来了口碑时代。电影版《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虽有神仙姐姐刘亦菲、国民男神杨洋,却以票房断崖式下滑的结局收场;吴亦凡梁朝伟的《欧洲攻略》雪崩;鹿晗主演的《上海堡垒》同样票房雪崩。中国电影(600977,股吧)市场早已拨乱反正,新一代观众并不为流量买账,只有质量才是硬道理。
引用流量并非是非黑即白的问题,只要贴合历史人物形象,能够很好地诠释其内核思想,那就是成功选角。但目前来讲,引用流量不可避免的问题恰恰是其缺乏演技、表演空洞。
正如编剧史航所说:“我相信以后他们可能会成为很好的表演艺术家,但是,目前来说还是演艺界的两个蓝领工作者,就是体力工作者,他们哭,他们帅,他们美,他们闹,他们伤心,但都是体力劳动,所以他们跟另外一些白领工作者不一样,他有时候跟白领一块对戏,你看着也以为他是白领,但突然说会儿话他扛着饮水机就走了,就是这样的……这是个蓝领大比武……”
3
选角应为品质服务
七一档献礼剧良莠不齐,有《啊摇篮》等惹争议的作品,也有诸如《觉醒年代》可圈可点的作品。
从《觉醒年代》反观同类“命题作文”,其斩获高口碑原因显而易见。
稳立意,高审美。《觉醒年代》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主要原因在于其立意客观,审美突出。《觉醒年代》的历史时代背景早已被演绎过多次,拍出新意是很困难的事情。但与过去的影视作品相比,《觉醒年代》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这部作品较少涉猎那个军阀混战时代下的战争场面,更注重呈现丰满真实的人物形象,见微知著,而非假大空。伟人也有常人的情感和烦恼,顿时拉近了观众与人物的距离,引起更大的共鸣。
另一方面,为体现那个年代的文人之美,电视剧也用精美的服化道和镜头设计、意象表达来呈现先驱们的思想碰撞。比如青年毛泽东出场时的一段蒙太奇——大雨,军阀,卖儿鬻女的穷苦百姓,小轿车里的富家子弟——这些矛盾割裂的意象直观而深刻地体现社会的分裂与混乱,伴随激昂的音乐,怀抱着《青年杂志》的毛泽东淋雨前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主旋律
好选角,严把关。《觉醒年代》的总制片人刘国华对选角的看法是这样的:“这部戏的演员不太好选,首先他要有文化气质,你必须得有精气神,你自己的个人的文化底蕴,得够,得足。”《觉醒年代》的选角尽可能地贴合真实历史人物形象,先形似,再神似。扮演伟人,要求演员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文化气质,荧幕之上要能拥有使人信服的领袖气质。
也许流量偶像唱跳在行,但出演有深度的历史剧,恐怕还要让出市场。
值此建党百年华诞,主旋律“命题作文”不胜枚举。革命题材要想获得收视优势,还需从选角、审美、质量上多下苦功。
2019年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涌现了诸如《伟大的转折》《激情的岁月》等大批优质主旋律电视剧。2021有《觉醒年代》作为典范,相信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有望在口碑和收视热度上实现进一步的突破。这是民族认同感的需要,也是市场影视化水平提高的必然结果。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剧焦一线。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