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贝壳官网发布公告称,其创始人、董事长左晖因疾病意外恶化,于2021年5月20日去世。享年50岁。
而一份早期的链家路演资料显示,左晖在2013年就诊断出罹患肺癌,通过手术治疗切除了1/3的肺,后又进行过化疗和细胞疗法,直到去世前,坚持了7年有余。
该消息再次将肺癌这一恶性肿瘤疾病带入了公众视野,与之伴随的还有细胞疗法这一肺癌治疗手段。
多位国内肺癌治疗领域权威专家向21新健康记者表示,虽然不清楚左晖的具体治疗过程,但7年生存期已经算是治疗得很好,但这是否和细胞疗法有关还不好评价。
实际上,肺癌被公认为全球癌症第一杀手,与其他癌症相比,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位居前列。世界卫生组织下属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在全球新增癌症病例中,肺癌贡献了11.4%的病例数,排名第二。同时,肺癌在2020年所导致的死亡人数最多,占到因癌症去世总人数的18%。
而在我国,肺癌的这两项数据同样不容乐观。公开资料显示,我国肺癌每年新增发病约78.7万人,死亡约63.1万人,相当于每一分钟就有1.5人患上肺癌,约占所有恶性肿瘤新发病例的五分之一。此外,发病人群呈现中青年和老年人“两头翘”的趋势,男性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显著高于女性。
高发的癌症
肺癌是一种细胞疾病,由肺组织的上皮细胞变异为癌细胞开始,癌细胞逐渐分裂增长为肿瘤,并可能随着时间推移长大、扩散至其他组织,最终演化成恶性肿瘤。按照常见分类,肺癌主要分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和小细胞肺癌(SCLC)两种,分别对应不同的病理机制和治疗方式。非小细胞肺癌约占肺癌的85%,是最常见的肺癌类型,具体包括腺癌、鳞状细胞癌、大细胞癌。
目前来看,肺癌的病因尚不明确,一般认为吸烟、环境污染、不良生活习惯、精神压力大、遗传等因素都密切相关。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证实,长期大量吸烟或被动吸烟会极大增加肺癌的患病率。此外,肺癌早期无明显症状,一经查出往往已是晚期。
但即便如此,肺癌仍然存在一些值得警惕的症状。
慢性咳嗽。这是肺癌最常见的症状,通常为刺激性干咳,有时也会伴咳痰。慢性咳嗽是由于肺癌侵犯气管和支气管导致的,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近半数肺癌患者在诊断时都有慢性咳嗽,但并非所有慢性咳嗽患者都是肺癌。
咳血。这是肺癌患者的常见症状之一,可表现为痰中带血或血痰,一旦出现较严重的咳血,即提示疾病进展,病情危重。
胸痛。有接近半数患者早期会出现胸痛,深呼吸、咳嗽和大笑时加重,常表现为钝痛或隐痛,部位比较弥散,常没有明显固定位置。
气短。常表现为运动后气短、吸气性呼吸困难、胸闷等。
反复感染。表现为发热、咳嗽,有时咳黄脓痰。
肩膀或手臂疼痛。这是肺上沟瘤的常见表现,除了肩痛和上臂内侧疼痛,这种疼痛会朝小指放射,有时还可表现为手无力和刺痛,以及霍纳综合征(Horner's syndrome)——眼睑下垂、一侧面部无汗、一侧面部潮红和出汗。
不明原因的体重减轻。一般指在 6~12个月期间,体重减轻超过5%。临床上有一部分肺癌患者在未诊断前就出现了体重减轻,由于没有明显不适,有时会被忽略。
如果存在上述症状,则建议及时进行低剂量肺部CT筛查,每年定期复查。
肺癌治疗手段有哪些?
肺癌的治疗需要根据患者机体状况、肿瘤的细胞学和病理学类型、临床/病理分期和发展趋向状况,选择规范、合理和精准的治疗方案,从而达到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升患者生存质量的目的。目前来看,国内外肺癌治疗大致包括以下手段: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疗法、靶向治疗和免疫疗法。
外科切除,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肺癌首选治疗方案,也是临床根治肺癌的重要方法。其目的是彻底切除肺部肿瘤部位和对应局部及组织,尽可能保留健康的肺组织。主要适合于早中期(I~II期)肺癌、IIIa期肺癌和肿瘤局限在一侧胸腔的部分选择性的IIIb期肺癌。
公认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标准手术方式是根治性肺叶切除加淋巴结清扫。但随着医学技术和治疗理念的进步,近年来,肺癌的治疗日趋规范化和个体化,在完整切除肿瘤病灶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保存患者的正常肺组织、减少手术创伤成为外科手术追求的发展方向,对于肺功能差的患者具有更大的现实意义。如在治疗早期肺癌中,亚肺叶切除所具有的微创优势,受到了诸多胸外科学者的关注。
化学治疗也是肺癌治疗的主要方法,指采用化学药物,如紫杉醇、多西他赛、白蛋白紫杉醇、顺铂、长春瑞滨、放射菌素D、博来霉素、巯嘌呤等来损伤或破坏癌细胞的基因,从而杀死癌细胞的一种治疗方法。化疗对早期或晚期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受到肯定。
对于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来说,肺癌的分期是决定肺癌需不需要化疗的最重要因素。出现淋巴结转移的II期和III期患者是化疗的主要人群,化疗能明显改善这部分患者的生存状况。但是一般来说,化疗并不能治愈非小细胞肺癌,只能延长患者生存期和改善生活质量。
放射治疗也是主流的肺癌治疗手段,原理为通过高能量射线来杀死癌细胞或者阻止新癌细胞产生。放疗对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最好。对于局限期小细胞肺癌,放疗综合治疗是基本的治疗模式;对于广泛期小细胞肺癌,化疗是患者的治疗基础。在化疗有效的情况下,通过局部的放疗也能够为患者带来获益。
目前,肺癌放疗最重要的技术为立体定向放疗(SBRT),通过不同方向的射线,聚焦在较小的肿瘤病灶,进行集中式、高剂量照射,具有“快、准、狠”的优势。
免疫细胞疗法:癌症患者最后的曙光?
近年来,肺癌治疗发展迅速,放化疗已经不再成为癌症治疗的必选项,“靶向时代”和“免疫时代”相继到来。
靶向药是癌症治疗新思路指导下的产物,之所以称之为靶向,是因为这种治疗药物如同导弹一样,能够有目标地寻找肿瘤细胞并定向杀灭,对正常细胞损伤比较小,疗效相对传统的放疗化疗效果也相对较好。
但是由于靶向药物只能用于有对应的靶点的患者,因此一旦肿瘤细胞内突变的基因没有对应的靶向药物,靶向治疗的效果就会大大削弱。这也是靶向治疗难以大规模普及到每一个肺癌患者的重要原因之一。
多数靶向药获批的适应症为非小细胞肺癌,常用的治疗靶点有细胞受体、信号传导和抗血管生成等,其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是目前最主要的靶点,在临床试验或临床应用中疗效很好,为晚期肺癌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途径。
免疫细胞疗法,或称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也是近年来肺癌治疗中广受关注的一种疗法,该疗法的基本思路是利用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识别并消灭癌细胞,疗法本身不能直接杀伤癌细胞,而是激活针对癌细胞的免疫系统,让大量免疫细胞活跃起来,使之成为抗癌武器。
免疫治疗在肺癌治疗方面具有巨大潜力,被认为是肺癌最有希望的疗法之一。与放化疗等传统疗法相比,免疫治疗的毒性反应相对较低,副作用相对较少。
此外,免疫系统具有较好的“敏感度”和“记忆力”,前者表现为对微小的癌细胞十分敏感,能够敏锐地发现并将其清除;后者表现为免疫系统能够“记住”曾经接触过的异常癌细胞,一旦再次相遇,免疫细胞会自动激活并消灭癌细胞,因而在肿瘤治疗上具有相当的持久性。
目前,临床上一般通过测定PD-L1表达、肿瘤突变负荷(TMB)和微卫星体不稳定(MSI)来预测肺癌免疫治疗的效果,但这些指标还不能完全准确地预测免疫治疗的效果,其疗效仍然有待临床应用的检验。目前国外上市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有三种,分别为PD1抑制剂、PD-L1抑制剂、CTLA4抑制剂,其中PD1抑制剂已经在国外上市并临床应用数年。
肿瘤免疫疗法是指通过自身免疫系统来抗击癌症的疗法,其起源于19世纪90年代末,是当今最火热的癌症治疗方式,被誉为癌症治疗的第三次革命,也是“肿瘤治疗三板斧”(手术、化疗、放疗)之后的第四种肿瘤治疗模式。
而细胞治疗是免疫治疗中最新、最先进的一种疗法。简单来说,是将正常的或经过生物工程改造的人体细胞,移植或者输入患者体内,以代替受损细胞的免疫杀伤功能,甚至具有更强的免疫杀伤功能,从而清除癌细胞达到治疗目的。按照细胞种类,细胞疗法可以分为干细胞治疗和免疫细胞治疗,前者广泛应用于血液类疾病、器官移植、心血管系统疾病、肝脏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组织创伤等疾病领域。
截至目前,干细胞治疗在我国没有项目获批应用。目前,国内的免疫细胞疗法仍属于临床研究项目,患者参与的临床研究需要经过严格的伦理审批和知情同意,并且为免费使用。
对于不适合手术的肿瘤患者,以及对放疗、化疗或者靶向药不敏感或药物副作用不耐受的患者,细胞疗法是“放手一搏”的机会。
不可忽略的现实问题是,细胞免疫疗法在技术上还有待突破,而且价格十分昂贵。以CAR-T细胞疗法为例,诺华的Kymriah和吉利德的Yescarta在美国的定价分别高达47.5万美元和37.3万美元,这并非是企业寻求暴利,而是因为相关疗法的成本居高不下。
值得一提的是,免疫细胞疗法此前也有过一段“黑历史”。
2016年,大学生魏则西在接受细胞免疫治疗后不幸离世,此后各类在医疗机构开展的临床应用“细胞免疫治疗”均被原卫计委叫停,要求自体免疫细胞治疗技术按临床研究规定执行,细胞疗法因此而被蒙上了一层阴影。
事实上,今年4月,北医三院肿瘤内科张煜医生反映的肿瘤治疗黑幕中,患者马进仓接受的NK疗法也遭到质疑。NK疗法同样属于细胞免疫疗法。
随着2019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就《体细胞治疗临床研究和转化应用管理办法》征求意见,对体细胞临床研究进行备案管理,并允许临床研究证明安全有效的体细胞治疗项目经备案在相关医疗机构进入转化应用,细胞疗法似乎迎来了新一轮的规范化发展。
华南某行业人士对21新健康记者表示:“整个细胞行业发展所需要的技术积累已经很充分,但现在根据监管情况,大多数企业都在等风来的阶段。”
值得注意的是,免疫治疗并非万能,与其他治疗一样也会发生耐药等多种副作用。如免疫系统在攻击癌细胞时的准确性并不是很高,可能会对正常细胞造成损害,引发相应的副作用。在这种情况下,需要联合其他疗法,发展出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案。
(作者:唐唯珂,实习生熊悦 编辑:李欣夷,徐旭)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