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证券时报社推出“献礼建党百年·资本市场风景线”大型系列报道,旨在弘扬资本市场正能量,传播资本市场好声音,为资本市场好风景打call,建言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献礼建党100周年。
作为首善之区,北京依托科技、人才和资金方面的优势,以及拥有最为集聚的资本市场基础设施,一直是全国直接融资和金融科技创新的“主阵地”。近年来,北京证监局以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为契机,充分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努力做好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与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结合篇”,实现辖区直接融资规模大幅提高、市场生态明显改善、市场信心进一步提升,多层次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覆盖面和深度持续拓展。
近日,证券时报记者走进北京证监局,与北京证监局局长贾文勤、党委书记吴运浩展开对话,回顾北京资本市场发展与党建工作成果,展望北京资本市场“十四五”重点工作以及发力建设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和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下称“两区”)的情况,探讨北京在金融科技创新和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价值领域的发展潜力,献礼建党100周年。
“十四五”推进“两区”建设 打造“北京样本”
证券时报记者: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以来,市场生态有了明显的改善,请问当前北京辖区资本市场总体发展和运行情况如何?
贾文勤:从北京辖区来说,当前市场生态的改善主要体现在直接融资额大幅提升、多层次资本市场服务重点领域能力显著提升、市场信心进一步提升三个方面。
一是直接融资额大幅提升。2020年,辖区各类企业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实现直接融资1.16万亿元,同比增长9.86%,规模居各辖区第一。随着科创板试点注册制走向常态化、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平稳落地,辖区IPO公司42家,募集资金969.1亿元,同比增长35%,家数及融资额均创历史新高。
二是多层次资本市场服务重点领域能力显著提升。一方面,助推科技创新的作用日渐显现,2020年辖区全年新增科创板辅导公司59家,完成辅导验收31家,新增科创板上市公司22家,2020年末辖区共有科创板上市公司34家。另一方面,服务中小企业能力有效提升,截至2020年末,辖区中小微挂牌公司占比93.8%,精选层中小微挂牌公司占比近60%,占比均较上年末进一步提高。
三是市场信心进一步提升。IPO后备资源明显增加,截至2020年末,辖区有拟上市企业222家,比2019年末增长37%;2020年新增IPO辅导公司139家,比2019年新增家数增长52.7%。企业参与新三板市场热情明显提高,2020年辖区42家企业申报精选层辅导备案,2020年末辖区创新层公司数量较2019年末增加54.1%,2020年辖区挂牌公司摘牌数量同比降低54.3%。
证券时报记者:“十四五”规划明确金融业发展方向为支持实体、深化改革、风险防范。“十四五”时期辖区资本市场的重点工作有哪些?
贾文勤:北京证监局作为中国证监会的派出机构,监管执法、防控风险、服务首都、市场发展、正风肃纪、队伍建设一直是我局工作的六大主责主业,无论形势任务如何变化,这六大任务不会发生变化。我们认为,十九届五中全会为新时期资本市场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结合辖区监管职责,应对新形势、挑战新使命,我局将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推动辖区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一是聚焦辖区一线监管,切实有效落实辖区监管责任制。适应市场发展新形势,要坚决贯彻“四个敬畏、一个合力”监管理念,强化科学监管、分类监管、专业监管和持续监管,提高监管科技化水平,持续提升监管质效;落实“零容忍”要求,强化稽查执法,不断深化与司法机关协作配合,严厉打击各类证券期货违法犯罪行为,净化辖区资本市场生态,全力保障辖区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二是聚焦提高直融比重,持续推动辖区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一方面,全力抓好资本市场重大改革任务在辖区落实落地,认真研究落实注册制改革相关要求,继续巩固辖区科创板、创业板注册制改革落地成效,助推新三板改革走向纵深,多措并举提高辖区上市公司质量,规范推动证券基金行业发展,强化辖区资本市场枢纽功能发挥。另一方面,坚持“首善标准”做好央地桥梁纽带,以发展安全并重为主线,围绕首都建设重点需求,全力支持北京市各项重点任务落实,推动更多资本市场重大改革措施在京先行先试。
三是聚焦重大爆雷风险,牢守不发生区域性金融风险底线。要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健全辖区风险防范和处置机制,全面增强风险监测、预警、处置能力,持续做好辖区各类主体风险防控工作,巩固股票质押风险化解成效,做好债券违约、“伪私募”及其联动派生风险等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处置,坚决维护首都金融安全。
证券时报记者:“十四五”开局起步,北京将推进“两区”建设作为发力点、重头戏,资本市场将如何助力“两区”建设?
贾文勤: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北京第一大支柱产业。在“两区”建设任务中,涉及金融政策共102项,其中我局牵头9项、配合29项。在证监会的高位推动和大力支持下,“两区”建设涉及资本市场的9项牵头任务已有8项落地,政策落地率达88.9%。
在深入推进“两区”建设过程中,证监会给予了北京多项先行先试政策,助力北京“五子”联动发展。如批复股权投资和创业投资份额转让试点首次落地北京,率先在京开展区域股权市场区块链登记托管系统、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监管两项试点,支持北京建设绿色交易所、知识产权交易所等要素市场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等。
下一步,北京证监局将把推进“两区”建设工作作为辖区深化资本市场领域改革创新、推动破解深化改革各项难题的重要契机和抓手,会同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加强政策研究,争取更多先行先试政策落地北京,为中国资本市场发展打造“北京样板”。
深度融合党建和业务 践行监管的人民性
证券时报记者:北京证监局在将党建落实到行动上、融入到工作中,在党建与业务融合上有哪些好的做法?
吴运浩:北京证监局高度重视党建工作,始终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围绕中心任务、加强建设队伍、切实服务群众,在推动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上下功夫,努力实现党建指导业务工作、促进业务工作,业务服从党建方向、实现党建要求。
一是坚持围绕推进首都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中心任务,旗帜鲜明讲政治。将资本市场重大举措同北京“四个中心”特别是“两区”建设和“五子联动”部署相结合,不断提高政治“三力”,发挥党组织在业务中心工作中的政治引领作用、推动落实作用和监督保障作用。
二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培育复合型专门家。强化党员意识、政治机关意识和公职人员身份意识教育和警示教育,做到“管人、管事、管思想”。加大干部选育管用,坚持轮岗制度常态化,培育打造复合型专门家。
三是切实服务群众,践行监管的人民性。强化窗口意识,坚持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树立“人人都是证监局的形象代表”理念,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强化“大投保”理念,把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贯穿于辖区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切实保护辖区投资者合法权益。
证券时报记者:在党建宣传方面,北京证监局有哪些新思路、新做法?建党100周年之际,开展了哪些党史学习与教育活动?
吴运浩:党史学习教育是北京证监局全体党员干部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北京证监局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根本遵循,深刻认识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大意义,从“六个进一步”上下功夫,坚持守正创新,构建“5+N”的学习教育活动矩阵。即以证监会统一部署“五个一”活动为基准,组织一次主题党日活动,讲好一次专题党课,召开一次专题组织生活会和民主生活会,开展一系列庆祝建党100周年活动,认真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着力推动解决一批市场主体和广大投资者关心的问题;同时结合局内实际,精心谋划党史微党课、青年恳谈午会、红色骑行、青年志愿服务等“N个自选特色活动”。
聚焦服务科技创新,促进科技、资本和产业紧密融合
证券时报记者:北京证监局在发掘、培育和促进企业上市挂牌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贾文勤:北京证监局在发掘、培育和促进企业上市挂牌方面,主要是通过加强培训宣传,与沪深证券交易所、地方政府部门协力合作,发掘、培育重点行业企业,帮助企业解决上市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支持重点领域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做大做强。
目前,北京市已建立企业上市挂牌综合服务平台和上市挂牌培育基地,通过不断优化服务,提高上市挂牌培训辅导工作水平。在重点行业领域方面,我局联合市金融局等四部门发布了《关于加大金融支持科创企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科创金融十七条”),发布“钻石指数”,支持科创领域企业上市发展。在文化领域方面,我局与市文资办、证券交易所等单位合作,依托文化企业上市培育基地,开展文化企业上市培训班、文化企业投融资峰会、文化企业走进交易所等活动,推动文化企业上市发展。在制造业领域方面,我局与市金融局等四部门联合印发《金融支持北京市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加强金融支持北京市制造业升级转型等等。另外,继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以来,我局积极推动地方政府出台配套政策措施,近日北京市政府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动提高北京上市公司质量的若干措施》,进一步巩固深化了上市公司“共建、共治、共享”的工作格局,为提高北京上市公司质量、促进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但必须明确的是,我局将继续按照证监会统一部署,把好资本市场“入口关”,杜绝“带病闯关”的“坏”企业登陆资本市场,支持重点领域的优质企业上市融资。这是履行监管职责的必然要求,也是保护广大投资者的根本使命。
证券时报记者:目前辖区企业上市后备情况如何?
贾文勤:截至今年4月底,北京辖区共有拟上市企业230家,其中正在辅导阶段的企业154家,拥有丰富的上市后备资源。从拟上市企业申报板块分布看,创业板109家、科创板85家、上交所主板30家、深交所主板6家,申报注册制板块的拟上市企业数量保持在较高水平,占比超过八成,辖区上市后备资源向试点注册制板块有序流动。
证券时报记者:北京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国家金融管理中心,资本市场如何支持科技创新发展?
贾文勤:2020年,我局大力支持首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积极引导推动“硬科技”企业挂牌上市和利用资本市场融资发展。辖区全年新增科创板辅导公司59家,完成辅导验收31家,新增科创板上市公司22家,合计募资规模近310亿元,涵盖了集成电路、生物医药、高端制造等重点领域企业,未盈利企业、红筹企业及特殊股权结构企业先后实现上市,“硬科技”成色和市场包容性逐步显现。辖区上市公司中三分之一以上属于软件和互联网服务、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制造、生物医药等科技创新属性突出的行业。
其中,2020年辖区网络安全公司奇安信、人工智能芯片公司寒武纪等一批有代表性的公司在科创板上市,九号有限公司成为科创板第一家发行存托凭证上市的红筹企业,充分展现了北京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硬实力。辖区拟上市公司中有一半以上为中关村(000931,股吧)示范区的科技创新企业。我局将充分发挥中关村自主创新策源地的作用,结合科技创新和注册制改革实践,支持具有较强成长性、带动性的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硬科技”企业在资本市场上市,促进形成相关产业集群,更好服务国家科技创新战略。
下一步,我局将充分发挥资本市场机制作用,推动更多独角兽企业、专精特新和高精尖行业优质企业做大做强。充分发挥直接融资特别是股权融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机制的作用,鼓励私募股权基金投小、投早、投科技,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依托中关村示范区等创新发展前沿阵地,聚焦服务科技创新,促进科技、资本和产业的紧密融合,推动资本市场更好支持北京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聚焦首都重点工作 积极探索发展机遇
证券时报记者:北京证监局率先开展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工作,目前进展如何?申报项目有哪些亮点?
贾文勤:自2月23日我局《关于开展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北京)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印发后,已收到来自30余家机构的50余项申报项目材料。申报项目呈现以下特点:一是机构类型多样。涵盖市场核心机构、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证券期货服务机构以及科技企业等。二是项目类型多元。包括金融服务、监管科技、合规科技、业务辅助、行业平台、基础设施等。三是技术应用主流。聚焦“ABCD”(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主流技术在细分领域的应用赋能。四是数据来源广泛。突出体外数据的融合应用和价值挖掘,例如政府部门、银行、网络社区、数据服务商等。
我局将积极落实证监会决策部署,突出监管定位,坚持以依法合规、有序创新、风险可控为原则,以服务实体经济、提升市场效能、强化合规风控、增强监管能力、保障金融安全为目标,重点关注具有创新引领性、业务普惠属性、能够解决行业痛点难点的项目,探索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方案。
证券时报记者:在充分发挥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价值和作用上,北京还有哪些潜力可挖?
贾文勤:近年来,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推动和证监会的大力支持下,资本市场在推动首都金融业务发展、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建设、支持区域实体经济发展等方面表现突出,未来还将持续提升资本市场服务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水平,充分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的价值和作用,可以在以下三个方面深挖潜力。
第一,充分挖掘直接融资潜力,助力科技企业发展。北京是国内直接融资最发达区域,在科技、人才和资金方面优势明显。北京在高校科研院所及人才资源方面远超其他城市,以中关村为轴心的科技创新资源集聚北京,私募股权市场更是在全国首屈一指,可以提供充沛的直接融资源头活水,可以进一步发挥相关优势,提高北京辖区的直接融资比重,促进科技、资本、产业的密切融合。
第二,充分发挥配套服务作用,提供企业成长空间。北京证券基金期货业起步早、数量多,业态丰富、专业性强,同时拥有全国最强大的资本市场服务业产业链,在京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资信评级机构等市场配套服务机构类型齐全、竞争力强,行业占比均超过50%。另外,国家经济管理部门,特别是金融监管部门、除证券期货交易所外的主要金融基础设施、国家级行业自律组织均集聚北京,证监会系统大多数会管单位均在北京,使得北京成为资本市场基础设施最为集聚的重点城市之一。充分发掘、利用北京这一既有优势,必将为企业提供包容、多样的成长空间。
第三,充分展现市场环境价值,积极探索发展机遇。全国股转系统即新三板地处北京,自2013年正式运营以来,坚持服务创新型、创业型、成长型中小企业发展的市场定位,累计为1.3万余家企业提供挂牌服务,精选层等新三板改革持续推进,市场环境持续改善,北京四板市场也在积极有序发展。
此外,北京聚焦国际科创中心建设、“两区”建设、数字经济发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等五项重点工作,将形成一批突破性的制度创新、落地一批标志性的重大项目、培育一批引领性的标杆企业,必将为企业提供更好的发展条件、更多的发展机遇。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证券时报网。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最新评论